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表哥万福 > 第920章:千夫所指

第920章:千夫所指

书名:表哥万福 作者:犹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6:11

士族违法走私之事,做得十分隐秘,就是当年周厉王,也在这上面下过不少功夫,最后不了了之。

但殷怀玺是什么人啊!

他派了一支潜蛟军,伪装成山陕一带,十万里大山的山匪, 占山为王,专门劫掠过路士绅们的货物,又与其他山匪合作,进一步参与到走私、劫掠的行当里,

最初的时候,周厉王对儿子这种不讲武德的行为,根本无法苟同。

殷怀玺到底还是了解自己的老父亲,为了不被老父亲念叨, 也为了老父亲的发量:“黑吃黑, 总比起掘坟盗墓强。”

周厉王这一惊,简直是非同小可,敢情这小子,不干黑吃黑这一行,就要去干掘坟盗墓的勾当,搞人家随葬品?!

这怎么行?!

北境被称为十三朝古都,是为啥啊?

俗话说江南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

历史上,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

自此“摸金校尉”在历朝历代,层出不穷。

但掘坟盗墓这种缺德事儿,是能干么?!

黑吃黑地霍霍活人, 总比去活活人家死人墓强吧, 周厉王一边唉声叹气, 一边无奈地接受现实。

唉,都是穷闹得!

彼时,周厉王要是知道了,儿子将黑吃黑这一行当,做得风声水起,不光靠黑吃黑赚得盆满钵满,还掺合进山陕地区,庞大的走私行当里,与狄人换取马匹、皮毛、各种大周稀缺的宝石等,累积了一批财富,养活了三十万幽军,估计连棺材板板都压不住了。

与此同时,士绅们自以为隐秘的走私行为,在殷怀玺眼里也是无所遁形。

殷怀玺手里掌握了士绅“通敌叛国”的罪证,却按捺着没有动手,就是为了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将士绅一锤子钉死。

三日后,叶枭慈抵达西安,收到殷怀玺的证据之后,就在西安县衙设衙,当天就向韩氏族发了公函,传唤韩氏族到公堂受审。

与此同时,韩六公子伙同木管家,谋害平民刘大根,陷害济民堂背后的东家白府;

挑唆刘大根孀妻,当街拦截韶懿郡主的车驾,替夫鸣冤;

并多次买通襄平城当地,一些地痞流氓,恶意散播有关韶懿郡主的流言,污蔑、中伤韶懿郡主的名誉;

试图通过断章取义,陷害韶懿郡主,阻挠番薯推广种植,缓解旱情,令流民收容营引发暴乱、疫症;

敷衍国策,藐视朝纲;

勾结山匪,涉嫌盐、布、马、茶等二十余项违法走私;

与狄人交易获利,通敌叛国;

伪造周厉王“通敌叛国”莫须有罪名;

盘剥百姓,搜刮民脂民膏;

强占民田;

……

等等十几项罪名,不消半日就传遍了西安城。

顿时,满城哗然。

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一旦国策推行失败,百多万的灾民,该何去何从?受到流民冲击的北境,又该承担怎样不堪的后果?更甚者担负了收容流民,安置流民,推行国策重任的武穆王,又该当何罪?

武穆王突然下令,全境戒严的行为,突然有了更合理的解释。

与此同时,官府的四榜告示,也在山陕地区大小衙门传开,这时有人发现,当地已经有百姓,试种番薯成功了。

一打听,就知道了,原来韶懿郡主为了推广番薯种植,在北境各地区都买了庄子,经由育苗繁殖后,免费发放给附近的百姓扦插种植。

山峡甘宁等地,虽然受灾较重,但番薯耐旱,仍然有一些依山傍水的山坳、平原地区,是可以种植番薯。

消息一经传出,韶懿郡主的圣善懿德之名广为流传。

而作为中伤、污蔑韶懿郡主的罪魁祸首,韩氏族则被千夫所指。

天下文人墨客,纷纷联名上疏朝廷,百姓自发请愿,写下了万民书,上呈朝廷。

就在这时,叶枭慈并韶懿郡主的折子,也相继送进了京里。

韶懿郡主并未多提,遭韩氏族陷害一事,只提了番薯育苗繁殖的一应好处,第一批、第二批育苗薯藤,已经免费放发灾民扦插,蝗灾防预也在进行,提了流民收容营里,有关防治病疫的一应举措。

还提及,山陕甘宁一带,已经有少数地区,有番薯成功种活,预计只要番薯能长到手指粗细,当地的缓解就可以得到缓解。

这一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

韶懿郡主向天下所有人证明了,在辽东一带推行收容流民,安置流民等国策,是行得通的,并且已经初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朝廷推行国策,是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一项重大国策。

朝臣们纷纷盛赞韶懿郡主懿范厚德,不负其名。

朝廷当下为了表达,对国策的支持,在京兆、河北、津县一带,征收一笔钱粮送往龙城灾民收容营。

然而,没过两日!

叶枭慈的一纸折子,就在朝堂上炸开了锅,韩氏族陷害韶懿郡主,矛头直指保皇党背后的太后娘娘,乃至皇后娘娘。

保皇党当即不干了,与韩阁老一系,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脖子粗,唾沫横飞。

整个大殿宛如菜市场。

偏前有韶懿郡主推广了番薯种植,懿范厚德,仿佛一个个响亮的巴掌,狠狠煽到了,以韩阁老为首的朝臣脸上,令他们灰头土脸,只能拒不承认,这一切是韩氏族所为,认为这其中一定存什么误会,或者是有人陷害韩氏族。

但是!

叶枭慈在折子里陈述,韶懿郡主与谢府联合一起,解决了士绅敷衍国策,导致灾民收容营里缺乏物资的窘境,进一步推动了国策,还积极地筹备药材,防治疫症,大力推动番薯种植,明目张胆地向朝廷为懿郡主请功。

韶懿郡主自己上呈的折子里,对自己做的这些事,只提了只字片语,没有半点要向朝廷邀功的意思。

可叶枭慈身为地方官员,却不能欺上瞒下,对这些事情避重就轻了去,一事事,一桩桩他是写得明明白白,有理有据。

仿佛国策能顺利推行,全赖了韶懿郡主和谢府的功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