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科技之锤 > 322 连锁反应

322 连锁反应

书名:科技之锤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3 13:56:31

走后门的事宁为是不太愿意干的,主要是宁为很肯定,他要是真给江大那边打了电话,大概率是能把事情做成了。但做成之后还是有麻烦,先不说人情欠下了,以后还有人求上门,似乎更难拒绝了。

所以宁为也没一口答应,好在这事儿被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的老宁解决了。宁妈打来电话第二天,老宁就打来了电话。

“喂,宁为啊,昨天你妈让你帮姓许家孩子打招呼那事儿你还没打电话吧?”

“没有啊?!”

“那就好。这事不准你搀和,我已经把你妈教训了一顿,这口子能随便开吗?开了之后还有得尾收吗?今天你不帮老许,得罪一个人无所谓,帮了老许,别人家又求上门你帮不帮?帮了你成什么人了?不帮那不是更得罪人?家里你不用管,老子这辈子没求过人,问心无愧。”

“哦,爸,那我听你的!”

“嗯,就这样,我挂了啊!”

挂上电话,宁为已经敢确定以及肯定,老宁酒后说他有厂长之才的话,必定是自视甚高了……

但这事能这么解决也挺好,站在宁为的角度他也不太想接这个事情。不说扯上三观这种高大上的话题,但宁为在准备保研的时候的确碰上了些龌龊事情。说白了,这个电话他如果打了,说不定就让一个本来靠自己努力能上江大的学生跟江大失之交臂,这样想想就很没意思了……

即便屠龙者终成恶龙这种事情发生了,宁为觉得也应该是对外的才好。

……

学校又放假了。

江同学再次获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大三学习的科目全国,平均学分绩点也历史性的达到了3.7不要小看这个分数,这已经是经济学院前百分之二十五。

怎么说呢,燕北大学在这个分数段如果想要申请留学基本上能去世界TOP20的高校,如果想要本校保研,这个成绩也已经很稳了。

当然这肯定跟宁为的出现有关。虽然宁为很忙,除了高数跟线代,也没给江同学太大帮助,但对于江晨霜来说,一年时间营养跟上来了,且不需要她在想办法去赚钱维持生计,便腾出了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成绩当然会再进一步简直太正常不过了。

唯一让江同学感觉郁闷的是,宁为对待经济学的态度从来都不太感冒。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经济学研究的东西加入了太多假想。两人偶尔争论两句,宁为随随便便让三月找来的数据,都能让江同学哑口无言,比如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只能在远远的在舆论界大放阙词,但在金融交易界,比如目前的经济中心华尔街却是数学家的天下。

最知名的代表詹姆斯·西蒙斯,一个世界公认的数学家,不但拿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掌控的对冲基金顺便在华尔街大赚特赚。除此之外,每年华尔街都会在各大名牌高校招聘无数的数学专业学生,去分析市场。

比如随机游走这种理论就能被数学家们用于分析股票市场。

更重要的是,宁为已经给三月开通了更高层次的美股账户,战果很喜人。直接结果就是宁为的私人财产正在稳步的上涨,起码现阶段对于宁为没有太大作用的好东西又增加了……

这一度让江同学自己的浪费了三年时间,学了些没什么用的东西。还不如会计学,并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于是这个暑假,江同学决定在燕北大学的图书馆里找到真正自己感兴趣又有用的方向,走上跨专业考研的道路。

对于这种想法,宁为自然是支持的。燕北大学这一点挺好,整个暑假期间除了古籍馆跟几个特别的书馆,大都是正常开放的。

当然宁为这个暑假也有一堆的事情要忙,除了宁班的选拔以外,数院跟计算机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免推夏令营活动是要参加的,还专门给他安排了课程,《人工智能的数学结构》,一个大方向的课题。这也是为了宁为今年开始招收硕博生做准备,这事田言真也跟宁为谈过,本来田言真的意见是让宁为带三个研究生两到三个博士生,但被宁为给否了,而是直接要了五个硕博连读的名额。

理由也很充分,毕竟直接读宁为的博士会有很大障碍,一套全新的理论要重新学习跟掌握,博士完全没有年龄优势,而且研究生阶段一些东西已经根深蒂固的刻印在脑海里,在转变其实很难。

宁为的要求自然都被应允了。毕竟24岁的博士生导师已经很逆天了,五个硕博连读名额,还真不算什么。说起来,站在田言真的角度还怕宁为嫌麻烦,不愿意带研究生。

当然对于宁为来说也的确挺怕麻烦,所以宁为也直接要求了,在五位硕博生毕业之前,宁为不在招收除了宁班毕业学生之外的硕博生。宁班学生是没有办法,宁班培养计划本就是本硕博连读的模式。当然本硕博连读只针对那些能在宁班留下来顺利修够学分毕业的学生。

如果中途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也可能被分流到其他专业,便自动失去了本硕博连读的资格。

总之这个暑假基本敲定了宁为未来五年的教学计划,唯一的问题大概就在于选人了。对此田言真也跟宁为深谈过,对于博导来说,学生多也是要养着的,所以就需要项目,总不能导师自己出钱来养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导师如果能拿项目自然也是最好的,意味着能**文还有奖金。

当然这属于最理想的情况,然而深层次的矛盾是,导师害怕选错学生,学生更害怕选错导师。

对于老实的导师来说,学生没选好,吃不得苦,或者心理上有问题,绝对是件极为头疼的事情。重要项目不肯出力,或者磨洋工,分配出去的任务无法完成,只能让其他师兄弟分担,到了要毕业的时候又胡搅蛮缠,甚至威胁导师,最后让导师不得不妥协甚至亲手修改论文,只求赶紧把这学生送走的导师心里有多苦,自不必赘言。

对于老实学生而言导师没选好,更是件极为悲催的事情。打白工没什么钱不说,毕业设计还可能被刁难,生活方面更是劳心劳力,好不容易毕业了,导师也帮不上什么忙,几年下来指不准就抑郁了。

好在燕北大学这种情况还是不多的,毕竟能在燕北大学带研究生的导师大都已经属于行业内的大拿,资源比较丰富,不至于太过分的欺负学生;而能考到燕北大学的研究生、博士生大都也有两把刷子,且比较有抱负,不至于只是想混个毕业证。

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即便是燕北大学也有那种只为了混个文凭的学生,又或者那种考上了之后对自己降低标准的学生,对于导师来说那就十分头疼了。

而对于宁为来说,肯定是不太害怕被学生威胁的,因为宁为现在地位已经跟一般的博导不太一样,但起码四年内宁为只肯带五个硕博生,博导招学生又是可以很自我的一件事,田言真生怕宁为挑学生的时候太随意,平白浪费了时间。

其实宁为如果愿意的话,田言真恨不得直接塞给宁为十个名额。没办法,宁为直接创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论,现在全世界对这套理论比较熟悉的大概不超过两个巴掌,即便大部分集中在华夏,也是不够用的,这个方向的人才很缺,自然是越多越好。

不止是宁为,包括鲁东义今年也被田言真要求来年起码得带三个研究生,主攻人工智能数理基础方向。

当然这块只是提前商量好,两人正式招收硕博生也是明年的事情,不过这个夏令营,宁为跟鲁东义到是已经可以开始在夏令营中选拔自己认为还不错的苗子,不过这个时候也就是建立一个大概的意向,重点还是在宁班这边。

夏令营过程中有个小插曲,余兴伟从江城带着毕业证书回来了。

这一趟在江大留了大概半年时间,到不是陆昌斌故意卡着余兴伟的毕业论文,主要还是余兴伟没宁为的优待,得跟其他博士生一起参加答辩然后正式毕业。

不过宁为也知道其中还有些更深入的内容,没错,余兴伟终究还是缠着陆导帮他做了个媒,跟江大生物学院一位教授的女儿谈上恋爱了,就是之前陆昌斌本打算介绍给宁为那个女孩子,现在已经在江大药学专业读研,做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方面的研究。

如果毕业后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大概就是到药企的研究所做研究员一类的工作,想不那么辛苦或者更安稳些,也可以选择在本校读到博士然后留校做老师,两个选择问题都不大,主要还是稳定。宁为在朋友圈看到过余兴伟秀出的照片,起码在照片上看起来女孩很清秀、文静的样子,起码配余兴伟足够了。

对此宁为的评价是憨人有憨福,不过余兴伟很清楚,这桩姻缘能顺利他还真得感谢宁为。即便是在学术界也有很统一的认知,跟对了导师或者说跟对了老板很重要。

余兴伟的小老板是华夏科技大学教授,大老板是陆昌斌院士,还很受现在华夏最知名的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跟燕北大学最年轻教授以及大富豪宁为的重视,确定了未来要到京城跟着宁为一起发展。先不说科研能力,光这人脉便已经差不多能在华夏学术圈封顶了。这么说吧,有这样的人脉关系,只要余兴伟自己不作死,后半辈子肯定混得不会太差……

而且余兴伟江大期间的言行其实也表现得挺老实,即便是偶尔表现的凡尔赛了些,让软件实验室的师兄弟们各种羡慕嫉妒恨,但真要说很差的评价自然是没有的,所以起码女方的家长是挺喜欢这个小伙子的。

在加上这女孩虽然是家里独女,但父母都是学校老师,从小到大家教也颇为严格或者说被保护得很好,且主要生活轨迹一直都在校园里打转,本来就很单纯,之前又没谈过恋爱,自然三下五除二的就被余兴伟哄得服服帖帖了。

宁为也关心过几句余兴伟的感情生活。

怎么说呢,感觉人家那恋爱谈的其实比他要正常一些,当然这个正常其实也就是更贴近生活。比如两人第一次见面是老陆带着他请人家一家人吃饭,然后就认识了,交换了微信。

他修改博士论文期间,没事就邀请人家出来吃顿饭,看场电影,或者在江大校园里散散步,去去游乐场,慢慢熟络之后干脆的表白,然后开始牵牵手,说说情话……

怎么说呢?标准的充斥这酸臭味的恋爱模板,让宁为觉得余兴伟变俗了,看起来也更不顺眼了。

但没办法,想把余兴伟赶去负责实验室,陈总又自作主张把实验室搬了地方,一切都还在重新建设,加上手头上事情正好还挺多的,所以宁为干脆跟田言真打了个招呼,把余兴伟的关系跟档案先转到了燕北大学,又让余兴伟直接在研究中心开始接受讲师专业培训,然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宁班启蒙老师,主要负责一年级的智能数理启蒙课程,大概就是讲解关于人工智能理论里最简单的那部分。

这个讲师用余兴伟还是非常得体的,毕竟余兴伟最早跟着宁为,从宁为最初在研究中心开课时,就已经系统学习过这方面的理论,尤其这两年来他一直跟着宁为,有问题随时都能接受宁为的指导,加上本身底子也不错,基本功扎实,博士论文也是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自然是启蒙的不二人选。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没有上课教授的经验,正好暑假这段时间在研究中心由经验丰富的教学岗老师来给他强化一下。

其实即便余兴伟不来燕北大学,江大其实也是很愿意把余兴伟留在数院的,有余兴伟跟宁为的关系,加上这么多年朝夕相处,江大的弘毅学院说不得也能开始专门开个人工智能方向的学习班,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不过余兴伟一直被宁为带在身边,都有了定向培养的味道,自然只能作罢。

确定了余兴伟的位置,宁班的网络报名也结束了。

之前招生办那边推荐了73个学生,网络上则收到了173份报名表,这已经足以说明宁为拍的那些招生视频效果不错了。

别看宁班总计能录取40人,但报名的只有246位考生,这个比例跟一些公务员岗位报名比例完全不能比,但公务员毕竟是人人能考,而宁班报名是有一个最低标准的。

比如参与网络报名对高考成绩的要求最低也是全省理科排名前二十,又或者在官方举办的数学或计算机编程类大赛起码获得过一等奖。

仅第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就已经淘汰了华夏大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中学子。更重要的是,这还等于在燕北大学的理科学生中间进行二次筛选,因为已经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显然也没法再报考宁班。

影响肯定是有的,还挺大,比如今年对面姚班跟智班的生源质量跟往年比起来明显下降得有些严重了……

对此姚老心情肯定是不太美好。

毕竟生源质量下降也就意味着对教学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授课,可能之前一节课,就能有一大半的学生理解了,但现在可能只有一小半甚至只有前十名的孩子能理解。研究能力也是同理,可能以前大二、大三的时候班上就有孩子能发表质量颇高的论文了,这期则很难有这样的天才出现……

这也就是姚老同时被特聘到研究中心做人工智能数学研究院的院长,同时还希望这两年姚班跟智班毕业的孩子能到未来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继续做理论研究,不然估计两边又要打口水仗了。

当然这些差异最终也表现在了两所学校平均录取分数线上,华夏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今年燕北大学理工科平均录取分数线在三十一个省份都超过了对面那所学校,而且超过的幅度还不小。有好事者专门统计了一下,平均下来燕北大学理工科平均录取分数线竟然比对面那所学校高了11.6分。

据说对面学校好几位校领导直接发了脾气,当然这些只是据说,只是小道消息。宁为每天在院子里干自己的活,也没到对面去过,自然不能确定是不是真发过脾气,不过小道消息是饭桌上从田导嘴里传出来的,可信度自然还是有的。

不过发脾气便发脾气吧,他也没什么办法。当然在这方面他是有卓越贡献的,不止是帮学校招生办录制那些视频,更重要的是燕北大学招生办的老师们都已经把他曾经说过的话当成了名言……

“啥?什么年代了,你们还去那所学校?你知道当初华清研招办的老师打电话给宁教授想挖人的时候,宁教授回答是什么吗?对面那所学校不太正经啊,同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