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带着房子穿古代 > 第262章 如果考不上,那您…

第262章 如果考不上,那您…

书名:带着房子穿古代 作者:妙龄童ann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7:15

宋念在席间喝了些酒,但不算多,最起码思维还是在线的,他略一思索,就知道妻子说得是今天头一次见的侄儿媳妇,难免有些好奇地问道:

“怎么?你觉得绍哥儿媳妇性子不好?还是品行不好?”

沈氏无语地看了他一眼,先不说她一个做表婶母的,见了一面就说晚辈品性不好未免太武断,就说姑母吧,她那么精的人,亲自给孙子挑的媳妇,怎么会有那么大的问题?

陈氏例外,陈氏是被爱冲昏头脑的王琦自己挑的,宋姑母当年是不乐意的。如今看来,她的眼光的确毒辣。

“谁是说哪里是不好,简直是太好了。又善于忍耐,又为人聪慧。这么好的儿媳妇,表嫂有得受了。”

宋念自觉自己已经是个够家长里短的男人了,毕竟他那些朋友们,可不会像他这样不是调节婆媳矛盾,就是关注孩子们吃穿住行的。

可,他在内宅事物上的思想高度,却还是不如沈氏这么一针见血,最起码他目前只有一个想法:

儿媳妇善于忍耐,就不会和婆婆因为小事而闹矛盾。而儿媳妇聪慧,就不会不管不顾地做出不孝公婆的行为。

这不是很好嘛,怎么会说这样的儿媳妇是对陈氏的考验呢?

难不成选个蛮不讲理且不孝顺的儿媳妇更好?

沈氏只能为不开窍的丈夫解释:

“就是太好了,以二表嫂的性子,反而容易得寸进尺。”

沈淑珍这样的儿媳妇,换了李氏这种聪明人,或者说最起码知道权衡利弊的婆婆,的确是难得的福气。

可陈氏不行。

沈氏几乎可以预想到,宋姑母选了这样一个孙媳妇的用意:

陈氏下半辈子是儿孙绕膝,还是众叛亲离,是过得好还是过不好,选择权已经放在她自己手里了。

陈氏如果学了个乖,日后好好过日子。那这个儿媳妇就是能让她老有所依、和和满满。

可是她如果继续做妖,在这样善于忍耐又聪慧的儿媳妇面前,她就会显得越发面目可憎。

王琦和王绍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自然能明辨谁对谁错,就是他们看不出来,沈淑珍被陈氏惹急了之后,也会让公公和丈夫看到她的委屈。

到那时候,以沈淑珍的聪慧,即使不会真的不孝顺陈氏,但也能让她除了好吃好喝好穿外,一无所有。

宋念没想到还有这样一层考量,嘴里嘟囔着:

“你们女人,想得可真够多啊”

不过他不愿意承认姑母在孙子的婚事上都要算计儿媳妇。只能说:

“那这也怪不得旁人了,姑姑是给表嫂了一个机会,可他能不能抓住就看自己了。”

沈氏点头,这么说倒也没有错。日子是自己过的。陈氏对儿媳妇好,下半辈子自然顺顺当当地做老太太,对人家不好,也不怪人家耍心机对付她了。

沈氏自己也是有儿子的,如今想到陈氏可能有的下场,即使并不同情,也有些物伤其类,感慨道:

“可见,不聋不哑,不做家翁。日后等咱们策哥儿和箴哥儿成婚了,我们可不能薄待儿媳妇,省得家里乌烟瘴气的。”

宋念感触没有妻子沈,毕竟他还励志冲击科考呢,哪会承认自己再要不了两年也是做祖父的年龄呢?

他劝道:

“你快别想的那么多了,咱们家儿子今年才多大啊?我又不预备他们早早成婚,怎么不得考个秀才出来才好谈论婚事。”

沈氏忍不住翻白眼,大儿子十几二十岁的时候考中秀才,还有可能,但小儿子嘛……

别以为沈氏不知道,宋箴其实还在偷偷摸摸写着话本子呢,只不过她这当娘的,看他每次旬考的成绩都在中上等,想着养孩子也不能把孩子逼的急,否则得不偿失,这才没有拆穿他。

但对于他的期望,到底是没有对大儿子那么大。

好在小儿子嘛,沈氏不免像这个时代所有父母一样,总觉得小儿子不用像大儿子那么努力也可以。

宋念听妻子说了一晚上的儿女经,从一开始兴致勃勃地加入讨论,到敷衍地嗯嗯啊啊,最后直接晕晕乎乎地就睡了过去。

因为喝了酒又睡得晚,他还很酣畅淋漓地打了一晚呼噜。

沈氏被气得恨不得把他推醒。

宋念平日是不打呼噜的,也没有磨牙放屁之类的习惯,让沈氏这种浅眠的人能踏实睡觉。

就是偶尔累到了打个呼噜,声音也不大,沈氏忍一忍就过去了。

但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宋念打呼噜的声音越来越大了,沈氏没法子,只能下床穿鞋,然后去西厢的榻上睡觉。

第二日,宋念精神焕发地要去走亲访友,沈氏则一脸怨念地看着丈夫,眼下青黑。

宋老太太看在眼里,心下哼了一声,这没羞没臊的两口子,回黎阳县这么多事要做呢,他俩还这么分不清轻重缓急。

宋念也不知道自家老娘人老心不老,这把年纪了还这么贵发散思维,他只觉得昨日睡得特别好,吃过早饭,就踱着步子去自家的铺子挨个巡视了一番。

要说,这人的能力,也是能锻炼出来的,像田家兄弟吧,他们最开始觉得自己管点佃农,侍弄个庄稼,已经不错了。

所以刚刚替宋念管铺子的时候,真的是兢兢业业恨不得一日三趟地去问宋念该怎么管理。

等宋念一家去了府城,田家兄弟只能赶鸭子上架自己做决定了,倒也做得不坏,就宋念来看,如今店里产品的样式,已经比之前增加了不少,店里的伙计服务也热情。

宋念微服私访地挨个去买了点东西,然后才找到田富,拿了几个店的账本大致看了看,又把他几个月后要去京城的事说了一下。

田富又惊又喜,归根到底还是喜更多些,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他就是啊。

甚至他们家也是啊。

虽说宋念已经是举人老爷了,田富也一直以表弟自豪,但去京城考试,考进士,还是让田富有种不真实感。

送走宋念后,他呆坐了一会儿,连忙把铺子托付给信任的伙计,一溜烟地蹭了乡亲们的牛车回了田家村。

在路上,田富带着一种又想炫耀、又要装低调的凡尔赛语气,对赶车的同村老汉说:

“嗨呀,牛二叔,你可快着些吧,我表弟过段日子就要去京里考举人了,我得赶快回去和我爹娘他们说一声,得给我表弟准备些干粮银钱,让他能顺顺利利地去京城啊。”

“真的假的?”

“你那个做举人老爷的表弟?”

“这可不是你们一家的事儿啊,得回去和咱们族长说,我们也得表示表示。”

“对对对,这是咱们田家村的大事。”

车上挤挤挨挨地坐着的,都是田家村的大娘大爷们,其中不少都是姓田、或者嫁到姓田的人家,不然就是田家人的姻亲故旧。

总而言之,非要攀交情的话,人人都是宋念的亲戚,大光是沾不了了,日后给自家儿女张罗亲事的时候,好歹能说一句:

“你晓得咱们县出的那个宋进士不,她娘是我嫂子的姐夫的老丈人的亲舅舅的内甥的闺女呢,当年他进京赶考,我还给他做了一锅馍馍呢”

不仅仅是田家村,就是在黎阳县的宋氏族人,哪怕宋念没提,宋勤和宋安也没传信儿,也七拐八拐地听说了这事儿,几个老头子满面红光地在祠堂嘀嘀咕咕,准备搞一波募捐活动,给宋念凑路费。

然后,等宋念带着家乡父老的殷切期望离开的时候,虽说挥手告别、身着青衫的身姿还是那么的潇洒清俊,但马车后拴着的几只活鸡活鸭、那好几串用麻绳串好的饼子锅盔肉干腊鱼,还是显得有些好笑。

这都是田家村的人、宋念的姨母家、以及宋氏族人的心意,原本他们都准备凑钱给他的。

可宋念坚决不收,他们家又不缺这些钱,还不至于让更穷的亲友凑钱供他去考试,而且,还没考呢,就让这么多人凑钱给他用,那阵仗也太大了。

于是,在“三辞三让”之后,宋念才勉为其难地收了亲友们准备的一些食物,毕竟再不收的话,显得太不近人情了。

宋念僵着微笑和前来送别的人告辞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坐进了马车,早知道会来这么一遭,他根本不准备告诉田家表哥,也太坑了。

宋筠幽幽地来了一句:

“爹,这下子,全县甚至黎阳县十六村都知道你要考进士了,如果考不上,那您……唉……”

1秒记住114中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