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青川旧史 > 第八百一十五章 飓风

第八百一十五章 飓风

书名:青川旧史 作者:梁语澄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9:10

宁安动乱的消息传进锁宁时,阮雪音正在小院厨房里煎药。

这巷子偏僻,素来深寂,除她之外从无叩门声。而此刻她人在院中,阮仲在身旁,咚咚声却分明地传来,春日艳阳下格外惊心。

“我去看看。”阮仲正帮着添柴,便要起身。

被阮雪音按住,“你不方便见人。”

院中春花已绽,是一棵杏树,白瓣红蕊兀自盛大,衬其上碧空,宛若流霞。

当初阮仲是请戍卫给寻一棵橙花树来栽,自被千里报给了顾星朗。顾星朗回说栽什么花都可以就是不能栽橙花,戍卫方搬了株老杏树入院,两年了,每每春盛。

阮雪音一身湖水色走过树下,与花盖上青天相应,倏忽成画。然后至门边,却不开,压低声轻问:

“何事?”

那头声更低,阮仲立在厨房小窗边,一个字也听不见。

他只是看见她身势顿。

脸转回来时神情有异。

“怎么了?”

她走回厨房看药,阮仲等了会儿方问。

“我得回趟宁安。什么时候再过来给你施针,说不好。”阮雪音认真看他,“抱歉,原本该不间断用针,方见成效,兴许能愈。”

阮仲笑笑,“好事多磨。”

她回来之前,几百日囚禁光阴,病痛缠身,他是真的处在了崩溃边缘。

但人活着确只需一个盼头吧,尤其对他这种心志本坚的人。只要她出现,哪怕仅仅见一刻、一面,他也能因此出深渊,再坚持个一两年。

更况已经七日了。

一连七日,每日得见,相处亦长,他心满意足,生的斗志已经重燃。

“会的。我说过,会治好你。”阮雪音搓掉掌间药渣柴灰,迅速开始给药材分拨,嘱咐他煎服步骤及关窍。

每日她操持他都在旁边,其实早看会了。

但她要叮嘱,他便听着,认真点头,受用点滴关怀。

“看你这般,实在很想帮忙,虽不知何事,该不简单。”临行前终没忍住,道出心声。

“五哥只要一如那时言,丢开火种,再不捡拾,便是最大的帮助。也不枉费这两年辛苦祛毒。”

阮仲一怔,“是——”

“我先走了。”阮雪音不欲再说,“按时吃药。”

马车出锁宁,于界碑外被拦,是竞庭歌跳车上来,望一眼不见孩子们,诧道:

“就这么自己走了?”

“你回来得倒是时候。”

“我说阿岩和朝朝。宁安动乱,你却留她们独在锁宁?”

“难道要带她们去正在动乱的宁安?”

竞庭歌方坐下,“稳妥么?”

“皆是御用的高手护卫。且旧宫之中,关卡重重,绝对比去宁安稳妥。”阮雪音盯着她,“你倒肯回来。”

“我本是过来瞧孩子。”竞庭歌坦坦,“临时去棉州也只是帮你探阮墨兮虚实。”

“虚实几何?”

“当然为虚。那么个草包美人,你信她能操纵故国旧人造乱?若真是她,我不敢回来。”稍顿又道:

“或确只是那些伤兵战后作乱呢?你是否想多了?”

“宁安动乱之前我还会自省杯弓蛇影。此刻,却不能再自欺欺人。”阮雪音声沉如冬水,“你既是来瞧孩子的,不要跟我去宁安了,往旧宫吧。”

竞庭歌意外,“不怕我将阿岩带走?”

“带去哪儿,回苍梧找她父君?”

刚生产那会儿尚能悄悄排布,如今芳蔼郡主天下知,的确是不好办了。

“算你狠。”竞庭歌亦沉声,重掀帘子,“停车!”

两名侍卫被拨了护竞先生去旧宫。

“进了宫,无本宫旨意,别放她出去。”阮雪音在车内嘱咐。

“是。”

“盯紧低空和她们居住的福熙暖阁附近,若见粉羽流金鸟,无论去或来,射下来。”

车外二兵怔住。

“照最轻的法子射,叫它继续飞不了便可,然后搜,若有书信,用最快的马送去宁安,君上或本宫手里。”只听车内再道。

又顿片刻,“通常在左侧羽翼中。”

“是!”

车驾奔驰在崟东逐渐湿滑的官道上。锁宁昨夜雨,今日已晴,那积雨云却似一路南下,将余下四城及其周边郡镇全都笼罩在阴影里。

山雨欲来。

阮雪音脑中纷沓过近一年来注意过的所有细节。

“殿下。”却听早先小院门外递送密报那人的声音再起。

就在车窗边,伴着马蹄震响。

“长话短说。怎么闹起来的,你离开时,情形如何?”

那崟东世家浩荡开进宁安城,其家主已近六旬,出面的却是年过八旬的家主之母,一个老夫人。老夫人声言其重孙女三年前因族中纷争流落于外,上千日寻觅,到今春终得线索,就在宁安。

却始终没找到人,多番打探方知她曾入医药堂,也做了战后伤兵营护工,但去夏之后,再没人见过。

“她在何处说的这些?”

“府衙前。八旬老妇亲击登堂鼓,又是高门出身,直引得华斌大人携当时在府衙中的一众官员都现身。”

“君上不在?”

“在。”

却当然不可能为一串堂鼓声露面。

至少不会第一时间露面。

而府衙在宁安城中心,又兼天子驾临本就比平常热闹,必然围观者众。

“击鼓即算报案,那老妇希望官府帮忙,找到重孙女?”

“是。”

以华斌等人的场面功夫,迎人进府衙接下诉状,再作一番问询,至少能打发掉这一回合,不至于闹起来。

可车外顾星朗的暗卫正禀的,分明是暴乱发生的经过。

“然后围观者中有人说了些话?”

“是。周遭百姓愈多,议论声不绝,已经分辨不清谁在说什么。然后渐渐起说法,称两年来伤兵营中不断有女子遭迫害,皆被长官们弹压,至今失踪者,恐不止一个。”

人群中起这种言论,在那样场合,就必定会被立时传开,顷刻如沸。

“那世家老妇与其家中数人,包括华大人他们都在府衙门前,离人群稍远,此话被有模有样传过来时,俱是变色。”

“而世家又与寻常百姓不同,底气足,声势壮,闻听还有这种事,当即悲悯心大起,不仅要寻重孙女,还要为传言里失踪的女孩子们讨说法。”阮雪音淡声接。

“殿下明鉴。”一再被皇后接住关窍,暗卫感佩之余不敢耽搁,继续禀:

“那老夫人听闻重孙女恐遭迫害,人便有些站不住,被家人搀扶勉强定神,颤巍巍再次执槌击鼓,高声喊冤。”

如此画面,该当震撼,且能深激起围观者同情同理之心。

来得太快了。阮雪音闭眼一瞬,继续听。

百姓如潮往府衙前涌,已近正午,将主街围得水泄不通,河上船只亦乌压压靠过去,看热闹或造乱,有心的无心的,越发分不出,只有飓风将至前的烟尘在不断飘散,昭示即将开启的动乱。

官兵持械而来,却不能伤百姓,勉强维持秩序,华斌拼了一身气力反复道“不可信谣”、“必会查实”。

其声被迅速淹没,人群中喊叫推搡,也不知究竟在叫什么。然后老夫人的喊冤之声变成另一些内容:

昔崟国君主在位,设登闻鼓于朝堂外,有重大冤屈者可击鼓鸣响,直诉君王;

今君上就在宁安,府衙便是朝堂,百姓有冤,牵涉恐不止一桩命案,或还涉军中长官,竟然充耳不闻么?!

“君上出来了?”马蹄声车轱辘声飞溅在细雨浸润的泥泞中,阮雪音听到此处,心已高悬。

“君上出现了。却是从主街另一头,乘车而来。登堂鼓第一次响起时君上便自后门离开,一直在长街尽头默观。”

是顾星朗作派。

防着各种意外,又能表明一直不露面的缘由——根本不在府衙内。

“主君仪仗开道,百姓皆往两侧让。至府衙门前君上下车,人人跪拜,山呼万岁。老夫人被君上亲手扶起。”

顾星朗玉立民众前,言大祁自立国以来,对强抢、侵害女子者,从来严惩;到景弘一朝更是大兴女课,对女子之尊重爱护,日月可鉴;出了这样传言,当然要查,若为真,无论生死,都定要将那些女孩子们找出来,叫作恶之人以死谢罪。

可阿月浑子之死是有人知晓的。阮雪音这般想,果听暗卫继续道:

“这时候人群中便有喊声,称一月时有曾为护工的孤女染病身亡,如今看来,或非病故,而是遭了迫害。据说那姑娘,还是皇后殿下的学生。”

模糊的指名道姓。

明明白白的注意力引导。

是暗示这样亲近关系,皇后甚至君上很可能知情。

却选择了隐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