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灵异 > 王的祭祀 > 长生密语 第四十一章 一言千金

长生密语 第四十一章 一言千金

书名:王的祭祀 作者:长安十二家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2-03 12:31:22

“住手,老板,这位老师傅的饭钱算我的。” 沐梓风掏出一块大洋放在了桌子上。

“大兄弟。”掌柜一把拉过沐梓风,低声劝道:“你有所不知,现在的年月,道士多是假扮的,算命更是骗钱的,你可千万别上了当。”

“找钱吧,我想应该有找头。”

中年壮汉叹了口气,对着老头说了句算你走运,便拿了大洋,去找零钱了。

沐梓风当然知道这道士多半是 “半路自行出家”,但是看他年龄应该60上下,不是因为贫穷,谁会出来骗吃喝讨生活了。

“多谢这位公子,要不要鄙人为阁下算一卦。”道士见沐梓风江湖救急,便感激地坐在了他的座位旁。

“不用了,大爷,这点小事不算什么。” 沐梓风现在只想将面条吃完。

“公子,我观阁下天庭饱满,骨骼惊奇,一看就是有福之命,鄙人还是为你算一卦。”老道执意要以算卦作为回礼。

“这……”

“古人云一饭之恩,当涌泉相报,鄙人免费为公子算一卦,也是应当,请报上生辰八字。”

沐梓风本是不愿意算卦,但是看老道如此热情,可能是感激自己付了饭钱,又不好驳回,心想道如今连连遭遇怪事,去算上一卦,也未必是什么坏事。

那道士伸出手指,算了半晌,才站了起来道:“公子面相是极好的,但眼下虽龙困池水,切不可迷失本我,否则祸事近矣。我有20字,公子请谨记。”

“既非池中物,岂可慕金足,富贵本无相,来去纵自由。”言罢,老道站起来,扶着幡,大笑出门而去。

沐梓风目瞪口呆:这又是何意?

老道神神叨叨的,沐梓风不知道是否能相信其云山雾罩的真言,正思量间,他瞅见桌子上放着一张黄色符纸。他拾起来一看,上面写着:奉玄帝真武罡。

据说云台山的玄帝宫云台观,是真武大帝修炼成仙的福地,这符纸就是真武大帝的封印。沐梓风将符纸放入了裤子口袋,不管怎么说吧,算留作个纪念吧,毕竟是老道的谢意,总归是好意,的确却之不恭。

吃完了面条,沐梓风重振龙马精神,脚力强劲,赶起路行走如风。不过半个时辰,自己便赶回了长安城,回到家中取出了玉圭。

玉圭乃易碎之物,放在身上实在是不妥当。于是沐梓风翻出了父亲当年留下的皮包,小心翼翼地将玉圭塞进了里层,外面再用蓝包裹裹住,便急匆匆地赶到了四方街。

沐梓风自小就知道,四方街是长安城一块奇地。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四方街正如其名,四四方方,包罗万象。这里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古董文物交易市场。既有金石楼这样的百年老店,也有卷包袱的散客,摆着地摊把生意做了。

四方街鱼龙混杂,却又相安无事。大买卖有大买卖的无奈,小买卖有小买卖的活法。今天有可能发达了雄霸一方,明天又会落魄到街头摆摊卖艺。比如古董界的老杆子们也会眼被鹰啄的时候,错收了几件做旧的“水货”,有可能就赔个精光。

有些刚入行的新撸子,也有在万千水货中看到精品的时候,甚至低价收购,高价卖出,便赚了第一桶金,实现咸鱼翻身。

这样的事情在四方街每天都在上演。但是仍然有各色人等向这里挤来,因为这里的机会确实要多得多。

久而久之,四方街的生存法则越来越清晰了,就是不要阻挡别人发财的路,多给自己留条路。

看官一定以为四方街最出名是古董行,但恰恰不是如此。四方街最出名是典当行。

古董商店在四方街固然多如牛毛,但当铺就一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19号当铺,又号称万物典当行。

何为万物典当行,一般的当铺只能典当物品,这19号当铺只要掌柜拍板,什么都能当,也是典当行龙头店了。

沐梓风看了看手表,现在已经上午十点十分,是四方街最为热闹的时候。摆摊的,吆喝的,大店纷纷开张,小摊贩们也不甘示弱,将东西摆满了摊子。可谓车水马龙,最是繁华。

“我这东西,绝对是老的,您错过,可就可惜喽。”沐梓风从一个小摊上走过,一位衣着东瀛服装的老人正在把玩着一对小瓷瓶。

“你的这个是真的?”东瀛老人眼神似乎不太好,他凑近了仔细观看。

“哎,如假包换,这听说是从堂子里挖出来的,热乎着了。”摊主是个四十上下头顶瓜皮帽的中年男子,他卖力地向东瀛人兜售着。

沐梓风知道那东西十有**是做旧的水货,卖家们愿意卖给老外,因为他们出手阔绰,而且辨识能力不强,绝对好忽悠。

如果在别处,沐梓风看到有国人上当受骗,肯定会出手相助。但是在四方街,必须遵守这里的规则,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况且东瀛人多次侵略我国,抢走珍宝无数。这摊主卖些水货给他,也算是“不义之财,人可取之”。

所以沐梓风没有多事,只是将蓝包裹紧紧的拎在手里,他知道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他手里,四方街有钱人很多,小偷可也不少。

之前和贾胖子约好,在听风茶馆碰头。听风茶馆是四方街最大的茶馆,也是19号当铺吴老板经营的店铺。听风茶馆就在19号当铺隔壁。

听风茶馆里说书“不夜三”,名满长安。

长安城说书的,的确多如牛毛,但为何“不夜三”如此出名,甚至外地客人到西北经商也故意绕道来听他说书。

那是因为“不夜三”说书有三绝。

第一绝:消息“快”。“不夜三”能将长安城甚至大西北最新鲜的事情,拉出来吹拉弹唱点评一番。

第二绝:来得“真”。“不夜三”的消息听似荒诞不经,其实在坊间是很接近真实的消息,有时甚至比报纸还来得真。

第三绝:说得“长”。“不夜三”曾经连续说书三天三夜,除了吃喝拉撒,毫无间断,让听客追了三天三夜,过足了瘾,从此“不夜三”这个外号就传了出去。

沐梓风刚刚踏进听风茶馆,殷勤的店小二迎了上来。

“公子,您几位?”

“两位,来个靠近台子的座位。”

“好咧。”

店小二将沐梓风请到座位上,随后上了一壶碧螺春。刚刚自己忘了点茶,这店小二倒是机敏,给他来了壶这么贵的茶,看来口袋剩下的大洋都得交代了。

沐梓风想到包裹里有一块价值连城的玉圭,就不在乎这点小钱了,他只是略一弯腰,翘起了二郎腿的同时已经正襟危坐,蓝色包裹稳稳地放在自己腿上。

那坐姿颇有些沐家大少爷的样子。

茶馆的中央高高耸立一座戏台,戏台上一桌一椅一扇一杯茶一人,那人正是“不夜三”。

“不夜三”看起来不过30出头,生的尖嘴猴腮,颇为矮小,眼睛珠子直溜溜地转着。

“各位看官,各位看官,感谢赏脸,刚刚我说了大当家遮西北的传奇故事。可这遮西北再厉害,不过是个盗贼,他做的可是杀人越货的生意。而我们四方街做的可都是正经买卖,各位都是做良心生意的买卖人,和各位相比,遮西北完全不够格。”

“哎,这时候,有的看官可能会问,我们四方街才能挣多少钱?遮西北可是连村连庄连县城都劫掠的大盗贼。”

“不夜三”轻摇折扇,摸了摸八字胡,笑道:“各位看官千万别妄自菲薄,遮西北是用命换钱。而我们四方街曾经有人一句话换来千金,而后这千金又变成万金,这生意经是遮西北万难相比的。”

一句话换千金,‘不夜三’的火车跑得也太远了吧。沐梓风笑着摇了摇头,说书人多喜欢夸大其词,想不到“不夜三”也开始胡乱扯淡了。

“看官,你别笑我在扯淡。”“不夜三”仿佛看透了沐梓风心思一样:“接上回,我们就和各位聊聊四方街最划算一笔生意——一言当。”

那“不夜三”真是巧如舌簧,众听客纷纷拍案叫绝。

原来“不夜三”所言这个“一言当”发生在四方街19号当铺,那是20年前一个雨天,当铺来了一个神秘的当客。

那个当客戴着斗笠,身披黑色大氅,看不清脸庞,张口就要当1000大洋。

可伙计们问他是什么东西,值这么多钱?他却冷笑不说话,只让掌柜的来见,才肯说出来龙去脉。

19号当铺好歹也是长安十一家中的成员,老板吴自勇更是长安地区名商巨贾。要换作别人,伙计们早就将这个不识天高地厚的家伙,赶将出去了。可是那人腰间别着一把金色手枪,伙计们自然不敢怠慢,颇有些投鼠忌器,只得将掌柜吴自勇请了出来。

吴自勇见那人气宇不凡,便正色问他有何物可当,竟能值一千大洋。

那人“哈哈一笑”,走上前去,在吴自勇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话,吴自勇便脸色大变。

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吴自勇皱眉思虑了一会儿,便叫伙计立即取出1000大洋奉上。

更奇怪的是,那人拿了大洋,数都不数,也不发一声,旁若无人般从伙计们的惊诧的眼光中走出了当铺。

“各位看官,后来,伙计问吴老板这账如何记?吴老板则告诉他三个字。”

“哪三个字?”众人齐声问道。

“一言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