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灵异 > 往生道结 > 莲花之祸 12.论道

莲花之祸 12.论道

书名:往生道结 作者:风谷山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2-03 12:45:18

“呜——咕嘟咕嘟——呜——”随着绿皮火车悠扬的汽笛声拉响,三姑一行三人踏上了终南山的行程。终南山,位于陕西省内秦岭山脉中段,又名太乙山、中南山、地肺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中国“寿比南山”典故的诞生地,也是道文化发祥地之一。此处林林总总的道观不计其数,无数想挣脱红尘的信男信女对此趋之若鹜。但是古往今来,除了真正得道之人来到终南山可以借一方净土之外,凡尘俗子总是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反反复复只不过是为了逃避自己当下的生活罢了。正所谓“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人从红尘中来,还需从红尘中去,方得大彻大悟!

初辰这丫头性格开朗活泼,又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显得兴奋异常,一路上又是端茶递水又是买零食小吃,忙的不亦乐乎。此时气氛融洽,再加上这一两日来的相处,方占水也放下了心里的隔阂,斗着胆子跟三姑问东问西。“三姑,你说这么多人都往终南山跑,这终南山上真的有神仙么?”方占水忍不住好奇问道。三姑一笑,说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今何在?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火车上人听有人在唱《好了歌》,都转过头来看。三姑继续说到,“仙是一种境界,是一种旷达,是一种通透。生而为人,经历种种诱惑和磨难,每一种都在考验我们的七情六欲,有的人成了**的奴隶,放不下执念,困在凡尘的枷锁里,即使修得周身法术,也达不到仙的境界。一旦放下了,悟透了,自然也不会在乎成不成仙。”方占水如有所思地点点头,周围的人很多也点头会意,有人问道:“那是不是成了神仙,就不管人间的死活?那我们拜神烧香还有什么用呢?”这一问倒是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众人也都随声附和。

三姑环视一周,反问道:“那么有谁见过神仙下凡来帮你们解决疑难杂症吗?”所有人都摇摇头,茫然不知所答。三姑继而又问,“那为何仍有这么多人拜神呢?”见无人应答,三姑笑了笑,说道,“神仙得道是从红尘中来,自然知红尘中事,受红尘香火供奉,自然会施道人间,你们想想这人世间的道士、方士、巫人,哪个不是通过一些神仙法术帮人消灾祈福?神仙传道教人明是非、通情理、知仁义,使人向善,才会有这朗朗乾坤。我们在平时烧香拜佛的时候心灵虔诚,这本身就是向善的一种表现。所以并非神仙不管世事,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罢了。”这一番说教让众人无言,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开始点头称赞。这时有一个中年男子身着古朴,面容和善,凑过来跟三姑一行人打招呼:“三位善人,在下有理了。”三姑点点头,方占水和初辰热情地握手接待。中年男子道:“在下陈松云,平时对道学义理稍有研究,家中亦是学道世家,传到我这一辈,说来惭愧,资质平平,苦修多年也无甚建树,今日得闻善人关于仙理点拨,稍有觉悟,特来讨教,万望善人不烦叨扰。”

三姑还没说话,初辰倒是叽叽喳喳说开了:“不叨扰,不叨扰,我妈平时与人为善,难得这一路上还能遇上同道中人,一起聊聊正好可以解闷。”陈松云笑着看向初辰,说道:“姑娘性情爽朗,眉宇间有大开大合之气,虽生在道门,但恕在下直言,道根不展,似难深入道途。”三姑略一抬眼看向陈松云,没有说话。陈松云再看向方占水,道:“这位兄弟,颇有道源,但灵光之气在面相中被锁,尚缺点化,双眉如刀斧横卧,只怕这点化不易,即便遇得机缘也是代价不菲呀,”说完这一切,陈松云拱拱手做了个礼,“在下随性而说,多有得罪,切莫在意。”初辰一听,撅了个嘴,不再理他。方占水倒是若有所思。三姑张口问道:“这位道友似乎对面相研究颇深,请教所修法门。”陈松云说道:“不敢不敢,只是稍有研究。在下祖上师承麻衣道人,得传《麻衣相法》,以面相起家,历经数代变迁融合,对山、医、命、卜、相玄学五术都有涉及,在下不才,不能尽得,只粗略学得相术、命理和六爻三种占算之法,其余更是稍有了解,毕竟老祖宗传下来的根本,不能丢嘛。”说完,陈松云自顾自地笑了。

一路上四人聊的颇为投缘,陈松云更是虚心受教,互相之间渐渐熟络起来。在聊天中得知,陈松云平时喜欢游山玩水,逍遥自在,这次也是去终南山,一来见识大好河山,二来身为道门中人特前往追寻道根,当他得知三姑一行人也是往终南山去,便欣然希望能够加入。三姑没有拒绝,只是说待他们到了西安以后还有些琐事处理,让陈松云先行处理,然后在终南山汇合。

火车走走停停,两天以后终于到站。方占水跟初辰搬下行李护着三姑出站,陈松云在出站口跟三人道别,并提醒勿忘终南山之约。三姑含笑点头,就此分手。

到了西安,方占水找了宾馆安顿三姑母女,稍作休息后吃了便饭。三姑说道:“来此处尚有两件事要做。”然后带着二人先去拜了当地城隍庙。这是三姑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到一处必然先拜城隍,城隍保一方平安,又是连接阴间的枢纽,修道之人当真诚以待。拜完城隍后,三人前往当地道门圣地——重阳宫。方占水此次跟三姑前来一路收货颇丰,听说要去重阳宫,兴致勃勃,路上不免又多问起这重阳宫的趣事来。

三姑遇到好学的后生,也乐得多聊,一改往日严肃,有说有笑。这重阳宫正是道教另一大分支全真道的代表道观。在宋末元初之际,曾有一个小吏叫王哲,是当时一个宋元中间小朝代——顺朝的武举人,后在当地为官多年,期间习悟人生至理,颇有所得。后来干脆辞官而去,在终南山下挖了一个活死人墓,并在墓中住了两年之久,自取道号:重阳子,后悟得大道,创下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前往山东传道,收下较多弟子,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将全真道在元朝推向顶峰的全真七子。

三姑一行三人来到重阳宫,进得大殿,手举长香,跪在蒲团上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响头。三姑喃喃说道:“晚辈前来叨扰,万望恕罪,我虽属上清派门下弟子,然四海道徒皆一家,自三山符箓归正一后,此理更甚。晚辈此来乌有任何所求,仅敬道心,瞻仰重阳祖师道迹,万望重阳祖师收纳。”

出得重阳宫,初辰异常新鲜,央求着方占水带自己好好逛逛。方占水也在一旁怂恿三姑,既然来得此地,不见识见识实在可惜了。三姑笑着答应,但是自己腿脚不便就不跟着了,她让方占水和初辰送自己回了宾馆,便让他们随意。末了,三姑叮嘱:切不可晚归,明日要上终南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