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灵异 > 摸金笔谈 > 野牛古冢 第二十七章:天棺赐福

野牛古冢 第二十七章:天棺赐福

书名:摸金笔谈 作者:百灵相助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2-03 12:31:41

“天官?”我疑惑的看着王五。

“你家祖上发丘中郎将不就是俗称的发丘天官吗?怎么你这是找到先祖的消息了吗?”

王五摇了摇头:“不是你想那个天官?”

我看着他:“那是什么?”

王五唏嘘不已的看着棺材板:“听说过五神棺吗?”

我看傻子一样的看着王五:“你这不是废话吗?我们一族和棺材打交道还少吗?”

我脸色凝滞:“不对,你的意思是?”

王五点了点头:“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天地的天!棺材的棺!”

听道这话我顿时傻了眼,我呆楞的看着王五。

“我读书少,你别骗我,五神棺之一的天棺不是一直是传说吗?这世上怎么可能真的有天棺这种东西。”

“再说了,天地人神鬼五神棺一直都是传说,你这突然告诉我,这里有五神棺指之的天棺,你确定不是在逗我?”

“五哥,你别骗我,我很傻很天真,会当真的!”

王五一副仿佛第一次见到我的样子,满脸惊悚的看着我。

“你傻?你天真?你读书少?你自己信吗?”

我坚定的点了点头:“我信啊!我当然信了!不过五哥你确定你先族留下的信息是天棺而不是天官吗?”

王五就像是炸了毛的猫,一脸嫌弃看着我:“我能看错了?我是谁,我是发丘天官啊!棺和官我能认不清吗?”

我点了点头,也是,用一辈子来记忆的符号,怎么可能会搞错,但实在不是我不相信他,而是“天棺”这种东西实在是传说中的事物。

王五一脸感慨的望着棺材板上的两个符号,充满着不敢置信和惊喜。

他走上前抚摸着棺材:“说实话,刚才我也不敢相信这两个符号意思是“天棺”而不是“天官”,我确认了好几遍最终确定我没有翻译错,那两个字就是“天棺”!”

“天棺啊”那是多么遥远的名词,“天棺”一直在行内流传,却没有一个盗墓界,风水界,棺材界前辈见过,就像是一个神话传说,一个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传说。

道上一直有五神棺的传说,“天棺”无可寻,“神棺”无可觅,“鬼棺”不可见!

五神棺只有“地棺”和“人棺”在一些大墓中发现过蛛丝马迹,但真正见到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寥若星辰!

别说五神棺了,就连沉香木,水沉木,檀香木制作的棺材也不是常见,大部分的棺材都是由柏木、松木、楠木、柳木、桐木。亦有以铜、石等制造的棺材。

除了五神棺外,还有两种妖邪诡异的棺材,他们被行内的前辈们是称作“妖棺”和“魔棺”的两邪棺。这两种棺材没有前辈能够形容出他的样子来,因为见过这两种棺材的前辈都死了,没有一个幸免于难。

哪怕是五神棺中“鬼棺”也还有前辈高人活下来过,我的祖父据说当初在莽山墓里就遇到过“鬼棺”,具体是真是假祖父也没有告诉过我们,当时大规模考古莽山一役直接葬送了国家考古队精锐力量,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莽山成了祖父一生的痛。

我走到王五身边,看着眼前的两个符号发呆,“天棺”啊,那是和“鬼棺”同级别的存在,是比“鬼棺”还是神秘的棺材。

我戳了戳陷入沉思的王五,告诉他我们该走了,再等下我怕会出什么变故,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到时候我们就被动了。

我们整顿好自己的装备,继续往下走去,走到后殿,穿过后殿的大门,我们走到向下的阶梯上。浩子凑上前向王五致谢,王者摆了摆手,告诉浩子,不用谢他,这是他应该做的,毕竟浩子是因为就他而陷入险境之中的。

随着温度的增加,我们明白这已经到达了地下很深的地方了,我们猜测这里应该存在一个火山,不然不会这么热。

我们一路走走停停,发现此时周围的岩画内容发生了惊天改变,岩画的内容不再是人与牛头人的战争和九头怪鸟之间的战争,从岩画的故事来看,最终的结果应该是牛头人赢了,但是从岩画上描绘的惨烈程度来看,估计牛头人胜的很艰难。

我们正准备接着往下走,张三的一句话打断了我们的脚步。

“师傅,你们看这是不是妖鸟鬼车?”

“什么?鬼车!”李四听道这句话赶忙停下脚步,盯着张三。

“徒儿,你确定没看错这是鬼车吗?”李四颤抖的看着张三,说出来的话都是断断续续的。

“徒儿,你别吓为师,为师年龄大了,经不起惊吓!”

张三确定的点点头:“没错,师傅,应该就是鬼车。”

“师傅你也知道,徒儿没别的什么爱好,就是喜欢看那些山海经什么古籍,其中一些古籍就有鬼车的传说。”

听道李四的话,张三懊恼的拍着大腿:“完犊子了,早就知道这趟下墓不会那么简单,没想会这么不简单,有黑凶什么的也就罢了,现在又出来一个鬼车,这不要人命吗?”

我没有理会李四的自言自语,而是在脑海里找寻关于鬼车的神话传说,看看有没有什么应对之法,别说,还真让我找到了不少关于鬼车的神话传说。

《韩诗》云:孔子渡江,见之异,众莫能名。孔子尝闻河上人歌曰:“鸹兮鸧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长兮。”

这种“一身九尾”的鸟,曾经被孔子看到过,当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只觉得它非常怪异。后来有人将它叫做“鸧鸹”,也就是猫头鹰一类的鸟类。九头鸟也许就是从九尾鸟演变而成的一种传说凶鸟。

《古小说钩沈》辑《玄中记》也有记载:姑获鸟夜飞昼藏,盖鬼神类。衣毛为飞鸟,脱毛为女人。一名天帝少女,一名夜行游女。一名隐飞。鸟无子,喜取人子养之,以为子。今时小儿之衣不欲夜露者,为此物爱以血点其衣为志,即取小儿也。

故世人名为鬼鸟,荆州为多。昔豫章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人,匍匐往,先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去就毛衣,衣之飞去。

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以衣迎三女,三女儿得衣亦飞去。今谓之鬼车。

而这也是我国最早的人仙恋的故事,也是最早的关于仙女下凡的传说故事。

在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六《羽》中记载: 鬼车鸟,相传此鸟昔有十首,……一首为犬所噬。

宋代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中也有记载: 鬼车,俗称九头鸟,……世传此鸟昔有十首,为犬噬其一,至 今血滴人家为灾咎。……身圆如箕,十脰环簇,其九有头,其一独无而鲜血点滴,如世所传。

明代杨慎的《杨升庵全集》卷八一《鬼车》条也有记载:周公居东周,恶闻此鸟,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馀九首。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也曾写过关于“鬼车”的诗!

诗中有云: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仇。”

“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

“自从狗啮一首落,断头至 今清血流。”

“迩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辄惊堕。”

“有时馀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想到关于鬼车的传闻,再加上刚才岩画中所见,我估计我们接下来一定会遇到“鬼车”这种只在传说中的,这不是我杞人忧天,而是一种直觉。

看着还在怀疑人生的李四,我没有直接把这些话说出来,而是将王五和大队长浩子三人喊了过来,告诉了他们我的猜测,和他们说了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他们也也有这种感觉。

看着依旧在怀疑人生的,我们四个默契的将刚才说的话藏在心里,王五过去安慰李四,然而李四说的话让我们明白他原来不是害怕“鬼车”而是担心“鬼车”不只有一只,就像岩画中描绘的那样,一群“鬼车”在天边盘旋,一群数倍于“鬼车”的牛头人在地下被屠戮。

走了不知有多久,眼前终于出现了亮光,看到亮光的那一刻,我们的心情格外平静,手电筒的电量已经不如来时那么充足,已经用了一大半的电量。这要是还没到终点,我们估计都要抹黑前行,万幸老天爷现在我们这边,让我们到了终点。

迈过门槛,眼前的景象让我们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这是怎样一种奇迹。

一口巨大的棺材悬浮在头顶,通过棺材影子的大小来看,这口巨大的棺材绝对不是什么虚幻事物,而是真实存在的。

看到这口棺材的一瞬间,我们就知道,这口棺材就是传说中“天棺”。

看着这口神奇棺材,脑海中的唯一想法就是,如果这都不是传说中“天棺”,那什么样的棺材才能称之为“天棺”呢!

我们仔细的观察这口棺材的情况,却发现棺材底部有着四个大写的楷书,按照李四的说法,这应该叫“天棺赐福!”

就在我们思考“天棺赐福”是什么意思的时候,耳边传来“哗啦啦”的流水声,湍急的流水撞击在岩壁上发生“嗡嗡”的巨响,我们顺着声音看去,眼前是一条泛着黄色的河水,河水从不知名起,往不知名初消。

就在我们想要继续往前看看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竟然飘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