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被压寨夫君带飞躺赢 > 第260章 陶舒晚的提议

第260章 陶舒晚的提议

书名:被压寨夫君带飞躺赢 作者:一羽霓裳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9:49

皇帝十分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而后起身走了几步,以此来掩饰自己的焦虑:“你也别怪朕,这如今海匪一事迫在眉睫,朕不能只顾着你的心情,朕也要为了那些百姓考虑,总之这件事,总要有一个人带兵去才行!”

陶舒晚看着一脸憔悴的皇帝,心中多少生出一点同情之心来,身为皇帝,他是没有亲人朋友可言的,他所走的每一步,都要为整个江山社稷所考虑,他虽然是万万人之上,可高处不胜寒,皇帝也有他的不得已……

“陛下,臣女想说的不是这个……”陶舒晚小心翼翼的开口。

随即在众人的注视中,她又缓缓开口:“臣女是来给陛下分忧的,臣女有一办法,或许可行,但臣女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陶舒晚说完,皇帝,陶子城,秦邺等几双眼睛纷纷都看向她,带着惊讶与些许怀疑。

这陶子城与秦邺还以为陶舒晚是来找皇帝干架的,亦或许是来违抗圣旨,一哭二闹三上吊,不让皇帝下令让二人去海上剿匪。

陶舒晚无视他们的惊讶神情,自顾自的说道:“回陛下,这朝中虽然没有擅长海上作战的军队,但却不代表民间有,只是若用这一法子,需要付出一些代价,就看陛下能让步多少利益了……”

听到陶舒晚带着隐喻的话,皇帝皱了皱眉,思索了一会,而后道:“你说的难道是漕帮?”

“陛下想的没有错,就是漕帮!” 陶舒晚肯定回答道。

漕帮因漕运而来,一直处于半灰色的尴尬地位。

俗话说,明规定者,处于庙堂之高,浅规定者,处于江湖之远。

本朝运河南粮北调,供应京师和边防,而最长与之打交道的,便是漕帮。

他们围绕着漕粮的征收和运输,生长出一套盘根错节的潜规则体系,也就是所有江湖人都清楚的,‘漕规’。

这些人在水上无往不利,凭借其严密的组织性与江湖义气,形成了运河沿岸地区的准军事化的黑社会组织。

哪怕是依靠水而生存的猖獗的水盗,也不敢长期与其抗衡。

陶舒晚见皇帝的神情忽明忽暗,便又道:“但是这个办法只能暂时拖几个月,若想从根本上解决海匪的事情,陛下还是需要训练海上巡逻与防御的部队才是。”

“漕帮不是普通的组织,若是没有相应的利益,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帮朝廷去抵抗海匪呢?”皇帝道。

毕竟漕帮多少是属于违背朝廷规矩的一大灰色组织,这么多年,若非有很多事情朝廷无法围剿他们 ,也不会让他们在运河这般猖獗。

陶舒晚道:“朝廷可用以海运的利润为诱惑,让漕帮帮朝廷办事……”

毕竟漕帮虽然历经百年之久,但他们最辉煌的时刻已经过去,如今这朝廷体系越来越完善,他们也不再同之前那样,生活的十分安全。

“朝廷并没有海运。”皇帝看了陶舒晚一眼,淡淡道。

陶舒晚笑了笑,而后道:“这也正是臣女要向陛下说的,创建海运一事。”

海运相比于漕运来说,海运的利端其实大于弊端。

但正因为人们对海有一定的恐惧性,所以才使得海运无法开展下去。

但海舟一载千石,可当河舟三,用卒大减。

且可利用海运,打破封闭之国的景象,同别国签署贸易往来,其中之利润,是所有人计算不到的。

陶舒晚想着当年在历史中所学,郑和七下西洋,拜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带回的别的国家的惜珍物品与文化,是不可比拟的。

皇帝听了陶舒晚所简单规划的海运一事后心中大喜,暗自赞叹陶舒晚有一众人才所没有的高瞻远瞩,实在是栋梁之才。

但大喜过后,皇帝又开始发愁起来:“虽然漕帮的人能帮忙拖几个月,但是水军也不是短短时间内能训练出来的,此法是不是过于捡漏,只能起到拖延时间的作用。”

若是漕帮人拖延完毕,水军依旧是一盘散沙,那到时候,海匪卷土重来,朝廷又如何抵御呢。

陶舒晚知道皇帝的顾虑,他所需要的是彻底将海匪击退,若是这般以肉相博,不过是徒生杀戮,根本没有震慑海匪的作用。

“陛下所言确是事实,臣女已经想到了办法,只是需要陛下给臣女一方空地。”陶舒晚看了一旁的如月一眼,淡淡道。

皇帝虽然不知道陶舒晚买的什么关子,但还是依照陶舒晚的要求,将她领到御花园的一处空地旁。

因是半夜,宫中并没有什么人,而陶舒晚也明确的要求,此物只能他们几人知晓,并不能为外人所知,所以皇帝将一众伺候的下人屏退至百米之外。

陶舒晚给了如月一个眼神后,便见如月从包袱中拿出一竹制的物甚,外头还有一芯子。

陶舒晚将这东西交给秦邺,让秦邺用火折子点着手里东西后迅速扔到远处的空地上,而后大家要迅速的捂住耳朵。

秦邺照着陶舒晚所将的步骤,将芯子点燃后迅速脱手扔出去。大家也学着陶舒晚的样子,快速的捂住自己的耳朵。

轰的一声爆炸声响起,几人十分震惊的望着那处空地,而今那处地面已经被炸的凹陷,正幽幽的冒着烟,散发出些许刺鼻的味道。

“这,这是什么?”皇帝呆愣了几秒,而后指着空地,问道。

陶舒晚面不红心不跳的回道:“前几日如月在炼药的时候,丹药炉突然爆炸,让臣女突然有了灵感而所做的东西。”

虽说陶舒晚的解释里带着一些欺骗的意味,但实际上,也确实是如月的丹药炉爆炸,让她想起了中国古代人们所发明出来的火药。

如月的丹药炉之所以爆炸,是因为她所炼制的丹药里面有硫磺和硝石,加上炉里的木炭,经过明火后,发生了爆炸。

而她所学的知识中,火药的三种原材料,便就是这三种。所以陶舒晚便将这三种原材料提取出来,加大了计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