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科技之锤 > 371 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371 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书名:科技之锤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3 13:56:31

“换课题?”

宁为一句话,让车上除了前排面色不变的司机之外,剩下两个学生都露出疑惑的神色。

有些突然了。

作为华夏数学、人工智能、智能算法、半导体领域的翘楚,甚至毫无争议的no.1,怎么就要换课题呢?

是嫌弃之前的研究太过成功了?

“宁导,换哪方面的课题?不做芯片跟人工智能了?”周正浩忍不住问道。

“没有,等把你们培养出来,我打算去做凝聚态、量子、场论、标准模型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宁为瞟了眼周正浩说道。

“宁导,您这是打算要进军物理了?”孟润泽愣了,下意识的问道。

“嗯!这两年我顶着压力,除了宁班之外,没再招学生就是想腾出些时间来先学习,但事情还是太多了,你们就没一个让人省心的。还有芯片这边也放不开。等咱们第一批cpu做出来,以后这项任务就正式托付给你们了。宁班以后有孩子想往这个方向发展,你们做师兄的也多主动点,帮我带带他们。帮我多腾点时间出来。”

宁为很认真的把自己的计划告知了自己两个得意门生。

“不是,宁导,您别这样啊。按照之前的计划,我们应该还能跟您两年啊。”孟润泽争辩道。

宁为摇了摇头道:“我是这么想的,明年肯定来不及了,后年三月如果你们大论文准备好了,咱们就内部做个答辩。放心,咱们这个方向,其他考官请来也都是观礼的,我说你们能毕业了,谁也不敢说你们不行。如果你们实在后年三月还没能准备好,就都滚到宁思实习去,一边做实践一边继续准备论文,到后年十月末,再做博士毕业考核。所以,你们都赶紧努力吧。”

矛盾转换,总有人巴不得能早点毕业,毕竟读博士年龄压力摆在那里。但在这里,对于学生来说最理想的师生关系下,真不太想毕业。

“好的,宁导。不过您这课题转得弯有些太大了吧?”孟润泽虽然答应了下来,但还是忍不住问道。

听了这话,宁为微微笑了笑,很耐心的解释道:“大吗?数学跟物理不分家的。尤其是对于你们以后研究芯片来说,现在还好说,以后三维硅通体要突破1nm制程的时候,还不是要跟物理打交道?我们也不说复杂了,就说这两年你们跟着我做芯片项目,应该很cpu内部晶体管工作逻辑。晶体管多了,电子移动距离相应缩短,晶体管内部电子自发通过晶体管通道的硅底板进行的从负极流向正极的运动,造成漏电。”

“这些泄露的电流会造成额外的功耗。随着cpu工艺升级,这种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我们的底板跟高板加起来不过十多个原子厚,漏电如果多了,绝缘层会更薄,这些问题未来你们打算怎么解决?英特尔用高介电薄膜和金属门集成电路解决这个问题、ibm在在源极和漏极埋下一层强电介质膜来解决漏电问题,但这都是在二维环境下的技术。”

“要知道三维通路下,芯片对于功耗会更为敏感。尤其是单管内部发热量是倍增的,你们应该还记得之前做过的测试,多加散热引线就会减少通过内壁晶体管数量所占比例吧?这还是我们现在工艺并不算太先进的情况下,我做过计算,未来升级到14nm制造工艺的时候,现在采用的散热结构就无法适应了,需要新的技术去散热。”

“这就需要新材料、新工艺、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你们用更开阔的思维,去解决一系列问题。到了那个时候很多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更是物理问题。没错吧?所以啊,真正的科学家不但要有学识的深度,更要有广度,这一点你们要永远记得。”

“虽然你们知道的,我这些年其实很低调,但现在学术界依然有人觉得我是一块招牌了,甚至有人提出了宁氏学阀这个词。别笑,这些都是你们姚院长上次吃饭的时候跟我说的。之前我听着还有些不舒服,不过这些天我已经想通了,有些人不管再怎么低调,耀眼的光芒总是掩盖不了的。所以学阀就学阀吧,但是有一点,既然你们身上都已经贴上学阀的标签了,起码在学识方面总得对得起这个称呼。”

“最后跟你们说一下,你们现在做得这些不管以后市场反响如何,都是极具意义的,而且意义非凡。意义就在于让我们未来在跪着生存还是转行滚蛋这两个选择上,多加了在行业内站起来的选择。人家怎么样我不管,但你们是我的学生就要永远记得,咱们既然被别人称为学阀,就得有学阀的自觉跟骄傲,不管未来我们看准哪个行业,不但要站着赚钱,还得把胸膛给挺直了,懂了吗?”

大概因为是在回学校的车上,宁为也不怕浪费时间,多给两位爱徒灌输些不太一样的思想,少有的长篇大论起自己这些年的心路历程。

当然也是有所保留的。

比如对物理知识的追寻,其实跟cpu工业关系不大,完全因为最近那个一直让他困惑的不等式越来越频繁的在他脑海中盘旋。如果一定要类比大概就是最纯粹的求知渴望,让他想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

不过对于宁为的学生而言,这也很容易就能理解。

虽然宁为是导师,但从年纪上说并不比他们大多少,也就是一、两岁的样子。宁为今年才28岁,这个年纪读博还没毕业都是正常的。按照正常的学习年纪计算,22岁大学毕业,如果读研一切顺利的话,也得25岁才能拿到硕士学位,当然国内不管是专硕还是学硕,一般来说都还是能准时毕业的,延期是小概率事件。

但接下来如果选择继续读博的话,情况就得反过来了,基本上准时毕业只有少部分幸运儿,延毕才是大头。换句话说正常读博28岁才读博三年,还在苦熬论文的阶段。而宁为的28岁,已经做博导三年多了,这个时候换个方向,根本不叫个事儿。

毕竟宁导硕博连读总计只用了两年,且硕士阶段基本上是直接跳过的。对于一个本科阶段已经解决了两个世界性数学难题的学生,在给证这件事上肯定不存在任何为难情绪。

所以宁导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仔细想想似乎也没什么不妥的,完全想不出什么反对的理由。

“宁导……我们肯定会努力的。”

“嗯,那就好,回学校之后流片这段时间你们也别闲着,去跟几个师兄弟好好交流一下,比如小李啊、小卓啊,哦,对了,尤其是跟张丁喜多交流交流,他的课题进展很大啊,我昨天看了他发来的最新实验室报告,还有附带的视频影像,真的挺不错。挑个时间去他们的实验室看看,对于未来你们设计cpu的时候,会有帮助的。”

“额?张哥那边也有突破?”

“哈哈,你们去看看就知道了。”宁为笑得很轻松,这帮人带出来之后,他的确是能轻松不少。

……

“张哥,宁导这次专门交代了我们要向你学习呢,说是你的研究项目有了突破性进展。这不,我跟老孟回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请你吃饭了,你可不能跟咱们藏私啊。”饭桌上,周正浩堆着笑脸冲张丁喜说着。

然而张丁喜明显并不太领情,瞪了周正浩一眼,直接骂道:“滚滚滚,少跟我来这套。咱们这帮人里就你们两个最鸡贼,选的项目能跟宁导混,天天能被宁导耳提面命的确是比我们好命,不过请我吃顿饭还炫耀,就过分了吧?”

“闹呢?张哥,你要这么说的话咱们就得说道说道了。是,我们跟着宁导做cpu,的确是一起的时间更长。但老哥你那实验室怎么说?为了让你有个好的研究环境,宁导直接弄来好几个亿砸个实验室出来,你的这边对材料要求高,宁导恨不得让人家新材料学院都配合你做试验,帮你选材料,给那边搞项目资金都是千万起步。我们还没说宁导偏心,你还好意思说我们炫耀?”眼见好好说话被怼,周正浩立刻怼了过去。

虽然张丁喜是十个人中年纪最大的,所以大家都叫一声张哥以示尊重。但真要说起来大家毕竟是同一年入学的,年纪也都相差不大,又都是心高气傲的主儿,斗起嘴来也没啥好顾忌的。

张丁喜挺了挺胸,眼一横,闷声道:“呸,你咋不说你们还能去那边的研究中心呢?少在我面前耀武扬威啊,我这两天正急的上火呢!你们去实验室看啥?看我笑话啊!宁导给我提供这么好的资源,我还把项目做成现在这个样子,想死的心都有了!”

一直坐在旁边没吭声的孟润泽,听懂了两人争论的内容,冷静的开口道:“张哥,不是吧?宁总刚刚可是在回来的路上,很认真的夸你现在做得很好来着。原话是你的课题进展很大,做得真的很不错,让我们一定要去你的实验室看看,了解一下你的研究进程。”

这句话终于让张丁喜不在像个刺猬一样,狐疑的反问道:“宁导真这么说得?”

“废话!不然你以为我跟润泽来学校第一件事就请你吃饭是为啥?”周正浩没好气道。

“我刚听你那么说,还特么以为你们两个是要在我面前耀武扬威呢!用我的不成功,来衬托你们最近cpu项目可以顺利流片呢!”张丁喜立刻道。

“我们有那么无聊吗?不对啊,张哥,你现在对自己的要求挺高啊!宁导都觉得你进展不错,你竟然还觉得不满足?这是想一口气吃个大胖子?”

“算了,我懒得跟你说。这样,咱们就别喝酒了,下午去实验室,我给你们展示一下就知道了。之前各种材料分开做的时候,都很完美,结果成品测试的出了问题,我都快愁死了。宁导大概是想通过你们的嘴鼓励我吧?”

“行行行,那我们随便吃点,先去实验室看看,晚上我们在请张哥去大酒店吃好的!”

“你们要是去了能给我提点意见,能改善产品,我不要你们请,我请你们去吃国宴!”

……

“可以啊,老张,这成品能有这种效果你还不满意?你还想一次就做出完美东西来?我们第一次流片还失败了呢!”

“你滚!”

“说点正经的,张哥,我看了下,你基于手势识别主要还是光流信息法搭配骨架模型实现的,可以考虑支持向量机跟随机决策森林。尤其是针对识别算法上,应该有跟踪加权的选项,尤其是复杂光背景下,过滤掉非目标对追踪目标的不良影响。”

“嗯,这到是可以考虑。我初步的想法是在在两个t点位置在加装两个兼容红外的传感模块。毕竟如果只是一味的加入神经网络,提取目标特征来训练分类器,鲁棒性是高,效果应该也能不错,但对计算资源要求太高了,尤其是对gpu的要求太高了。”

“我知道宁导为什么让我们来看看你的研究了,张哥,别怕,这块有咱们的芯片来补。这块可以交给专门的模块复杂,尤其是在三维模式下。”

“闹呢?我这可是靠cluster带的!”

“谁跟你闹呢!cluster怎么了?你要考虑日常应用,还要考虑配套的软件支持。前期你真的做出3d高分辨率来,不管上啥gpu都是一样卡顿!我说得!而且你难道没想过就是因为你一直考虑3d显示清晰度的问题,才导致手势识别的时候定位不准?饭要一口一口吃,放弃3d高分辨率,先把空间定位做准确就足够用了。”

“我也觉得是这样,真要对立体构图有清晰度要求的话,可以通过特别的方法来实现。通过算法实现局部填充嘛,让cpu智能板块承担一部分,要把咱们的优势放大到极致啊!反正现在咱们也没想用你的3d显示来进行芯片内部构图,现在eda也不支持啊!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后这技术成熟了,软件也支持了,这种显示技术到真能省不少事情。最关键的是这样能降低单价啊!考虑一下性价比啊,张哥!”

“我也觉得,张哥,你要努把力啊。听我们的,第一代产品其实不需要太成熟,你做个超越时代的显示器出来,没有软件支持也是白瞎,想想看吧,vr刚出来的那画质有多感人,不一样有市场吗?更别提你这还能做到裸眼vr,已经是时代的进步了,用这种显示器来看那些360度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不比带一个那玩意儿强?”

“嗯,回头咱们教上静雯师妹,透点风声出去,让鸿蒙系统先弄出几个适应这种3d版显示的播放器跟游戏什么的,在搭配上咱们的cpu,妥妥的国产之光啊,张哥!”

“尼玛,你们够了,这样降低产品最终参数要求真的好吗?”

“世界首款同类产品,别说国标了,世界上都没拟定一个标准,这标准当然可以自己定,宁导都是这么说的,你要求这么高干嘛?第一批产品做出一个奇迹来,以后进步空间还要不要了?宁导做cpu也没说要一开始就上7nm吧?我们都还在60nm打转呢,就你想出风头啊?”

“我……”

“别说了张哥,我也觉得老周说得对。放低标准,先出一个成品来,然后慢慢升级标准。我建议回头还能把小陈叫来,让宁社针对新的显示模式,多做一块适应性比较好的软件出来。张哥啊,你总不能一直靠宁导给你贴钱做项目吧?先看看能不能有市场,探探路,被市场接受了,到时候你不想升级,都有人排着对砸钱求你去升级。”

一直坚持完美主义理念的张丁喜终于被孟润泽这句话整破防了。

宁导有钱的确是有钱,但是他这个项目一直在投入,每次钱不够了也只能硬着头皮打报告要钱,每次钱都还批复得特别即时。

虽然宁为从来没因为烧钱的事跟张丁喜谈过,但张丁喜也着实不好意思了,现在每年宁为请吃饭的时候,他都不好意思坐到导师身边去……

对于三观正常的人来说,导师太好,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压力?

“行了,别说了,就这么干了!如果这样的话,还能先撤掉几个光源,加传感器,这样布局就更容易设计,生产的话良品率还能更高,生产成品也能降百分之三十左右。”

“这就是嘛。而且同样的产品也要分低端跟高端。以后再研发,可以走分辨率的高端路线,科研级、工作级、消费级都可以分开来做,咱们虽然只做技术,但也要加入些市场思维。小孟,宁导是这么说的吧?”

“老周,我敢确定宁导起码从来没在我面前说过这话!”

“咳咳……张哥,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可能是我记错了,宁导说这句话的时候小孟正好不在,总之我告诉你,这个决定肯定是正确的!”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