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科技之锤 > 365 商业间谍

365 商业间谍

书名:科技之锤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3 13:56:31

目送着自己的小学弟一溜烟般的扭身跑路,消失在走廊转角,陈典诚这才重新迈着六亲不认的步子,朝着宁班的办公室区走去。

是的,为了更好的服务宁班,数学研究中心这边专门划分了一栋两层小楼给只给宁班的教职人员。不过这栋楼同时也挂着二级智能学院的牌子,同一套人管理两个系统。

这栋楼目前来说也是研究中心最热闹的地儿了。守在门口经常也能看到各种大佬。当然陈典诚已经无感了。

最初见到那些传说中的学界跟商界大佬,大家还会激动激动,但见得多了,没了那层神秘感,只觉得大家都是一个脑袋加躯干,便没了曾经的兴奋感。

更重要的是,如果单纯的比调动资源的话,陈典诚觉得自己也不差了。

这底气可不止来自于宁社账户上躺着的几十亿,更来自于现在宁社在宁为帮助下建设下来的属于宁社自己的实验室。包括了一个超算中心,一个工业云基础实验室,一个智能云试验平台,以及还在搭建中的智能硬件实验室。

超算中心可以让宁社的项目不需要去学校排队,直接就能进行各种计算,还惠及了宁班的学弟、学妹,平时的作业都可以直接用宁社专用的超算中心完成。

工业云基础平台总计有16台服务器及6台交换机,可以提供tos,ubuntu,windows 10/server2012,docker等多种系统环境,为宁班提供多种平台服务,包括宁班同学日常打卡签到、课程回顾、选课管理、学分绩点查询换算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甚至宁社还专门有人去跟学校食堂进行合作,通过宁班学生开发的app,大家可以查询学校各个不同的食堂每天提供的菜品跟服务时间……

不止如此,一帮天才孩子还利用课余时间整理了燕北大学几乎所有研导跟博导的履历并随时更新着这些学术大佬的研究方向,同样通过app进行展示,方便全校学生选择导师。

同时工业云基础平台还跟学校合作,开发了一个每日报新功能,通过终端app,可以随时查阅校园内各种学术报告、大佬讲课的信息,对学生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精准推送。

智能云实验室平台则由30台gpu工作站集群组成,交给三月掌控,提供全面的容器镜像以及各种软件包环境。

至于正在建设中的智能硬件实验室,未来目标是建设一个最全面的智能硬件库,包含各种板卡、传感器、芯片等等……

所有这些实验室都是在宁为的协调下,用宁社自有资金通过社会渠道建设跟采购,日常维护跟消耗也由宁社聘用的专业维护管理人员进行,甚至每年还能反哺给学校一笔用地租金。换句话说宁社看中或者要做的项目,完全可以绕过学校,使用自家的实验室完成,所以产权归属非常明确。

时不时的还会有学校教授借用这些设备,所以作为宁社社长的陈典诚,自然是有资格飘起来的。

这么说吧,现在在学校里,陈典诚跟宁社三位副社长,已经比学校一般的教授还要出名。甚至不止是学校,即便是社会面许多科技公司的老总,都希望能跟宁社领导层打好关系。

当然,这可并不是说宁社这帮人真能横着走,比如陈典诚,在研究中心内部,从来不让那些学弟、学妹们喊他社长,因为宁导每每横他一眼,都能让他灵魂震颤。

这还真不是因为宁为平日里太严厉,单纯只是因为学习到一定境界后,陈典诚才感知到宁导在数学跟人工智能这个方向上的研究有多么的深不可测……

这么说吧,外人都觉得宁社极为风光,设计出的算法,几乎都引领了市场潮流,那些难度极大的算法,在宁社这帮天才孩子脑子里,似乎都不叫个事情,搞一搞,就出来了。

但只有参与过这些算法设计过程的孩子们才知道他们中间遇到过多少难题,递归无限循环、定义最优值报错、明明设定好了收敛条件却始终无法收敛,或者无法收敛到最佳位置……

林林总总,高级的、低级的所有各种难题都碰到过,无法可想的时候,一帮人就开始磨教授们,然后发现,找宁导才是最快捷正确的打开方式,不管多麻烦的问题,从来都是第二天就能得到反馈建议,然后照着建议的方向去思考,一般三天内就能把问题给解决了。

于是宁为在宁社这帮孩子心中也有个外号“宁算百”。翻译过来就是算法届的百科全书。

所以对于那些在网络上敢于质疑宁为的,陈典诚只觉得这帮人当真是无知者无畏。这就好像如果两个人智商差距达到20以上,互相都看对方像傻逼是一个道理,学问还没达到那个层次的人,最多只是在新闻上看到某个人的成就,觉得这人很厉害,但根本不懂这人究竟厉害在哪儿。

但宁班的孩子太懂了,自然而然的宁为便也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牢固了他在这帮孩子心中偶像的位置。

尤其是对于考过b卷的孩子来说,平日表现得和蔼可亲的宁导也是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他们心中的梦魇,除了尊敬之外,还多了几分畏惧。

太难了……

尤其是第一次《人工智能与数学分析》这门课在期末时考b卷时宁为说得那番话。

“鉴于你们平时学习表现出的态度,本次期末考试直接使用b卷,能拿九十分,我就愿意放纵你们平时那些小骄傲。如果连九十分都拿不到,请自觉收起你们那些小骄傲,不要因为做出了一个算法就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天下第一!”

真的,陈典诚当时坐在考场上时还很不服气的,毕竟这门课他自觉掌握得不错,还有实践经验,90分那是太小看人了,但等看到卷子,便彻底让他无语了。

总计就十道大题,每道题十分。题目怎么说呢,也不能说是为了难而难,真要说起来全是人工智能相关算法设计中的一些解决思路,但又非常刁钻,怎么说呢?陈典诚还清楚记得当时的感觉,每道题初看,似乎没什么难的,但真的开始深入思考,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又会发现,自己大脑似乎太简单了……

最后那次考试陈典诚依然拿了全班第一,可惜只有71分,而班上的最低分只有16分,据说这还是宁导手下留情,只要写出了思路过程,每道题都给了1、2分的情况下,毕竟个位数的分数,太打击人。

如果只是题目出得难也就罢了。

关键是,宁为还在考完之后,直接每道题给了大家三种解决思路,而且每种思路其实都能跟他们在课本上学习过的内容联系上。

宁为的种种行径,便引发了现在的后果。只要宁导不在,这帮小天才各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宁导出现,那能表现得比刚出生的小奶猫还要老实。宁导如果在微信群里发脾气,一帮小家伙大概连续几天在研究中心都会表现得小心翼翼,连大气都不敢喘。

像陈典诚今天这走路姿势,就说明最近宁导最近心情比较好,起码没冲自己的学生发过脾气。

“诶,计师兄,宁导在不在办公室啊?”

穿过走廊,刚走进宁班的专属院子,陈典诚便看到计明志正夹着本书,低着头朝外走去。

“宁导还没回呢,说是cpu到了攻坚阶段了,马上就要开始第二次流片,宁导去实验室那边做分析去了。”

“哦,对了,计师兄,你这是要去哪啊?”

“今天余导有个讲座,关于导弹信息化向智能化跨越阶段技术分析的,我得去听听。”

“哦,余导?是不是上次来宁班宣讲的那位余兴伟啊?”

“是啊,不过上次你没在吧?好像被宁导带去实验室了。”

“回来我就听说了,还听宁总说过,说是余师兄主持的多模自主导航技术有了突破,研究的自适应导航滤波算法能实现多传感器的即插即用跟重构什么的。”

“什么余师兄?让宁导听到了,你又要被训!”计明志瞪了陈典诚一眼。

“嘿嘿,口误,口误,是余老师。计师兄你赶紧去吧,我先去找鲁教授了。”说完,陈典诚一缩脑袋,跟计明志擦肩而过,走进了小院。

其实宁班这批优秀学生开始跟宁为之后,跟宁为带的第一批直博生关系处得还是不错的。主要是大家之间也不太敢闹什么大矛盾。

没办法,主要还是导师太过强势了。

“等等,鲁教授也不在的。”

“额?鲁教授也去实验室那边了?”

“没有,鲁教授结合粒子群自适应变邻域遗传算法的研究获奖了,被科学院请去做报告了。”计明志解释了句。

“鲁教授又获奖了?这再过两年咱们院子里怕是又要多个院士了吧?”陈典诚砸吧砸吧嘴巴说道。

“应该不用再过两年了,明年咱们估计就得叫鲁院士了。”

“哎,你说鲁教授怎么就不自己带研究生呢?”

“大概因为他帮宁导盯着你们就够烦了。”

“不是,计师兄,你要这么说话,可能会失去我这个好朋友。”

“呵呵……小陈啊,上次我去跟宁导做汇报的时,听宁导感叹最近你又觉得自己挺行了呢!”

“我……真的假的?计师兄,您可别吓唬我,您啥时候做的汇报?我最近很老实,天天安静的上课,啥都没干啊!”

“你干了些啥自己知道!你真以为宁导不知道你的社交账号啊?一天到晚在网上跟别人吵架,宁导说肯定因为他最近太忙,导致你们闲下来了。等他这阵忙完了,会好好考察你们最近的功课的。”

“我……不是,计师兄,那是正常的学术探讨,哪算吵架?学术上有争论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我们在通用硬件上已经做了这么多努力了,现在还在提专用发展,这不是想玩学术骗钱那一套么?我反驳一下难道没道理?计师兄,你可得帮我说说好话。”

“呵呵……你自己去跟宁导解释吧。余导的讲座要开始了,我先走了。另外,今天下午没课,院里值班导师只有罗恩教授,除了孟师兄、吕师兄跟卓师兄被宁导带去实验室了,你的其他师兄师姐都在,你要是想找人帮你在宁导面前说情,可以去找你的师兄师姐们,有学术问题要讨论,去找罗恩教授。走了。”

……

站在院子门口,陈典诚犹豫了片刻,然后打算还是老老实实的去图书馆自习。

其实这次来他本打算是找宁导,或者鲁教授,说说好话,然后以科研的名义去实验室那边呆段时间。因为他现在还在研一,换句话说还得上课。

陈同学不想上课了,跟着宁导泡在实验室里才是他最喜欢干的事情。

如果宁导在的话,他可以在宁导面前据理力争,如果鲁教授在的话,也能让鲁教授帮他在宁导面前说说好话。这两人都不在,他也懒得进去找人了。

不是陈典诚看不起他的师兄师姐们,在帮他说好话这件事上,这帮人没一个有那种胆子跟面子。至于露西·罗恩教授……

还是算了。

整个院子都知道宁导跟罗恩教授天生八字不合,两人在一起讨论问题,八成情况之下都会吵起来。偏偏罗恩教授明明吵不过宁导,还每次都要挑战自己的极限,成了所有孩子心目中“又菜又爱”的典型。

当然这个“又菜又爱”单纯只是说吵架这件事情。对于露西·罗恩的学术水平跟为人大家还是很喜欢的,当然其中肯定有颜值作祟,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高智商也不可能完全免俗。更别提露西·罗恩不但颜值高,智商同样很高,所以大家都非常感慨,宁导是怎么下得去嘴的——那么舍得骂……

总之只要听到院子里罗恩教授的咆哮声了,那肯定是跟宁导吵架了,因为其他人几乎不可能让罗恩教授发如此大的脾气。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大概也是师娘备受宠爱的原因,毕竟师娘总是对他们总是温温柔柔的,特别耐心,跟罗恩一点就炸的性子比起来,走了另一个极端,偏偏师娘跟罗恩教授还是极好的闺蜜,罗恩教授甚至还认了小宁可做干女儿。

好吧,这些都是浮云,反正让罗恩教授帮自己说好话这件事,大概率是不靠谱的。

陈典诚可不想两人为了他的事情吵一架,然后把火头都对到他身上。

还没进院子,就垂头丧气的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想着去实验室的目的没能达到,还从计师兄口中得知宁导觉得他最近又飘了,陈典诚便只觉得悲从心来。

烦死了……

不就是在网上跟那帮人吵了几句吗?怎么还被宁导给注意到了?这下想去实验室那边帮忙八成是不可能的,说不得还会被数落一顿。

哎……他这个宁社社长在外面可以威风八面的,在院子里依然只是个小师弟,想到便很憋屈啊。

心里苦闷,不自觉的脚步都走得老实了许多。

这边人还没走出院子,手机又在兜里震动起来。

陈典诚拿出电话,瞅了眼,老姜打来的。

作为曾经的宁社期七神之一,老姜之后的发展并不那么尽如人意,比如大三都上完了,他还没修够学分,得继续在宁班上完大四课程。

听起来挺失败,但实际上,最初四十人的宁班,到了大四只剩下17人。除了四个人提前毕业之外,其他19人已经被分流去了数院,少部分继续啃理论数学,还有分散在应用数学跟金融数学专业的。虽然大家未来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不管继续学习哪个方向,大都已经被各种大型企业、金融机构预定,但分流出宁班的,肯定是没资格报宁为的研究生了,这就很让人伤心了。

姜文翰虽然没能提前毕业,但成绩在宁班依然属于顶尖水平,起码已经确定了宁导的研究生名额肯定会给他留一个,这已经是混宁班的最高成就了。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老姜同样还有其他成就,比如跟陈典诚、邱文瀚组队在华夏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拿过一等奖,获奖之后三人有报名参加mcm/icm大赛,拿了f奖。

大概是因为当年宁社刚成立的时候,因为手头没那么多钱,找家里要的时候,家长直接将这事桶到了周导员那边,差点让宁社流产,所以姜文翰在宁社总是很低调。

这到是让他跟性子很高调跳脱的陈典诚成了不错的朋友。加上老姜性子比较沉稳,在宁社不止有项目投票权,还兼顾着监察委员会的职责。

这可是不错的差事,要知道监察委员会从光华学院会计专业特聘的两名会计,颜值都挺高的……

“喂,老姜啊,你是有啥不开心的事,打算让我开心开心吗?”

“……嗯,典诚啊,跟你说个事……刚才监察系统发出警报,咱们宁社里面可能有商业间谍……”

“噗……你说啥玩意儿?咱们宁社?商业间谍?”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