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科技之锤 > 386 大家别急

386 大家别急

书名:科技之锤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3 13:56:31

怎么说呢……

宁为过年不添堵的宣言,绝对给许多人添了堵。内涵的太明显了……

很多人都想揪着宁为的耳朵问问,什么叫“未经过亲眼证实,真假需自行判断的消息”?

这是在玩谁呢?!

这也就罢了,这消息你发星宇微博,如果有后续消息你发企鹅微博?

咋滴?

还真就是在星宇微博上只配看到未经证实的消息,证实之后得发企鹅微博呗?

宁院士这真是要把自家学生挺到底啊!

反正你家宁社干啥都是对的呗!

当然,最重要的是,宁芯一号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这到底是成了啊还是没成啊?

不是愚人节,宁为一条微博偏偏搞出了愚人节的味道,急死个人了。

要知道宁芯从立项那一刻开始,宁为就已经在微博上开始宣传过,后续华为更是大张旗鼓的成立了宁思实验室,告诉大众将义无反顾的开始做自主桌面级CPU,现在三年过去了,这答卷都交得不清不楚的……

更烦的是,现在好多关心宁芯的人为了宁社的软件已经把微博给卸载了,通过其他途径看到这条微博截图后,或者消息之后,为了能在这条微博下留个脚印,追问一句,又不得不去把APP下载下来……

还说不添堵,这明明是在给全国人民添堵。毕竟如此大的消息让人自己去想象是真的还是假的,着实很坑。

搞得一众官媒都不知道该不该转发这条消息了。

当然许多人更不知道因为这条微博,背地里多少电话不停的响起,无数人开始通过各方渠道打听这件事的真实性。毕竟在大年三十这天,如果这条消息是真的,那就太振奋人心了。。

将之冠以爆炸性的新闻都不为过。

天知道曾经因为芯片这块短板,华夏经历过什么。至暗时刻,明明是自家的公司却因为没有技术自主权,不得不让别人的人来掌控,更可气的是,还得给这帮人开出高额的工资,否则就得因为技术原因直接破产。

现在华夏如果真的功课了桌面级CPU这项技术,而且还是纯粹的自主产权,在加上这些年鸿蒙系统的表现并不算太差,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生态。换句话说,如果宁芯一号的产品不差,价格能被接受,这也就是意味着这款CPU起码在华夏拥有了一定的市场潜力。

正如宁为在微博中说的,主板有鲲鹏系列,系统有鸿蒙,而且这两者大都能已经实现自主生产。先不说产品性能跟质量如何,起码现在华夏有了!这也意味着长期的垄断终于被打破……

好在除了宁为外,其他参与项目的人员大都还是识大体的。

十分钟,经过实名认证的宁思实验室官微,在企鹅微博发布了这个新账号诞生后的第一条消息。

“以下消息不止是亲眼所见,更是我们亲自参与,所以能确保真实性,更欢迎监督找茬:宁芯一号真的来了!1月22号晚,确定流片成功;1月23号,从华芯精密江城基地拿到封装好的芯片;1月24号,宁芯、鲲鹏对接成功,同日完成串口调通;一小时前,正式启动鸿蒙。全体宁思人给所有关心华夏芯片行业的网友们,拜年了!并由衷的说声,谢谢大家!也谢谢@宁为这三年的辛苦付出!”

这次可不止是一条微博这么简单。

宁思实验室还直接曝了九张图,记录了从拿到芯片到启动鸿蒙的全过程……

最后一张图明显是精心挑选的,定格在了鸿蒙系统启动的瞬间。

这下大概算是石锤了,评论区顿时热闹起来。

当然对于企鹅微博来说,这条微博也能算是猴年最大的利好,天知道有多少就冲着这条消息,专门下载了企鹅微博去评论、点赞、转发一条龙。

同时,宁思实验室官微这条消息发布还不到两分钟,各大官媒都开始转发这条微博。

只是这次大家没有急着言之凿凿怎么样,而是开始从各方收集信息,比如作为这次流片的承接商华芯精密高管,采访芯片界知名人士,了解宁芯的设计难度跟工艺难度……

但毫无疑问的是,在这个大年夜,宁芯一号终究还是火了,火得一塌糊涂。

无数人开始询问宁芯一号的具体参数,使用效果,各种电子发烧友论坛更是时时都有各种消息曝出,宁为跟他的学生们再次被顶到了风口浪尖。

各大热搜再次被宁为的名字霸屏,好在这次还有宁思实验室分担了一部分,当然宁芯一号依然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甚至到了晚上,神通广大的央媒还把宁为的学生之一,几乎全程参与了宁芯一号设计工作的周正浩给拎了出来,虽然他已经回到家中,但还是抽出了半小时时间接受了央媒记者的专访,并直接通过央媒的各大网络渠道放了出去。

问:“周博士,您好,我们看了一下网友排名最高的问题,是希望你能详细跟大家说说,宁芯一号这个项目背后,有什么大家所不知道的细节。”

答:“哦,这个啊……要说背后的细节那太多了。因为我们这个设计跟以往的工作都不太一样嘛,比如我们都知道做芯片设计一般需要用到国外的EDA软件,不管是Synopsys、Cadence或者Mentor,他们的软件具备许多优点,比如全流程,技术更为先进,有更多的技术支持嘛。但是宁芯一号的设计,几乎百分百是由我们自主的极简EDA完成的设计,只要极少部分的边框线路布局用到了Cadence现成的设计模块,主要是为了抢进度。”

“所以我觉得大家不要光关注我们做芯片设计的,实际上江城大学软件实验室的老师们,还有我们极简EDA部门的许多同事,这段时间为了不拖整个芯片项目的后腿,同样一直在加班加点的抢进度。可以说我们整个宁芯的设计过程,实际上是跟我们的基础软件推进过程结合着来的。”

问:“这听起来就很辛苦啊!也谢谢周博士的分享,让我们知道了背后还有一家上游的软件企业在一直默默的给予宁思实验室支持,目前网友中排名第二的问题是,外界一直没传出过宁思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是谁,所以大家想问,宁芯一号实际上是你的导师宁院士主导设计的吗?”

答:“哈哈,这还用说吗?不然怎么会叫宁芯一号。不过说到这个问题,其实还有一个大家可能不知道的细节。当初华为跟极兔集团决定要做桌面级CPU的时候,其实是咨询过我们宁导意见的,主要是关于指令集的问题,当时两种意见,一种是购买别人的指令集,比如英特尔的X86,修改一下继续用,另一派就是自己做了。”

“当时我们宁导直接拍板既然决定要做,那当然就要可控自主,所以宁导亲自下场,跟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用了大概三个月的时间就做出了CNMD指令集。这个速度放眼全球来看,也是超级快的。当然这也不是完全吹捧我们宁导,我们的人工智能平台三月也做出了许多贡献。”

问:“这么说宁院士是当之无愧的宁芯总设计师?”

听了这个问题,周正浩笑了,答道:“这是必然的。这也是宁思实验室没有设什么首席科学家、总设计师的原因,我们宁导不喜欢这些虚职嘛,反正就是大家一起干活。用我们宁导的话说,宁芯一号是宁思实验室1.2万工程师共同努力的产出。至于有没有总设计师并不重要,宁芯一号能不能做出来才是最重要的。”

问:“许多网友还对宁芯一号的各项参数很感兴趣,能不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说一下?”

答:“因为现在宁芯一号还在测试阶段,具体参数我也不好直接公布。不过请大家放心,虽然宁芯一号使用得是60nm制造工艺,但是性能方面经过模拟测试,应该不会比英特尔12代差,嘿嘿,这么说似乎不太谦虚,宁导听了可能会不高兴,帮我掐掉这一段,这么说吧,应该是各有优劣!”

问:“哈哈,周博士,放心吧,对了,最后您还有什么想跟关心宁芯一号的网友们说吗?”

答:“大家也别光关注宁芯一号,这三年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与其说是要力推宁芯一号,不如说是要给大家一个全新的桌面级解决方案。宁芯一号当然非常重要,但再重要也不过是其中一环。这里我不方便说太多,但是我想三月这套解决方案正式发布的时候,肯定能给大家的一个惊喜。”

“所以大家不要着急,请再多给我们一点时间,接下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整体解决方案的通调,各种系统性的调试,以及各类配套软件。比如大家都关注宁芯一号的时候,可能都忘了我师兄张丁喜的研究,还有我的小师妹李静雯一直在系统实验室对新鸿蒙系统做修改跟调试,这些都是为了宁芯一号服务的。”

“我相信到了这套整体解决方案正式公布的时候,大家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宁导会突然站出来担当三月奖的评委,让张师兄拿到今年三月奖了。说白了,现在只是处于技术保密的需求,很多成果我们还没对外公布,导致全世界都低估了张师兄这三年的成果……”

……

这则访谈视频通过网络发出去之后,在大年夜这天直接炸锅了。

本以为宁芯一号顺利流片已经是猴年王炸了,但谁能想到从周正浩的口中得知人家宁为的目光根本就不止是盯着宁芯一号这一块,而是要在年后给大家一个大惊喜。

一套围绕宁芯一号的整体解决方案,带给所有电子发烧友的期待显然要比宁芯一号本身要大很多。

这足以说明,宁为是有野心的。

并不是说做出一块CPU就够了,而是真的想要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跟英特尔、AMD加微软平台打对台。而且听周正浩的意思,这次他们走的大概率还是差异化竞争的路线。换句话说肯定有跟现在大家习以为常的桌面级操作系统有着一些极大的区别或者说进步。

否则周正浩凭什么有勇气在镜头面前,跟央媒记者说出全世界都低估了张丁喜研究成果这番话?

于是连带着张丁喜发表的论文也被更多的人下载并研读,希望能从中找到这次整体方案的突破创新点,许多科普视频博主也开始忙碌起来,他们要在这个大年夜去帮助大众猜测张丁喜的创新主要集中于哪些方面……

研究过张丁喜的论文之后,立体显示器成了所有人议论的焦点。

毕竟张丁喜发表的论文大半集中在光的立体成像,但是究竟做出了什么成果还是很让人困惑的。

立体显示器作为业界公认的显示技术发展终极梦想,还是有许多技术方面的桎梏的。就目前的发展来说,3D显示器已经有一些应用场景了,比如说一些大型商场上使用的这种屏幕,通过立体视觉技术,营造出视频中的景象突破二维桎梏的假象。

可这种技术其实并没有太多可惊艳的,毕竟大家已经习惯了在影院里看3D电影,无非就是多了一款眼镜而已。只是不知道张丁喜能带来多大的惊喜。

但有一点,值得一提。

在这个大年夜,不管多少媒体对之前宁社的行为不满,甚至引申到对宁为的不满,这个时候都不敢在多说什么了。哪怕是星宇微博也不敢对宁为在大年三十这天的调侃行为,多说一句。

毕竟他是宁芯一号事实上的总设计师,让华夏在芯片领域再次有了从零到一的突破。

这也意味着这个时候任何对宁为的挑衅,都可能扑街,还是扑大街……

跟随主流的做法才是最安全的,比如跟着官媒一起高呼,宁为牛逼!

如果在这个狂热的时刻,一定要保持人间清醒,最多也就只能说一句,大家先别急着高兴,在等等,等到宁芯一号正式公布了,确定了性能跟使用效果以及售价之后,再夸也不迟嘛……

……

对于宁为来说,这些都是浮云。

网络上的风浪他早就见惯了,波澜不惊了。

反正觉得你好的时候,能把你捧到天上去,想骂你的时候,根本不会听你辩解。

关键是大家都夸的时候,除了满足一下虚荣心外,真没啥别的好处。至于挨骂的时候,遭受的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比如当年他就因为被网络上一众骂声,导致人生中第一次规划好的完美约会,以失败告终。

古井不波的心态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

当然对于自家学生在接受央媒采访时,花式拍马屁的行为,宁为不得不有所表示的。

比如,在群里受不了一帮孩子的闹腾,被迫连发了十个大红包,狂撒了两个W出去……

这红包发的差不多够给可可又折腾一个新鲜玩具出来了。

至于其他时间,宁为是真的把所有事情都抛开了,借着辛苦三年终于出了成果的名义,安安心心的过了个年。

这个年家里也一如既往的热闹。

每天宾客不断,好在宁爸宁妈跟江妈早已经习惯了家里高朋满座。

初三开始,宁为就带着江同学开始出门拜年了,家里亲戚都不在京城这边,所以拜年的对象大都是些师长。

评为院士后这三年,宁为早已经不是曾经对华夏科学家如同睁眼瞎般的少年,各个行业的翘楚跟前辈已经都熟悉了一圈,拜年的对象自然也早早就确定好了。

许多在京城的大佬其实住得并不远,反正宁为也不蹭饭,每家坐坐,哄哄这些关注他的大佬开心,感谢这些年的大家的支持跟照顾,就告辞闪人,一天总能走上好几家。

但即便这样,宁为也花了大概三天时间,才将名单上列出来必须去拜访的业界大佬们都拜访完。没办法,谁让他是晚辈呢。

当然收获也是满满的。

比如小宁可收到的红包给她抱不住了……

最后一站是田导家,这里可以心安理得的留下来蹭顿饭。

吃完饭,江同学跟师娘一起在客厅逗弄着小宁可,宁为则被田言真叫进了书房。

“行吧,你现在可是风头最劲的华夏科学家了,我都不敢训你了,明年有什么打算?现在宁芯一号也做出来了,明年有什么打算,说说吧。”

“打算还真有。那个,宁导啊,您跟潘院士熟不熟?能不能帮我引荐一下,我对他们团队近期的成果很感兴趣,想知道些更详细的实验内容,您能不能帮我安排下?”

“潘文修?上次你说想研究量子力学强相关的课题是认真的?”田言真瞥了宁为一眼,问道。

“嘿嘿,田导,的确很认真的。”

“唉……”田言真长叹一声。

本来他还想劝说宁为回归数学领域,毕竟还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但看到宁为那表情,他便知道说什么都没啥用了。毕竟数学家对物理感兴趣的不在少数,比如大名鼎鼎的海森堡,许多人认识这位科学家,都是因为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但实际上海森堡的数学成就并不比在量子力学方面的成就低,这找谁说理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