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灵异 > 生死寻人 > 6、 通往何处?

6、 通往何处?

书名:生死寻人 作者:旷海忘湖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2-03 12:01:59

随着我们的前进,但见正前方赫然塌陷下去,后面则显出了一个绿郁葱翠且一望无际的大坑。那情形蔚为壮观,我们看得惊呆,更是再不敢冒然向前。

咆哮的水声从我们前方靠左一点的地方传来,但见那里耸立着许多黑色的岩石,从山上冲刷下来的洪水汹涌地拍打在上面,泛起一团团白色水雾,随后便一股脑朝下坠去。

那时刻,虽然我们的视线受阻,不能看清全貌,但很明显,在我们的前方必是有一条瀑布存在的。

“瀑布?”领队吃惊地看着眼前一切,感觉甚为不可思议。

这时,那些驴友们也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虽然水声轰鸣,我听得有些模糊,但大体意思我还是听明白了。

原来,他们一致认为,这里的地形与地图上严重不符,这里根本就不应该有什么瀑布。还有人说,他从未听说过哪个瀑布的顶上还能生长着芦苇丛的。水势那么大,芦苇丛根本不可能顺利生长。

不过,那个眉目清秀的拿手机照相的小女生却给出了不同的意见。她说,这里或许本来只是一个山间断崖,崖边地势低洼,形成芦苇塘自然无可厚非。之所以现在变成了瀑布,完全是由于山洪骤至而成。

她的解释不无道理,很快就获得了众人的一致认同。我发现,这个小女生虽然年轻,但在队伍里似乎有很高的声望。

是如此,我们的情况却更加不妙:四条路,已经有三条都走不通!现在,唯有最后这一个方向了,如果那里还是没有路的话,我们很有可能会被困死在这里。

廖队长和那个领队稍事商量,很快决定朝我们的右边再去碰碰运气。没有办法,这瀑布之上地势险峻,根本无法久留。

众人只好裹紧衣服,夹好背包,再次出发。

此时,大雨终于有减弱的势头,我则早已浑身湿透,已经无所谓了。

往右边走不多时,我们就再次钻回了芦苇塘,芦苇塘的边缘地带果然地势较高,使得芦苇塘成为了一个封闭且独立的池塘。

而进入之后,我们很快发现这里的芦苇塘和原先有些不同,这里的水泛着难看的黑色,而且到处都是腐烂的味道。芦苇生长的也是参差不齐,有很多早已经枯萎腐烂,胡乱地倒在一边。

池塘中还生着许多青蛙癞蛤蟆之类的动物,而且,这些蛤蟆个头还不小,在我们脚边蹦来跳去的,叫人好生膈应。我则更担心这水里会不会有蚂蟥之类的恶心东西。

不过,驴友们却无所顾忌,踩在脏水中,甚至有人还很兴奋。

就这样,我们一脚深一脚浅地朝前走不多时,抬头一看,我们居然是再次回到了那高耸的峭壁之下。

这下崴泥了,看来,我们真的是被困在了这里,一边是山洪瀑布,另一边则都是高不可攀的陡峭山崖。

正在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队伍的最前边却传来领队兴奋的喊叫声。

众人赶忙朝前涌去。

此时,我们已然来到了那峭壁之下,芦苇塘里的芦苇早已变得稀疏。

待到我们来到峭壁脚下,登时就像打了一针兴奋剂似的。没想到,这山脚下居然出现了一条——石头台阶!

只见那些石头台阶上尽管布满青苔,不算规整,但显然是人工修建而成的。有台阶,就说明这附近有人,有人就说明我们有希望脱险。

见到台阶,领队二话没说,率先就沿着台阶向下而去,其他人随即跟上。

这条台阶全都是紧贴着崖壁修建而成的,一直绵延向下而去,谁也不知道它究竟通向何处?由于日久年深,台阶的很多地方已经磨得锃亮,非常湿滑,有的台阶则已经完全碎裂,形成一种由碎石堆积而成的斜坡,我们必须很小心地踏上去才行。

我们就这样小心翼翼地走了20多分钟的样子,那时候我们最起码应该下降了七八十米之深,可这台阶依然还是朝下延伸而去,似乎永无尽头一般。

队里有人耐不住了,边走边嘀咕:“不对啊?水往低处流,我们被洪水那么一冲,本来就应该被冲到了很低的地方才对,可是,怎么还会往下?”

其他人也连声附和:“是啊?咱们是不是走错了路?”

当时,我也是感觉很不对劲,这样一直绕下去,是不是会走到那瀑布的底下去?

不过,议论归议论,大家伙终究还是没有停步的。别管通向哪里,好歹前边还有条路在,总比困死在瀑布顶上要好得多。

谁知,这一次没走多久,我们很快又发现了新的情况。

没想到,就在我们身边的崖壁上居然出现了许多——洞窟。那些洞窟或大或小,或高或低,像一块块不规则的黑斑,散布在那陡峭而坚硬的岩石上。

陡然发现洞窟,每个人都为之兴奋,由于在大雨中淋得久了,又行了这许多路,每个人早就露出了疲态。

领队率先找了一个最近的山洞,带着大家走了进去。

从外边看,这洞口并不大,也就有一间瓦房差不多,谁知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宽敞得很,它居然和上面的许多小洞都是连通着的。

进入洞中,迎面扑来一股潮湿发霉的味道。味道不怎么样,但总算有了个能够避雨和落脚歇息的地方,大家伙儿甫一进来就先都找石头坐了下去。

岩洞宽敞得紧,越往里地势越高。领队和老廖没有闲着,他二人在洞穴中巡了一圈,很快就发现这个山洞里有许多人为的痕迹:比如洞顶上一圈圈的黑色石头,全都是有人生火熏出来的;还有一些石头缝中隐约可以见到有人丢落的烟头和塑料袋等物品。

最令人兴奋的是,他俩居然在山洞深处的高地上找到了一堆干柴。老廖说,那些柴火被压在几块大石头下面,很有可能是山里的猎人放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的。现在,刚好我们用来救急。

柴火堆好,打火机一点,火很快就生了起来。

其实,当时洞里的温度尽管不高,但也不至于冷的叫人受不了。真正冷的,是我们的内心。

不过,我跟别人不一样,早已是身心俱冷,湿漉漉的衣服黏在身上,那叫一个难受。

火生起来后,我第一个扑过去取暖。大家伙也看出我比较狼狈,便都没有跟我抢。那个照相的小姑娘还拿出一包饼干递给了我。我早已饿的难受,连声谢谢都没来得及说,就开始了狼吞虎咽。

融融的火光,带给了众人温暖,也鼓舞了大家的士气。早先的失落恐惧此刻也得到了缓和。交谈中,我又弄明白了这一帮驴友的一些情况。

原来,这些人都是一个户外群里的朋友,他们已经一起去过很多地方,都是不折不扣的老手。这一次来到大别山,队里面只有一个新人,就是那位拿手机拍照的小女生。

她的名字叫做绿瑶,是东南大学植物系的研究生,这一次进大别山,她除了户外探险以外,还在为自己编撰的一篇论文做实地考察研究。谁知,第一次进山就遇到这种糟糕的事情。

那个戴眼镜的人非常健谈,烤火的这功夫,几乎都是他在说话。他的名字叫做王山,从他的话中得知,他们昨晚也是因为扎营在了干枯的河道里,才被洪水冲过来的。他们这次进山的一共有12个人,7男5女,除了因心脏病死去的阿东,还有一男一女至今下落不明。

他们的领队叫做杨齐风,是他们从霍山县里雇来的。此人从事向导工作已经15年了。据说他曾经带领一帮人重走**路线,横穿过整个大别山山区。在火堆边,他一直重复着那水库崩塌引发山洪的论点,好为自己摘清责任。

其实,昨天晚上我吃的挺饱的,但人家给我的那盒饼干我连点沫沫都没剩下。我估计是我在水里挣扎的时候,消耗的能量太大了吧?

我拿着空空的饼干包装盒,一时间还不知该跟人家说点什么,便凑过去问人家:“你……既然叫绿瑶,难道你姓绿吗?”

小女生闻言噗嗤就笑了,说,她姓吕,叫吕绿瑶,朋友们叫绿瑶叫习惯了而已。

哦……我傻笑着连连点头,接下来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这时候,老廖跑过来问我,说咱们的背包什么的,都还在不在?

我则直接冲他做了个无奈的手势,忽然,我想起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我的乖乖,早先一直在忙着赶路,居然忘了自己还有正事呢!

我赶紧去翻身上的口袋,翻了好半天,终于翻出来那块有着袁斌讯号的木头。我将木头攥在手中,想看一下,那个袁斌的讯号到底还在不在,他是否还活着?

谁知,这一摸之下,我居然吓了好一大跳!

但见那木头上显现而出的绿色讯号,此时居然变得格外巨大,很明显已经离我非常之近!

我寻了一下方向,没想到,那讯号居然就是从我们所在的洞窟外面传过来的。

天啊!他居然来了!

我赶紧冲老廖一摆手,随即就从洞里非一般地窜了出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