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青川旧史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故梦(二)

第一百一十三章 故梦(二)

书名:青川旧史 作者:梁语澄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9:10

崟国,永康八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个人都在过自己的日子。

日子是自己的,不同人的过法自然不尽相同。有些人安然,有些人焦虑,有些人捱过一日是一日,有些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竞原郡位于梓阳城边上,是崟东五城大区内相对穷僻的一个郡。梓阳距离锁宁城不远,马车按常规速度行驶,一天一夜也便到了。崟东富庶,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此所谓穷僻,也不过是相较于区域内其他城郡而言。竞原郡的风貌,朴素是朴素了些,但路有冻死骨的事情,也只发生在反常寒冷的冬季。

迄今为止,只有过一次。那是在永康四年十一月,崟东全境初雪。只是初雪,竟然连下了九天九夜,雪势之大,近百年不曾见,以至于家家户户闭门不出,无家可归者缺了施舍,亦无可避寒之处,到第十日雪停,就连锁宁城内较偏僻处也出现了尸骨。

暴雪亦冻坏了崟东境内大片的庄稼田地,是崟国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唯一一次天灾,也是崟君阮佋登基后的第一次。

国君自是头疼,费了好些功夫整顿安抚。但对于竞原郡的刘姓夫妇而言,庄稼冻坏了未必是坏事,尤其是女主人宋氏,她老早不情愿种地刨土看天吃饭了。

便借了些银两,在靠近驿道的位置开了间客栈。自永康五年春到永康七年,不到三年时间里夫妻俩还清了借债,还额外雇了两名小工。

永康七年夏天竞庭歌来时,那总共十间房的客栈已经有模有样,经营得十分有序。

那年她四岁。

是被谁、在怎样的场景下带到这里的,她完全没有印象。自对人生有记忆起她就住在那间仓库里,无论白天夜晚都黑乎乎的;白日里还能看见空气中旋转的灰尘,到夜晚就真的伸手不见五指。

仓库里堆满了各种杂物,总有奇怪的气味,随着堆放物品的变化而改变,但没有一日是好闻的。也因此,白天虽然要干一堆对她来说颇吃力的粗活儿,好歹不用呆在仓库里,也能看见东西,看见光。

这时候她觉得自己是活着的。

一个四岁小女孩对于活着有如此深刻的体验和认知,她一直觉得是小概率事件。她是这世上少部分不幸的小女孩之一。那些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仓库大门紧闭,但她还是睡不踏实。

一开始她害怕老鼠,总是竖着耳朵听那些“吱吱”声,判断它们的方位、与自己的距离,准备随时跳起来。渐渐她习惯了那些响动,又兼白日劳作,实在困倦,也便不管不顾睡了。总归什么也看不见,睁着眼睛害怕,闭眼亦是漆黑。

那么不如睡去。

后来她发现了那双时时胶在自己身上的眼睛。从清晨到傍晚,无论她在庭间踩着小凳子晾衣被,还是在厨房里添柴火,又或入夜时分回仓库的路上——

总有那么一双眼睛,突然出现在身后,以至于一天十二个时辰,她的后背永远是凉的。有时候她猛一回头,什么都没有,但冷汗已经濡湿了手心。

她再次睡不踏实了。漆黑一片又吱吱作响的夜里,哪怕风过吹动仓库木门的轻微声响,也会让她骤然惊醒,抱着灰白破旧的被子盯着根本看不见的门的方向,正襟危坐,一坐就是一夜。

再后来她整夜整夜不敢睡觉,就那么坐着,直到门缝间出现青灰色,那是破晓前的颜色。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不到五岁孩子的记忆。都说幼年记忆浅,但记忆深浅有时并不由年岁决定。如果那些记忆足够深刻,曾让你体会到活在人间的痛苦与恐惧,它们便将永远留在你的血液里,摧毁你,或者成就你。

其实她记不得这么详细。那间客栈,那个庭院的样子,或许都经过了记忆加工。但她记得一些片段,记得那间仓库留给她的感觉,她甚至坚信,有一日她再闻到那些味道,会立时辨认出来。

就像她会第一时间辨认出那双猥琐闪烁的眼睛。

她也记得那种伸手不见五指的黑,黑得仿佛世界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去到蓬溪山之后,她没办法熄灭蜡烛睡觉;阮雪音用了整整三年时间,才适应那支从深夜燃至破晓的蜡烛。

后者为此很气恼了一阵子,几次提出要去老师房里睡,因为她睡眠也不好,需要相对的黑暗和绝对的安静。

自然被惢姬拒绝了。她无计可施,只好迁就这位其实比自己大一个月的师妹。

但竞庭歌究竟比阮雪音大还是小,大小几个月,没人知道。她是孤儿,生辰未知;宋氏不知,老师就更不知。对于她年纪的判断,完全是根据经验,根据她的身体发育特征。

“所以十月初三这个日子,只是名义上我的生辰。”

夜凉如水。好在他们都有斗篷,各自盖在身上,也不觉得冷。

竞庭歌望着起伏山峦上那些比星光要温暖的灯火,声音有些不真实:

“你为了一个根本不是我生辰的日子,大动干戈,闹得大半个青川猜测议论,对国人也没有合理交代,”她转脸看向他,“不是明君所为。”

慕容峋还陷在那些影影绰绰并不清晰的记忆片段里。只是一些不准确的画面,他还是听得心脑发堵,右手拳头渐渐握起。

“那间客栈,如今还在吗?”

他没有看她,也望着漫山遍野的灯火,语声凛然。

竞庭歌摇头,“我不知道。此后十年,我们甚少下山,更不会刻意绕去竞原郡。再后来我到了苍梧,便离得更远。算起来,那对夫妇现在也该有五六十岁了,是否还在人世也未可知。”

“你在那里,生活了多久?”

他终于转头看她,目光里有许多怜惜。相识相处近五年,他只东拼西凑地知道她是孤儿,自幼怕黑,去蓬溪山前受过些苦,生辰是十月初三。像山灯火这一出,他还不是蔚君时便开始筹划,有朝一日,他要在蔚国最宏伟最广为人知的地方为她点亮灯火,绵延数千里的灯火。

在她的生辰日。

他登基是前年冬天,十月初三已过。所以第一次像山灯火亮是去年今日。她自然发了不小的脾气,比今日反应要大得多。

但这个故事,关于她幼年那些片段,他到今夜才第一次听。许是因为时间对,气氛对;但或者其实,什么也不因为。

每件事到了该发生的时候,就一定会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