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我全家跟着房车穿越了 > 第三百一十二章 造船

第三百一十二章 造船

书名:我全家跟着房车穿越了 作者:竹瓦七姑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13:19

在张晓珲眼前的是一艘搁浅在岸边的海船,还用巨大的木头支撑着防止滑进海里,船体还很新。

“曹大人,此船何故搁浅?”张晓珲问身边的一位三十多岁文士模样的男子。

他昨天就带着二十名突击队员来到了登州,准备就在这里坐船出海,顺便了解当下的造船工艺如何。

我国唐宋时代的造船工艺遥遥领先于同时代的地球上的其它文明,当时唐朝的每艘商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达波斯的港口,每艘船需要缴纳的停靠费用是别的国家的船只的五到五十倍,就是因为唐朝的商船体型巨大。

到了宋朝以后造船的工艺技术又更上一层楼,航海技术也得到了革新,比如一直沿用到现代的罗盘宋朝已经出现。

但是他们来到的这个时空没有宋朝,据他老爹说大概是唐朝后期到五代十国那段时间就不同于原来的时空了。

现在究竟是在什么纪年也不确定,所以张晓珲虽然对古代舰船的发展过程了如指掌,可大乾如今处于哪个阶段却是完全不清楚的,因此接了这个出差的任务后就趁机跟皇帝提出来要去造船厂看看。

皇帝那时正等着萧景烨把蒸汽机打制出来,听张晓珲刚好提到造船厂,当即就同意了,还特意让萧景烨给他准备盖有工部印章的信函,他可以参观大乾各个造船厂的任何工坊。

这位曹大人名叫曹文轩,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但是又从小喜欢造船行舟,因此进了工部就自请到了登州造船工场任监造职,也就是厂长的意思,因为不得不抽时间陪着张晓珲这毛头小子,心中十分不爽。

他不陪不行,因为这小子手上的信函盖有工部尚书的私印,不看僧面看佛面,他还想把造船工场扩大一半造更大的船呢!

“此船底部右侧不慎触礁,船板破了,须得更换,退潮后便可开工。”曹监造答道,心里吐槽,你一个就知道砍人脑袋的莽夫问这么多有何用,看个新鲜开个眼界就赶紧走人得了。

原来是这样。

这么说大乾也没有出现船坞,船坞是北宋一个类似眼前这位曹监造的官员设想出来的,当时在渭河边上造船,为了避免刚下水但是又没完工的船被水流冲走,就每艘船安排三户人家看着,一个造船厂每年都要征调上千户人家,耽误农时劳民伤财。

那位叫张平的官员也是个爱动脑子的,觉得这么下去不行,就让百姓在岸边挖了一个大坑,在坑里造船,造好后再开个口子引水入坑,船漂起来就可以轻松驶入河中了。

这就是最早的船坞。

现在这位“世界船坞之父”也不知道出生没有,搞不好都在战乱中没了。

但是船坞必须得有,在现代,船坞的建设水准几乎决定了一个船厂的造船水平,起码决定了制造的船只大小,比如某国的航母船坞被淹没后就直接失去了制造航母的能力。

张晓珲也清楚这位曹监造不耐烦应酬自己,不过他完全不介意,只看他黝黑的脸庞崭新的长衫和粗大的手指关节就能看得出来,这位是真正的实干派。

脸被晒得这么黑,这长衫显然是为了应酬自己才翻出来穿上的,粗大的手指关节说明他经常动手干活,以他的职位,本来只需要动口就行了。

“曹大人,这海水潮汐可是会打乱造船标尺?且如今天气仍是寒凉,工匠们趟水也容易受寒生病。”张晓珲微微笑着说道。

曹监造一愣,这还用你说。

“正是如此。”他答道,又一怔——

这小子竟然懂得潮汐会打乱标尺。

张晓珲顿了一下,特意放慢了语速说道:“若是在此处开挖一个大坑,”他的手随意指了一下,“在坑里造好船后再引水入坑,或是在坑里立横梁,把受损船只引入后……”

“再把水抽出!”曹文轩一把抓住张晓珲的手臂,眼睛闪闪发亮。

“妙计!妙计啊!哈哈哈,我这脑子真是糊涂,如何就想不出此计呢?张将军,幸亏你今日来了此地,哈哈哈……”

曹文轩又是兴奋又是鄙视他自己。

张晓珲微笑着没说话,心里想,别说你没想到了,在咱们国家用上船坞差不多五百年之后欧洲人才用上船坞呢,而欧洲人用上船坞后,造船工艺突飞猛进,大大提高了他们进行远距离航行的能力。

“走走走,张将军,咱们回屋斟酌斟酌这大坑该如何挖出来。”曹文轩攥住张晓珲的胳膊,带着他往一排低矮的石头房子走去,好像生怕他跑了,浑然忘记自己刚才还老大不耐烦。

这排石头房子应该就是曹监造的工作室,屋里摆设十分简陋,除了一张桌子几张椅子一个书架几乎就不再有旁的,桌面上摆满了图纸,一个小厮模样的青年男子在擦着灰土。

“老爷。”那小厮看到曹监造和张晓珲一起进屋,很是疑惑,毕竟自家老爷此前最是不喜以各种名义到工场转悠的人的。

“去,煮一壶好茶上来。”曹监造吩咐,自己手下不停地收拾乱糟糟的桌面,把一张空白纸张摆在张晓珲面前。

“张将军,我把那大坑画出来,咱俩一起斟酌斟酌如何做更合适。”曹文轩殷勤说道。

娘哎!真个是叫人不可貌相,随口一句话就拿出这么个点子,自己再跟他多聊聊没准还能多掏出点啥。

曹文轩坐下来拿起笔,很快就画出了一个大坑的轮廓出来。

张晓珲从自己随身带着的包里拿了两根铅笔给他,一根黑色一根蓝色:“曹大人试试这笔,画图更趁手些。”

曹文轩接过,试了一下果然方便,发现是一个木头里面嵌着墨芯,赞道:“此笔果然好使,张将军连一支笔都能做出如此巧思。”

“不是我做的。”张晓珲微笑说道,“挖大坑修船我也是听旁人提过,此类大坑名为船坞。”

他拿着铅笔在纸上写下了“船坞”二字。

“此坞字用得甚妙。”曹文轩毕竟是读书人,很快就领会了这个词的含义。

小厮送上了茶点,两人边画边聊,张晓珲不动声色地把

当前生产水平下可以达到的船坞的设计建造思路都传递给了曹文轩。

如果曹文轩可以全部实现,那他手中做出来的船坞比明朝可以造出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宝船船坞还先进得多,增加使用螺旋抽水泵、绞车、吊车、风力锯木机等,张晓珲还建议曹文轩进行标准化生产,这样就可以极大地降低造船成本。

曹文轩兴奋不已, 不时由衷赞道:“张将军见多识广,曹某自愧不如,可叹曹某日日在此,竟想不到这些法子。”

“我亦是自小喜欢琢磨造船行舟,便有意多读此类书籍罢了。”张晓珲谦虚道。

“张将军既喜欢造船,何不自请到此地,我二人协同,还怕造不出你方才所说的巨舟?”曹文轩目光灼灼。

“时机合适我会来的。”张晓珲微笑说道。

“方才所提的辅助装备,如那螺旋抽水泵,风车等,曹某仍需再多加请教,将军可否多住些日子再走?”曹文轩恳求道。

“自然可以,曹大人亦可试试把轮浆安装在船的水线以下船尾后部,试试把它变成螺旋桨驱动船只。”

张晓珲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大乾的造船带入螺旋桨驱动的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