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颜控的快穿攻略 > 第二百六十九章 纨绔王爷不容易

第二百六十九章 纨绔王爷不容易

书名:颜控的快穿攻略 作者:琪琪不吃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8:28

水月阁中,李琰居中坐着,嘴角含着丝浅笑,我则侧坐在一旁,默然打量二人。

花袭人整了整衣服,郑重地向李琰行了个大礼,“见过少爷,少爷万福。”

李琰上前一步,右手轻抬,将花袭人扶起,笑道:“姑姑不必如此,多年不见,姑姑依旧是光彩照人。”

花袭人直起身子,掩嘴而笑,“岁月不饶人,姑姑老了,可比不了那些青春少艾,少爷倒是越发的英姿勃勃了,难怪…………。”

她话未说完,便停住不语,微侧过头来,笑睨着我,“这位小……公子不知如何称呼?”

被她猝不及防地问起,我忙站起身,端正身子,“咳,咳,咳”轻咳几声,一面向她合手做揖,一面硬扯着喉咙装男声道:“在下上官…………”

“上官”两字刚出口,我有些语塞,该给自己起个什么样的男子名字呢?想了好一会,才从口中嘣出一个“云”,又重复一遍道:“在下上官云。”

花袭人听我报完姓名,抿嘴笑了起来,李琰眼中也溢出了几分笑意。花袭人张了张口,似乎还想要问,未及开口,就听李琰在一旁截口道:“姑姑阅人无数,还能瞒得过您的眼睛?就不要戏耍她了。”说着,扭过头笑看着我。

花袭人笑点了点头,我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早就露了底细,亏自己还演得那么认真,我干笑几声,向花袭人俯了俯身子,道:“小女子上官芸儿,让坊主见笑了。”

花袭人招呼我们坐下,又吩咐伙计上茶,三人边饮边聊。

她细细打量了会我,道:“上官姑娘姿容秀丽,气质不凡,倒不像是小门小户家的姑娘,如不嫌弃奴家身份低微,大可跟着少爷叫我一声姑姑。”

我颔首道:“姑姑说哪里的话,您在城中八面玲珑,可是个风云人物,小女子不过是李将军的侍女,怎敢嫌弃姑姑。”

花袭人略带丝赞赏地朝我轻点了点头,扭过头望向李琰,问:“老爷和夫人的身体可好?来长安这些年,虽近在咫尺,但奈何碍于身份,一直未能亲去拜望,真是愧对老爷夫人的养育之恩。”说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凄然,愧疚之意溢于言表。

李琰安慰道:“父亲和母亲一切安好,姑姑的一片苦心,他们都明白,您不必自责。”

花袭人轻轻转着杯子,低头若有所思了一会,道:“前些日子坊间传闻皇上擢任老爷为刑部尚书,实封食邑四百户。起初,姑姑还有些不信,后来着人去核实了一下,确有此事。唉!老爷为大唐戎马半生,功勋卓著,如今新皇登基没多久,便将老爷明升暗降,卸了兵权,只挂了个刑部尚书的虚衔,赋闲隐居。而侯君集,程知节等人却是加官进爵,不但封了国公,还升迁了大将军。这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只因老爷并非秦府旧将,皇上厚此薄彼,真为老爷抱不平。”

李琰道:“侯、程两位大将军于玄武门前立下大功,皇上厚赐他们也是理所应当。父亲生性寡淡,并不看重这些,况且交出兵权是父亲主动提出的,去年玄武门之变时,当今皇上还只是秦王,曾派人求助于时任灵州道行军总管的父亲,可父亲并不想卷入他与隐太子之间的争斗,遂一直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皇上虽非心胸狭隘之人,但帝王心术深不可测,父亲选择急流勇退,也算是明哲保身之举。”

花袭人轻叹道:“果真是伴君如伴虎,难怪舅老爷这几年也经常去信劝老爷索性辞了官职,一起远遁山林。”

“辞官?只怕父亲认为还未到时候。”

李琰饮了口茶,问:“提起舅父,姑姑可知道他现在的行踪?前几日我遣玉爪儿前去探查舅父的行踪,却未有结果,只知道刚刚离了龟兹。姑姑一半通着朝廷,一半踩着江湖,耳目众多,可有舅父的消息?”

花袭人道:“舅老爷近些年如闲云野鹤,游历四海,到处搜罗奇珍异宝,行踪是越发的飘忽了。本来我也没有他老人家的消息,不过前几日他遣鹰送来了一封书信,说是龟兹战乱骤起,大漠中很不太平,让我通知在长安的各个管事,往西域运送货物时要多派人手,他不日就会来长安,只是未提确切日子。”

龟兹战乱?我一听,脑中立时联想到龟兹舞娘,难怪长安街市会有大量能歌善舞的胡姬涌入,大概都是从龟兹逃难过来的歌舞姬。

龟兹的歌舞姬,据说她们最开始是集体被训练的,那些别具风情的胡姬最先都是在龟兹集中,一起学习比媚惑人心还要深沉点儿的东西。她们的妆不点而浓,身上凝结着复杂的文化风情。弹拨乐器摆弄姿势上,她们深受天竺佛教歌舞的影响,举手投足都是伎乐飞天的造型。眉目深邃,唇色檀红,又掩饰不住醒目的胡女容貌,印象因此而深刻,美丽又奇异,令人一见难忘。

我想了一会,在一旁插话道:“昨日我见长安街市上聚着不少能歌善舞的龟兹歌舞姬,她们都是歌舞的天才,现下却衣衫褴褛,甚是可怜,姑姑既然开的是歌舞坊,可有想过将她们招揽进来?既能积德行善,又可为歌舞坊增色添彩,一举两得。”

花袭人正与李琰说着话,闻言,转头笑望着我,“上官姑娘心思机敏,姑姑也正有此意,只不过聘用胡姬要得到官府的批准文书,我已着人去打点了,等文书一到,我便派人去招揽。只是胡姬人数众多,花袭人也只能从中挑选最有天分的歌舞艺人留用,至于其他的人,我会想办法将她们安置到长安的各个酒肆中,至少让她们有个栖身之所,不至流落街头。”

我心中暖暖,一时间充满了对眼前这位女子的敬重,郑重其事地向她行了个礼,“姑姑宅心仁厚,芸儿万分感佩。”

她淡然一笑,颇有些伤感地说:“同为女子,她们的处境我自能体会,我也曾孤苦无依,流落江湖,若不是老爷和夫人好心将我收留,只怕早已沦落风尘,或者客死异乡了,哪有如今的快活自在。”

稍缓过情绪,她望着李琰道:“少爷自从军之后便深居简出,平日里也只是与我们书信来往,今日为何会亲自来找姑姑?”

李琰稍加思索,道:“今日来找花姑姑缘由有二,一是想请姑姑帮忙打探赵德言这个人,二是方才在西市遇到些小麻烦,芸儿姑娘受了些伤,不太方便请大夫,想到姑姑曾与罗林叟学过些医术,所以特来请您帮着看看。”刚才一直留心听他与花袭人说话,还不觉得有什么不适,现在听他一提,忽然觉着腿上隐隐作痛,胳膊上像是撒了层胡椒面一样,火辣辣的烫着。

花袭人起身走到我跟前,轻轻握起我的左手,将手搭在我的脉上,屏息静气,目光凝在我脸上,过了一会,又将我的右手握起,依旧是默然把脉,片刻后,她嘴角微微翘起,溢出几丝笑意,道:“没什么大碍,只是受了些惊吓,等会让人去抓付凝神静气的药,喝了静养两日就好。”

我轻一颔首,“多谢姑姑。“

她又问:“上官姑娘,可还有哪里感到不适?”

我看了眼李琰,轻声回道:“胳膊上有些烧烫,腿上有些隐隐作痛。”

花袭人笑点点头,回身对李琰道:“请少爷移步水月阁外,我为芸儿姑娘宽衣查看下伤势。”

李琰听了,起身微一点头,“有劳姑姑。”提步而出,顺势将门掩上了

脱了大氅,除去衣袍,花袭人半蹲着身子,仔细端详着我的伤处,“手腕、背部、腿上有些淤青,没什么大碍,手臂的伤有些严重,看样子是被利物划伤的,血印子长且深,若是男子倒也无妨,女子的话处理不好,恐会留下不小的疤痕,会很难看。”

我不禁眉头微蹙,发愁地问:“那该如何是好?”

花袭人抬头笑看着我,道:“若换了别人或许没什么好办法,不过姑姑的歌舞坊吃得就是脸面上的饭,平日里姑娘们排舞难免磕磕绊绊,伤了皮肉,都是我打理的伤口。我这有一方,以羊脂和丹参入药,外敷内服,稍加调理,保准姑娘依旧肌肤如雪,弹指欲破。”

我闻言,安心了许多,笑着一俯身子,道:“那就有劳姑姑费心了。”

察看完伤势,我自顾穿好了衣袍,刚系好革带,就听花袭人啧啧道:“袍子怎被扯成了这般模样,还少了个袖子,黄花闺女露个手臂可不好,本想给姑娘换身衣服的,怎奈我歌舞坊中的衣服都不太适合你穿。”

我理了理衣袍,笑着道:“无妨的,还有件大氅可遮挡。”

她斜瞅了眼放在一旁的大氅,顺手拿起展开翻来覆去打量了一会,略带玩味地说:“看这件大氅的身量,像是少爷之物。”

我点点头,“姑姑慧眼如炬,什么都瞒不过你。”

花袭人呵呵一笑,将大氅为我披好,有意无意地说:“少爷待姑娘还真是不一般。”

我微一怔,笑回道:“将军为人和善,待人都是极好的。”

花袭人瞟了我一眼,笑摇着头,“你不了解他,少爷不仅在兵法韬略上尽得老爷真传,就连为人处事上也与老爷无二,最是谨慎小心。我与他虽同在长安,但平日从不走动,你可知道为何?”我目注着花袭人,轻摇了摇头。

“避嫌!姑娘有所不知,我家舅老爷的生意做得很大,遍及中原及西域各国。光是长安城中,除去红楼娼馆舅老爷不屑插手以外,从珠宝古玩到茶楼酒肆,包括我这个歌舞坊在内,就有近一半的营生都是舅老爷的产业,要维持如此庞大的产业运作,手下自然聚着一大批身怀绝技的能人异士,势力之大可想而知。”

她略顿了下,踱了几步,继续道:“在朝廷为官,特别是手握兵权的将领,最忌讳的,一是结党,再来就是养士,若与江湖人士过从甚密,难免不被当今皇上猜忌,所以舅老爷严禁我们私下与老爷和少爷接触,怕的就是惹了皇上的疑心。毕竟前车之鉴,当初皇上设置文学馆,广招天下名士,而且招揽了一大批本领高强的能人异士,如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等都是后来玄武门之变时的急先锋,皇上就是靠着这帮人才拿下的江山,你说如今他能不防着吗?”

我闻她此言,霎那间恍然大悟,难怪李琰平日里总是深居简出,府上也是门可罗雀,他这是要明哲保身哪!

我想了一会,笑对花袭人道:“姑姑为何要将底细透露给我?毕竟只是初次见面,难道不怕我泄露出去吗?”

花袭人轻笑一声,摇摇头,“少爷不顾避嫌,将你带来花袭人疗伤,足见他很重视你,能被他看重的人,姑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他重视我吗?”我反问自己,默然而立,脑中不断浮现一些与李琰有关的场景,手中不由自主地紧攥着大氅,会心一笑,可能吧!

正独自傻笑,听花袭人在一旁道:“姑姑没什么别的本事,但看人可是一看一个准,姑娘可是看上我家少爷了?”

我身子一僵,笑意立时凝固在脸上,半天没有吭声,心里强迫自己要说“没有”,可支吾半天,“没有”两字始终吐不出口,最后只能默默地站着。

花袭人上前来轻抚着我的脸庞,柔声道:“方才看你偶尔望向少爷的眼神迷离,眸子却特别的清亮,我本来还有些拿不准,只是随口拿话试你,却果然如我所料,只是为何你眼底如此惆怅?”

惆怅?!没错,我心底有太多的顾虑,有些甚至已经成了我心里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我希望我心爱的男人只属于我一个人,我不想别人跟我分享他的爱,但是大唐的男子只要稍有些权势的,哪个不是左拥右抱,三妻四妾。李琰虽对我不错,可我却始终看不透他心中所想,况且他已有了未婚妻,我现在插一脚进去算是什么呢?将心比心,没有哪个女人会心甘情愿地跟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既然我无法接受,那邱家小姐自然也是如此。我现在能做的,只是默默地将这个秘密藏在心底,或许有一日我能忘记他,或许…………

我苦笑着摇头,神色有些凄哀地看着花袭人,“求姑姑千万不要告诉他,我不想让他知道,我…………”我停住不语,刚要出口的话被我硬生吞了回去。

花袭人轻叹一声,略带无奈地说:“罢了,你若不想说,我也不强迫你,但姑姑是过来人,有些话还是想提醒你,少爷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他是世间难得的好男儿,虽不知道你心中忧虑的是什么,但你若因此错过了,将来必定会追悔莫及,有时候女人的幸福是要自己争取的。”

花袭人的话让我心乱如麻,脑袋木木,心中只不断重复地想着,错过了,就真的没有了!错过了,就真的没有了!…………

正木然而立,听到门外有人轻敲了几下门,花袭人随口问道:“何事?”

随即门外响起伙计的声音:“坊主,有位公子想见见您。”

“转告那位公子,歌舞坊还未到营业时间,请他过会再来。”

“小的就是这么说的,可那位公子根本听不进去,小的怕他有些来头,所以也不敢得罪,特来向坊主讨个主意。”

花袭人低头想了想,道:“请那位公子入大厅就坐,我随后就来。”伙计应了一声,匆忙快步离去。

穿戴妥当,我随着花袭人出了水月阁,李琰正扶着栏杆垂目端详着楼下,听到我们出来,他收回视线,扭过头向花袭人问道:“芸儿伤势如何?”

花袭人道:“少爷放心,姑娘的伤没什么大碍,我稍后开个方子,回去静养几日就可痊愈,只是她手臂的伤短期内不能碰水。”

李琰看了眼我的手臂,点了点头,“有劳姑姑费心。”说着,又将目光投向楼下大厅。

我与花袭人也上前几步,走到栏杆边,顺着他的视线向下望去,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落在大厅中那位公子的身上。

此人一袭竹青长袍,五官端正,面容清秀,风骨神采与众不同,颇有些仙风道骨。他面带微笑,半仰着头与我们相视而望,笑容虽有些慵懒,但眼光敏锐,似能看透人心。

打量半晌,他将目光停在花袭人身上,拱手作揖道:“这位想必就是花袭人,花老板,在下李淳风,久慕花老板大名,今日冒昧造访,还请见谅。”

花袭人远远朝他还了一礼。

“原来他就是李淳风。”李琰在一旁喃喃自语。

花袭人闻声望向李琰,“少爷认识此人?”

李琰摇头道:“我与他素未蒙面,只是听旁人提起过他,此人自幼博涉群书,精通天文、地理、道术、阴阳之学,是个奇人。”

花袭人轻“哦”一声,移回视线,道:“少爷先回避一下,我去会会他。”说着,转身欲下楼,李琰伸手拦住她,“请姑姑引他至水月阁一叙,我想亲会此人。”

花袭人轻一颔首,下楼而去,我与李琰转身进了水月阁。

不一会儿,门外传来几声清朗笑声,李淳风一面与花袭人说笑,一面推门而入。

花袭人将门掩上,回身笑着对李琰介绍道:“这位李公子的师傅是大名鼎鼎的‘神相’袁天罡,与舅老爷是故交,今日受袁先生之托前来捎信与舅老爷。”

李琰口称“久仰”,起身向李淳风拱手作了一揖,微微笑着请他入座,他倒也不客气,随意合手还了一礼,自顾寻了张凳子坐下。

几盏茶过后,李淳风与李琰逐渐热络起来,显得很是投缘。

两人都是饱学之士,一个洒脱不羁,一个温和随性,都不是拘泥于世俗成见的人,所聊的话题也涵盖古今,包罗万有。从中原趣闻说到海外轶事,从诸子百家谈到神仙方术,从古今贤臣聊到为将之道。最后都不约而同的认为,古之名将如韩信、周亚夫、贺若弼者虽战功显赫,却不得善终,非真智者。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功高盖主,祸必降之,为将者,对敌时应锐意进取,功成时应急流勇退,要有甘于受屈的大度,不与争功的胸怀,才能细水长流,固守晚节,如此方可谓真豪杰。而二人归结起来,正如了老子在《道德经》所言,“守柔”、“居后不争”、“寡欲”方为明哲保身之道………………

老子强调“守柔”,要求人清虚自守,勿刚强好胜,否则不得善终。

他又认为人应有“居后不争”、“不敢为天下先”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之理,莫自恃聪明,锋芒太露,应抱持以退为进的处世态度,从而达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

最后,老子谓人应“寡欲”,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之心,则贪念自生,故老子要求人应“无欲”、“去欲”,所谓“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

于生活起居,待人处事应“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达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境界。

两人侃侃而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我则在一旁默看着李琰,他口若悬河,酣畅淋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独到深刻,别有机抒,神态如此专注,看得我有些忘神。

“守柔”、“居后不争”、“寡欲”,这是当初他赠给我的几个字,当时还有些不明就理,今日听到二人娓娓道来,才明白他其中的苦心。

我自到了飞骑营,毛毛躁躁地性子虽有所改善,但仍有些任性妄为,还好为人出头,这些都是营中大忌,而我现在仍能平安无事,甚至被人高看一眼,一则托了侯承远的照应,二是仗了李琰的势。但我心中明白,他们的庇护只能保我一时,将来是否能安然一世,全看自己能否修身养性,做到谨言慎行了。

正暗自想着,听李琰一声轻叹,“李先生才华横溢,乃当世奇才,为何甘居太史局将仕郎这样一个从九品的小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