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青川旧史 > 第三百一十二章 二入寂照阁(中)

第三百一十二章 二入寂照阁(中)

书名:青川旧史 作者:梁语澄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9:10

宇文琤说过许多话。

所谓史载,记录的不过其言其行,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

那本册子里也记录了许多话。有些与正史相呼应,但更多不见于正史。所谓野史。

他说答案就在那本册子里。那么应该排除了与正史重复的部分。

依然剩下很多话。

都是日常话,此刻略忆一遍平平无奇。寂照阁这么了不得的地方,她实在想不出宇文琤能把日常说的什么话镌刻在墙上,设为谜面。

“是他说过的话吗?”

知晓谜底的人就在这里,那便直截了当问。总归他判定难度到自己这里已经降低,她不介意再多要些提示。结果要紧,时间最贵。

“自己想。”顾星朗答,事不关己。

阮雪音冷眼观他神情细微处。

恐怕是。

然而确定了这一点,也并没有降低此题难度。说过的话,那得是多少句?她清清楚楚记得那厚册上所有内容,全标记在识海里,终没法做到一字不差。

真要是某句话。如何准确将它们一个字一个字从大堆水书里挑出来?

她再看一眼顾星朗。这人当初莫不是抱着册子进来一句句对照试的?这么厚一册,每句话试一遍,两个时辰完工?

不可能。他也不会干这么蠢的事。

又去看那满墙鬼画符。

断断续续的句子,出自上百首诗词曲赋。按照一般排列组合规律,若不知机要而逐字逐句试,真可能要试一辈子。

前面两道门或同此理,所以世人才说,历代祁君开寂照阁,是一生开一道。

他一定是猜到了那句话。至少圈出了范围,试起来也容易。

什么话呢?

不会是长篇大论。一不符合宇文琤作派,二不符合出题人心理——

一个精彩的短句永远比洋洋洒洒的论述更有力,也更像谜底。

更重要的是,这句话没有被传错。

文字记载是会出错的。尤其谁说的什么话。执笔人记忆偏差又或笔误都可能导致传下来的字句与事实出入。

差一个字也是误。

但他说答案就在那本册子里。一个能准确打开寂照阁关卡的答案。说明是宇文琤原话。所以能被镌刻在黑曜石壁上。

很可能是一个极短的句子。就几个字。所以被记录得准确无误。

几个字的话也很多。她一句句想,在脑中依次排列,又举眸去看墙上那些诗词。

当真费劲。她尚未将水书掌握得炉火纯青,每看一个字都需将那些笔画重新梳理计算再确定。

最要命的是,有些句子是倒着写的。

从下往上写的。

比如“寂寞人间五百年”,按常规阅读习惯从上往下,看到的是“年百五间人寞寂”。

“这题障眼法太多。”直看得头晕目眩,阮雪音忍不住蹙眉。

“的确。”顾星朗应,双手抱臂倚在东南角,“但也不是全无机要可寻。”

有么?哪儿呢?她没问出口,知道问也白问,却听那家伙再开尊口:

“宇文琤这人玩世不恭,出其不意,方才你自己也说了,不会是什么正经字谜。哪怕在人人仰视的寂照阁。你就大着胆子往歪了想。”

往歪了想。

怎么歪?

时间流逝,已入丑时,她有些犯困,眼睛在四面漆黑幽青的石壁上游移,脑中不断重复顾星朗那两句话。

有机要。

不正经。

这些诗词曲赋。她立在空旷殿庭中央,清心静意,举目环顾。类型多,风格多,主题多,上百首,却不是一人一作。

总共摘取了大概四五十位作者的作品。其中几位尤其多。比如苏东坡,再如屈灵均。

满墙尽诗词。以苏东坡为首。

只有屈灵均的是辞赋。有些只半句,有些是整句,总共取自六篇,分布在东南西北四壁上。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天问》。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离骚》。

下堂兮生罗,芜蘼兮兰秋。这句是倒着写的。该是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九歌·少司命》。

子魂魄兮为鬼雄。《九歌·国殇》。上一句好像是身既死兮神以灵。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九歌·大司命》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九歌·湘夫人》

藏头么?她来回看这几句。

自古诗谜藏头多。她几乎条件反射去连第一个字。由北向东往南再至西,正好一圈。

天。老。秋。子。一。帝。

不成句法。

但哪几个字眼熟呢。她绞着脑汁。

心下忽动。

那册中所载宇文琤教那些鹦鹉说的话里,其中有一句,出现频率非常高。

就有“天”字。也有“子”字。有“老”。还有“一”。

不是吧。

她心道荒唐,复去看那六句话。如果是那句,如果为藏头,有两个字对不上。

“帝”,读音是对的,但不是这个字。“秋”,完全不相干。

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

等等。

人家分明倒着写的。是自己非要用正确顺序读。简单从上往下念,第一个字是“下”不是“秋”。

要的就是“下”。

那“帝”呢?

“时间到了。”她尚在犹豫,顾星朗开始下逐客令,“困死了,我是要早起的人。”他哈欠连天,转身往外走,“跟上。”

“等一下。”阮雪音开口,心一横,走向东北角上六芒星烛台,像上次那样,拔出了第三支柱笔。

当真奇特。那笔端羊毫又或狼毫,始终湿润,上次是,这次又是,却洁白无瑕,不像蘸了墨。

清水?

她来不及细想,顾星朗已经快走至第三道门前。

“直接往上描吗?”

“我怎么知道?”他不耐烦,唬着眼看她,该是真困了。

阮雪音不再犹豫,举步朝东面“老冉冉其将至兮”走去,抬手,沿着“老”字一笔一画描。

笔触落青金,那些颜彩更见深邃。一通鬼画符线条走完,阁中寂静无声。

阮雪音凝眸片刻。移步,又去西面“子魂魄兮为鬼雄”描“子”。

接下来描“天”,她写了几笔,方反应,这满壁的诗词从阁顶一路到地面,当初往至高处镌刻时,必定搭了梯子。

这六处屈灵均的辞赋却都在抬手能及的地方。

就像造谜者故意留给解谜者的提示。

她更添信心,接着描完了“下”,到“帝”,再到“一”。

水书的“一”字也只有一笔。

不过是竖着的。

她从上往下,一笔到底,眼见有如天堑的青金色再次深邃,忽听得寂静殿庭中轰鸣声起。

她转头去看北侧石壁。

缝隙自正当中裂开,与前面三道门一样,极规整,极平稳,一壁成两门,分别向左右移动。

寂照阁第四道门。

宇文琤的关卡。

开了。

妙书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