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科技之锤 > 370 方向

370 方向

书名:科技之锤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3 13:56:31

魔方的颜色显示没什么问题,毕竟不需要太多细节展示,自然也不存在清晰度的问题。不过双手伸进屏幕扭动魔方时,因为手的位置识别不准确,甚至能感觉到两只手不管是水平还是上下位置识别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扭起来的时候看着也特别别扭。

到是将手抽出显示器框架外,远程通过摆手的方式控制魔方整体扭动非常顺畅。拳头张开,魔方个体变大,手掌虚握,魔方变小,侧着手,魔方变为一个角立起的模式,都很顺畅。

这次测试时间比较长,用了十分钟,最后又观察了系统自动将魔方还原的整个动态过程,并自动记录下所有数据之后,张丁喜开启了第三项测试。

这次显示集中在显示器的底部,光线汇聚之后,燕北大学整体的立体图像是从屏幕底层“生长”了出来。更可贵的是这图像能明显看到还是动态的,正对着张丁喜那按比例缩大马路上,还有能看出车体在运动,两边的人行道更小的黑点自然就是行人了。

看上去密密麻麻的教学楼很难分辨方位,好在有未名湖跟对面的博雅塔做参考,张丁喜很快就找到了数学研究中心的位置,然后手指虚点了数学研究中心的位置,然后用手势控制图像放大。

这次可不像魔方那么顺畅了,画面突然先是顿了大概一秒,随后颜色开始变得模糊像是整张图被打上了马赛克,随后才一点点的变得清晰,直到燕北数学国际研究中心的整体布局展现在显示器中。

这个时候终于能看清一栋栋的建筑,只是清晰度依然不太高,尤其是注意到窗户跟墙面的时候,会觉得有些整体显示有些模糊。

张丁喜有些闷,这并不是显示卡或者CPU算力的问题,操作台是直接连接到实验室cluster上的,有计算机集群做后盾,自然不可能在单纯的显示方面出现细节渲染算力不够的问题,只能是显示器本身清晰度的问题。

但怎么说呢,第一次测试能有这种效果已经很不错了。

“张哥,这以后咱们做个更大的屏幕,用来当沙盘,做战役推演什么的,简直太帅了。”一旁张丁喜的助手大概是为了缓解大家的情绪,开口说道。

“嗯,可以做沙盘,还能卖给房地产那帮老板丢到售楼部替代现在模型。他们肯定不嫌这玩意儿的价格。起码不用开一个楼盘,做一套模型了,一套设备可以一直用着。以后只要做好立体图,就能直接展示出来。尺寸也能往大了做,如果尺寸再大一倍的话,各项数据应该能有本质的提升。听说那一套模型下来也是好几十万呢!”另一位助手也点评道。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体积更大,自然更容易往里各种堆料,技术不过关,可以用硬件来凑。

“行了,不用说这些没用的。咱们宁导的目标可是让这显示器能跟咱们自己自主芯片跟系统一起走进千家万户,全面代替传统的显示器。像你们说的那样,到时候这一台显示器做出来都得几十万,成本价卖给你们,你们舍得用不?”张丁喜没好气的说道。

“嘿嘿,张哥,话可不能这么说。新产品出来总有个市场适应期的,成本也是慢慢降下来的,你也不用把自己逼得太狠了!”操作台前的助手不以为意的说道。

这话说得张丁喜长叹了一声,道:“哎,我特么也想轻松啊,不过好意思轻松吗?咱们总不能连一个女孩子都比不过吧?人家小李现在都已经去华为实验室负责鸿蒙系统的智能多模态感知标准化接口信号处理工作了,听说过段时间还要给她上担子,这肯定是干得不错了。现在人家给我们的文档也越来越全面了,总不能最后宁导那边什么都搞定了,结果我们就负责个显示器却拉跨了吧?”

显然张丁喜口中的小李就是他们这一届博士生中唯一的女孩子李静雯了。

“哎,张哥,说到李师姐,我听说最近她正跟男朋友闹别扭呢!”一提到李静雯,旁边另一个助手来了八卦的性质,补了句。

张丁喜侧过头瞪了一眼,闷声道:“你们少管人家的闲事。”

不过这话刚说完,这货又忍不住补充道:“哎……不过这事情怎么说呢,还真是一语成谶啊,当初宁导第一次请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小李就说了两人在两个学校都能处成异地恋,这下好了,还真处成异地恋了。不过华清嘛,懂得都懂,本科呆那已经够惨了,研究生还没能挪地方,这辈子基本上是没救了。”

果然华夏两所顶级高校就是有这样的魔力。

虽然张丁喜本科并不是在燕北大学,但在燕北大学呆了三年后,损起对面学校已经非常之溜。

“谁说不是呢!哈哈,张哥这话让我想到大二一次开班会,就我同寝一孩子,两年下来平均绩点2.9,还挂了两科,收到系里学术警告了,而且他本来成绩还挺好那种,就是来这儿之后突然喜欢上玩游戏了。那家伙考完后把我们导员气得,脸都红了。直接拉出教室,建议他能不能想办法转到隔壁华清去,说是这样可以同时为咱们两所学校提高学生平均智商做出贡献,哈哈……”

这话说得……

张丁喜都有些无语了……

挠了挠头道:“行了,别废话了,继续测试,今天不做溢出扩展测试了,就这分辨率,溢出了八成更惨!等把清晰度的问题解决了再说吧,先把平面显示系统测试做了。”

一句话,把跑偏的聊天内容拉了回来,测试也得以继续。

平面显示测试的效果显然要比之前三维立体测试要好的多,助理直接将操作台的屏幕信号转到了新型显示器上。

框架外就展现出了操作台的桌面,跟一般的LED液晶屏效果差不多,起码肉眼分辨不出有什么不同。但创新点还所有的,当张丁喜手掌向前平推时,屏幕也会跟着向后移动,冲着屏幕向身体的方向摆手,屏幕则又自动前移。

除了平面的移动之外,当张丁喜竖起手掌,手掌沿着手腕向下缓缓弯曲时,屏幕则跟着这一手势底线不变的情况下,向下倾斜,直到整个屏幕跟桌面平行,反向操作时,屏幕则再次同步扬起。当手点向虚拟屏幕画面上的图标时,会产生相应的反应。

随后是扩大跟缩小限制,跟普通显示器不太一样,这款新型显示器在平面展示时能够超越框架本身大小的限制,按照系统的记录,最大放到了55吋。当然缺点还是有的,当屏幕显示超过了原本的物理尺寸,就无法在对虚拟触碰做出反应。

“记录一下,第一次测试平面展示较为完美,倾斜在一定角度时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色差,色差适配无法完美的配合角度调整。三维立体模式下,存在清晰度下降、虚拟触碰定位不精确等问题……”

“还有,小吴,把系统自动记录的数据拷贝一份发到我邮箱里,顺便往宁导的邮箱转发一份。搞定之后今天又得重新拆机了……”

……

“宁导,测试通过了,可以进行二次流片了。”研究中心这边,宁为也收到了好消息。

“嗯,把数据打包提交给宁思那边,我们今天也能回去了。对了,你跟孟润泽说一声,去找实验室主任领两个U盘,就说我特批的,这次的模拟测试数据你们自己也备一份,回头写论文的时候用得上。”办公室里,宁为点了点头,冲着来向他汇报好消息的周正浩说道。

“额?”这话让周正浩愣了愣,要知道研究中心产出的所有数据,都是保密的,除了几个固定的地址,其他信息都是不允许外发的,更别提拷贝走了。

他们跟着宁为来到研究中心之前,不但要先学习一遍保密法,还要签订了一份起码半厘米厚的保密协议。所以他是真没想到今天竟然能享受到从研究中心拷贝资料的待遇。

果然大佬发话了,所有协定都不是问题。

“那个,宁导,这样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这次模拟测试数据也不算什么机密内容,不然也不会让你们写相关论文了。不过根据规定你们自己不能拷贝,实验室主任那边有完整的流程,领完了U盘之后,有实验室专门的数据管理人员,给你们拷贝跟加密。我之前已经帮你们提交过申请了,主要是你们各自研究方向的一些数据,两人的内容也不同。

“不过你们带出去之后还是注意一点,除了写论文需要的数据之外,其他的不要对外传播就行了,拿到U盘了我们就回学校。”宁为继续交代道。

周正浩站在原点想了想,下意识问道:“宁导啊,大论文应该还不用太着急吧?”

宁为瞪了周正浩一眼,教育道:“还不着急?赶紧抓紧时间是真的!你跟小孟我预定的计划是最迟明年十月也差不多就该进行论文答辩了,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两个月时间,准备大论文已经比较赶了。对了,我跟宁思实验室那边也打好招呼了,年后你直接去江城那边报道,提前去适应下环境,跟各个项目负责人都多接触接触。以后我们自己的桌面级CPU工艺多久能升级,就要看你们的了。”

听了宁导这话,周正浩明显来劲了,依然耗在办公室里,说道:“那个,宁导,听你的意思也是希望我能跟小孟合作吧?不如你帮我跟他说说,等他毕业之后,干脆跟我一起去宁思算了。有小孟在身边,我觉得更有底。”

宁为不耐的瞥了周正浩一眼,摇了摇头闷声道:“你要帮宁思拉人是你的事,让我去说算什么?你怕孟润泽是那种没主见的人?早就跟你们说过,你们毕业之后的路怎么走是你们自己的事,我是不会再管你们了。”

“嘿嘿,宁导,瞧您这话说得。我们都是您的学生,您咋可能不管?那行,我先去跟小孟拿U盘了。”周正浩明目张胆的缩了缩脑袋,这才转身走出了宁为的办公室。

虽然表现得挺怂,但心里很得意。

因为他知道宁为话总是说得很强硬,但实际上对于他们这批学生还是很爱护的。既然他主动提了这个要求,宁导肯定会跟孟润泽提上一句。

当然,至于成不成,那就另说了。正如宁为说得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尤其是他们这些人,不但有理想,而且执行力还很强。

但周正浩觉得希望还是很大的,都是师兄弟,而且挑选研究方向时,两人都很近,都是芯片应用方向,两人经常会做一些学术上的交流,私交自然也不错,他当然很清楚孟润泽对宁导一直都很崇拜,所以宁导提得意见肯定对孟润泽有影响。

最重要的还是两人知根知底,周正浩很清楚孟润泽在做研究方面的天赋其实比他更高,而且对做学术的追求更为执着。而他自己除了做研究之外,还有运营跟管理方面的野心。如果能把孟润泽拉到宁思,那还真就完美了。

不但更有希望在未来出更多的成绩,而且有两人这层关系在,未来如果他想向管理方面发展,孟润泽也将是他最大的助力。

虽说这种事情宁导说话也挺管用。但周正浩知道,自家宁导可以在学术方面事无巨细的给他们建议,为他们指引方向。但是除去学术方面的事情,宁导大概率是不会特别表态的。

这一点从宁导的处事态度就能看出来。

华夏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宁为是最年轻的华夏科学院院士,不过大多数人其实不知道宁为这个院士有多硬。

基本上跟数学、半导体芯片、计算机算法领域相关的几乎所有国家级开题报告,包括青年、面上、重点、重大、杰青、973、863、科技部重大专项、国家级科技支撑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等等,只要宁为愿意参与审核,其意见可以说非常重要。

这么说吧,当年周正浩母校就有一位教授申请一个半导体相关的国家级项目时,直接找上了他,希望他能跟宁导说说,帮项目说点好话。

用那位教授的话说,这种项目只要他们宁导点头帮忙说说好话,可以说这个项目入选已经成功一半了。

母校的博导啊,专门来京城请他吃饭,就为了他能帮着在自家导师面前说句话。

当时周正浩也不知道其他师兄弟们有没有收到类似的邀请,只是觉得分外不好意思。

从饭局上回来之后,跟孟润泽谈起这事,才知道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不过孟润泽因为本科就在燕北大学,所以很多时候不需要那么客套,直接就拒绝了。

更知道宁导虽然每年到这种课题评选季,都会被提名入选评审团专家,但宁导每次都坚决拒绝了。

大概态度就是不参与,不过问,爱谁谁。只是闷头做自己的事情,谁来说都没用。

据说为这事还在田导办公室里拍过桌子……

不过拍桌子这事只是道听途说,具体是不是真的谁也不会真去问。

但大体可以看出宁为对权力的态度,并不热衷。所以这种事他是根本不敢想宁导为他发声的,说不得还会把他叫来骂一顿。

周正浩猜得没错,等他叫上孟润泽办完拷贝手续,跟宁导一起回学校的车上,宁为果然跟孟润泽谈起了未来。

“小孟啊,明年如果顺利毕业了有什么打算?”

孟润泽毫不犹豫的开口道:“宁导,不急毕业吧?我还想跟您多学两年呢。”

这绝对是心里话。

毕竟跟着宁为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是很爽的。免费给导师打工?不存在的……

毫不客气的说跟着宁导做项目得靠抢。宁为都是按照学生各自选题派给的任务,而且所以工作都是有回报的。

换句话说钱给得足。

国家对研究生、博士生的各项补贴,宁为是从来不过问。该多少,是多少,按时打到卡上。

学生发了顶刊收到学校的现金奖励,也全是学生的。

期间各种实验室开销都是宁为审批学校内部项目帮忙申请的,有时候课题项目资金还没下来,需要钱的时候,宁为甚至自己掏钱帮学生垫着,事后从不要求归还。

总之这三年下来,学生赚得都不少。平均下来,不比那些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少,起码在京城买套小点的房子是够了。

最关键的是实验室优先使用权,以及遇到困难甚至还能帮着学生找到配合度极高的项目组帮忙,毕竟面子摆在那里,而且不缺钱。

更别提极具针对性的指导了……

换句话说,做宁为的学生是真只要做自己的研究就好了,如果出不了成绩,除了检讨自己外,已经找不到任何理由的地步。

说实话,导师做到这个份儿上,也是绝了。半点不夸张的说,孟润泽不介意在多混个十年。

可惜的是,诚心的话,换来宁为的呵斥:“想什么呢?你们都赶紧毕业,为了带你们我耽误多少时间了?都赶紧毕业,我赶着换课题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