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科技之锤 > 358 造势需求

358 造势需求

书名:科技之锤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3 13:56:31

对于宁为来说,关于未来的思考是件很严肃的事情。

他一直秉承着将麻烦的事情交出去,自己只抓重点的行事风格,哪怕因此而放弃许多利益,这本该让他过得很轻松才对,但实际情况却是,他还是越来越感觉时间不够用了。

尤其是在跟柳唯谈过之后,让宁为感觉未来一片灰暗。

这一度让他晚上有些失眠……

“今天你怎么了?好像很忧虑的样子?”

卧室里橘黄色的灯光下,江同学依偎在宁为身边,将头埋在男人的肩膀上,柔柔的问道。这个动作是宁为强烈要求的,所以即便已经习惯了亲昵的举动,江同学露出的脸颊还是有些绯红……

“哎……今天完成了芯片指令集的设计,本该庆祝一下的,但突然发现我现在总有种事情会越做越多的感觉,也不知道这种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宁为感叹道。

也就是面对江晨霜的时候,他能这么肆无忌惮的发表感慨了,如果换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余兴伟跟鲁东义,大概也只会觉得他在凡尔赛。当然,这其实也怪不得别人,毕竟他的前科太多了。

“可你不是乐在其中吗?如果真的让你闲下来,告别实验室,没人在来征求你任何意见,你大概会更忧虑吧?”江同学抬起头,反问道。

“好像也有道理……”宁为想了想,突然又觉得无法反驳。

可能他还是有那么亿点点的小虚荣吧,虽然说很忙碌,但仔细想想,被重视的感觉其实也还不错。真让他从此告别现在的生活,当个悠闲而快乐的小富翁,似乎也没什么意思。

尤其是想到以后可能没机会在跟看到帕特·基尔辛格这样的人用哪只脚迈进他的办公室,就觉得一切都索然无味,所以还是得干活啊!

“所以还是应该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吧,我爸之前跟我说,人一辈子只要能在该做事的时候做事,该享福的时候享福,就很圆满了。可惜……”江同学的声音变得怅然,大概是想到了没能熬到享福年纪的爸爸。

“对对对,老婆说得对,让我想想啊,现在已经快12月了,你明年六月就能毕业了,咱们也应该做该做的事了!”

“啊?宁为,别闹,哎,别闹呀……”

……

年底事情多了,加上包括计明志、孟润泽、吕赢、陈昱儒、王思唐跟李静雯都已经提前开始了正式入学前的基础学习,宁为也不好在实验室那边呆着了。

不过CPU的设计工作并没有放下。

指令集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芯片架构的设计,换句话说就是在指令集的基础上,实现对CPU内所含部件,如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存储单元的一系列完整设计安排。

这一块其实是三月的强项,尤其是具体到通过设计图纸完成仿真测试,三月可以替代EDA软件更高效的完成测试,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

但同时这也是个需要足够细致极为耗废时间的工作。

如果是传统的芯片设计,很多功能的实现已经有了现成的模板,可以直接套用,但是三维硅通体电路跟之前的设计思路完全不一样,堆叠的方式也不同。

比如曾经的芯片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模块是集中在一个小小的平面上,通过电路连接的,但在三维硅通体电路环境下,却是通过在几根通管内完成布局,同时为了保证立体空间内部散热的问题,往往这种任务运行时,还不能是在相邻的通管内进行,周围要起码隔着一根硅通管,在通过上下面板进行电路连接。

没有现成的模板,加上注定更为复杂的设计流程,这也给芯片设计阶段增加了许多难度。

所以要完全追求高效率自然是不可能的,这种工作真让宁为一个人来干,不但效率低,还真会让整个人都疯了去。所以这块宁为是真帮不上什么大忙了,也只能每天了解一下宁思实验室那边跟他共享的设计进度,偶尔会给予一些意见。

这也让宁为得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今年三月奖评审这块。

按照之前对外公布的流程,每年的三月智能奖得主将在当年的十二月公布,次年三月正式给予奖金以及举办颁奖典礼。对于宁为来说这是一件重要程度不弱于芯片设计的工作。

当年为了去参加SODA大会,宁为在办理签证排队时便立下了宏愿,希望未来学术中心能向华夏聚集,这样大家就不用为了签证去排队了。

如果要达成这个目标,一个在世界上有足够影响力的科学界大奖是基础之一。等三月智能奖得到世界学术界广泛认可,等到三月系列智能期刊的影响力提升,开始举办一系列的世界顶级学术大会。

所以第一届的评选还是很重要的。

起码在要保证公平性,或者说……

“数学跟计算机奖第一候选人都是我算什么鬼?”

看到三月最后给出的综合数据判断,宁为有些懵。

“喵,这是综合数据判断的结果。你获得的投票最多,数学发现跟应用领域结合紧密,数学方面的成就推动了偏微分方程的理解,构建了机器智能跟大数据转移跟筛选的数论基础,尤其是如果按照近期综合成果排序后的综合值判断,当然是你……”

“但我说过不参与三月奖任何奖项的评选。”

“喵,这一判定要素并没有列入必要条件之内。”

“好吧,那么现在列入。”

“喵……,那么导入第二批候选者。”

这次结果宁为看来终于正常了。

按照三月给出的结果,三月数学奖除去宁为外,排出的第二序列候选者有两人。

乌国女数学家玛丽娜·维亚佐夫斯卡,推荐理由是几乎完美的解决了八维的装球问题,跟人合作用类似的方法解决了24维装球问题,近年来更是证明了Korevaar和Meyers对任意维度小设计的猜想,在最密堆积工作模块化形式有了重大突破。

奥国数学家乔迪·威廉森,数论界的怪才,在研究群论时开创性研究出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解决一系列群论问题。

之所以第二序列有两人主要是按照三月构建的模型,两人最终评分很相近,差距到了小数点后三位……

当然这些在宁为看来到不是什么事情。

从三月的综合维度评判上来说,这个评分没什么问题的话就是两人一起拿奖。

相对于奥国来说,乌国的女数学家看起来更为顺眼,所以排在前面就好了。

顺带着宁为还看了几篇两人发表的论文成果,从这一点来看,就知道宁为跟当代世界数学界联系不太紧密,毕竟这两人都是年青一代数学家中的佼佼者,都是公认有资格角逐菲尔兹奖的候选人。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宁为主要研究的还是提名的人选够不够。

这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虽然在普通人中间,三月奖可能还不是那么醒目,但是学术界还是很给面子的,在候选人库中,数学奖总计有39人,其中各大学术机构推荐的人数有31人,有资格推荐的大佬级科学家推荐了8人。

至于三月计算机奖,如果抛去宁为的话,目前在67个候选人中排序第一位的是莱蒙托夫·嘉德,然后宁为发现了一个很尴尬的情况。

比如曾经让整个硅谷为之癫狂的GPT-3,最初就是这位教授最先提出的构想。

尤其是当时作为研究着给GPT-3提供了专门的OpenAIAPI后,许多开发者还利用开放的API设计出了许多奇葩的功能,唯一的问题是,当时GRT-3现在的GRT-5,从理论上来说就是一个单向自然语言模型训练方式,换句话说就是让机器能够理解自然语言的模型。

当时甚至让人发出了AI领域科研垄断正在形成的近乎,毕竟1700亿参数,让人听了就觉得望而生畏。甚至在当时引出了业界的一句自我调侃,穷搞理论,富搞预训练。

但是三月的横空出世直接让这项技术成了鸡肋。

毕竟宁为可以毫不客气的对全世界说,没有任何机器或者软件能比三月更懂人类的自然语言,三月横空出世的时候可就不止是翻译论文了这么简单了,那可是直接瞒过了无数顶级数学期刊数学编辑的存在。它给许多数学论文写的评论至今还把不少数学教授钉子耻辱柱上……

不止如此,他在微博上的科普更是直接让数以十亿计的网友们都没分辨出它其实是机器,所有文案都是自动生成的。更可怕的是,三月不需要调参……

这大概就是刨去第一名后将奖项颁发给第二名,带来的尴尬了。

本来大家其实都知道这个奖宁为来拿是没有任何悬念的,因为在过去几年里,针对整个计算机产业,不管是硬件上还是软件上,以及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领域,谁都没法忽视宁为的贡献,甚至已经超过了宁为在数学领域的贡献。

这也是图灵奖不得不颁发给宁为的原因,往后倒推十年,也没法再找到一个人对计算机的贡献能有宁为大。但在宁为确定不参选的情况下,最后得奖者最大的贡献已经被评奖的系统所淘汰……

或者说淘汰也不恰当,因为虽然鸡肋,但包括OpenAI、Google、脸书这些主要技术资金贡献者跟开发者们也并没有完全放弃,毕竟目前而言,在不考虑三月的情况下,GRT-5依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语言系统,基本上也可以用来水各种言之无物又像那么回事的论文了。

说实话,这人选让宁为自己看着都觉得挺尴尬,只能略过,反正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个情况就行了。

好在三月物理学奖起码就目前而言跟宁为不太沾边,这显然也是目前三月奖的最弱项,候选名单上只有18人,目前排名最高的是米卡·斯兰帕、约翰·托伊费尔跟施罗密·科特勒。

三人的贡献隶属于两支不同的团队,但是贡献都是一样的,具体解释很麻烦,大体上可以概括为用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宏观层面的量子纠缠,换句话说这些研究可能打破量子物理跟经典物理的界限,让两者能在某种程度上统一起来。

正因为三人所作的突破都差不多,所以最终三月给出的评分也是差不多的,直接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五位。

所以理论上来说,三月物理奖将直接颁发给这三个人,按照其他奖项的惯例,今年的奖金应该平分给这三位获奖者,每人一百万。

这样也挺好,来拿奖的人更多,也更热闹。

对于今年三月智能奖得主心里大概有了谱,宁为便开始思考该如何为今年的三月智能奖颁奖典礼壮大声势。

理论上来说,这种科学界的大奖跟娱乐圈那种奥斯卡奖项不同,其实不太需要搞出太多噱头的。毕竟科学界也不像娱乐圈那样需要获得太多大众的关注。

但宁为毕竟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对于这种新设立的奖项,如果没有噱头,还是很难引起大家的重视,从而抬高奖项的身价,已达到宣传的目的。

尤其是国外那些优秀的科研人才们,比如像露西·罗恩这样的优秀人才。

吸引年轻一代优秀人才的注意,让他们知道华夏拥有了一个具备极高公信力的世界性奖项,还是需要一些名人来站台的。

当然这些名人肯定不能是娱乐圈的名人。

最好是国际公认的各个学术圈大人物,数学界跟计算界他都认识不少牛人,但可惜的是,关系绝对谈不上太好。思来想去,他最有把握邀请来的,竟然曾经因为NS方程结缘的史密斯教授,可惜的是这位教授已经去研究哲学了。不过影响力还是有的,可以邀请来撑场面。

还有宾西理工的沈教授,也是数学界的大拿,虽然两人交往并不算多,只是在两次计算机大会上有过交集,不过老沈跟陆主任是好朋友,而且两人一直保持着邮件联系,应该也会给他面子,在然后是露西·罗恩曾经的导师——约翰·威尔逊教授也是计算机界的扛把子之一,相信他也会给自己得意门生面子,当然前提得是他得说服露西那个女人,而这个女人还在因为保密守则跟他置气……

除此之外,他还有信心邀请来站台的学术界大佬大概就只有迈克尔一世·乔丹,这位曾经人工智能领域的扛把子,跟他的关系一直还算不错,起码两人并没有闹红脸过,他还经常会抽出时间回答这位大佬关于三月设计理念上的一些疑问。

除了这些人,宁为发现学术界他还真没面子邀请更多国外的名家了,不过发动田导跟姚院长这些大佬,应该还能请来个十多位学术界的大牛,但这针对宁为的计划来说,依然没能达到他的预期,于是很自然的宁为想到了那些科技公司的大佬们。

在大脑里过了一遍之后,宁为立刻敏锐的感觉到能够让这些科技公司的知名大佬们来为三月智能奖站台,大概是最为划算的宣传。

这些大佬不止自带流量,而且这些公司的行动本就在无数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年轻人心中有着极大的分量,许多大佬本就是做技术出身,甚至很多人本就是年轻一代人的偶像。

邀请国内那些大佬应该问题不大,毕竟柳哥的面子还是很大的。国外那些科技界的大佬,他到都是挺熟的,起码电话号码都还是留了的。

唯一问题大概就是前段时间,大家可能有些误会,导致他将这些大佬的号码拉倒黑名单过一段时间,好消息是现在误会应该已经解开了,不知道对面这些大佬会不会给他这点面子。

宁为从来都是个实践派,人家给不给面子,打个电话邀请一句应该就有结果了。

考虑了片刻,宁为第一个电话决定打给蒂姆·库克,说起来智能联盟目前跟苹果还处于蜜月期,尤其是苹果第二代汽车还要依赖于三月智能平台通过大数据筛选出的材料整合数据库跟进阶电池构造……

唯一遗憾的大概是苹果因为加入智能平台联盟而将不得不面对的多达十多个专利官司,当然宁为相信以蒂姆·库克的能力以及苹果强大的法务部门,应对这些官司都是小问题……

不过这次有求于人,宁为还是关注了一下时差。

一直等到晚上八点,也就是硅谷时间早上八点时,才拨通了蒂姆·库克的电话。

让他开心的是,这位科技界大佬并没有将他的电话拉入黑名单,所以电话通了之后他也表现得特别有礼貌。

“库克先生,你好。”

“哦,宁,真的,我现在接到你的电话都快不知道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了,不如你先告诉我今天这通电话之后,我会感觉高兴还是惊讶又或者不得不额外报批一份上亿美元的加班工资。”

看吧,这大概就是宁为觉得蒂姆·库克还不错的原因了。

拥有幽默感的大佬总能用一句话就让人感觉如沐春风,让宁为都觉得应该好好学习一番这种交流方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