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表哥万福 > 第855章:安身立命

第855章:安身立命

书名:表哥万福 作者:犹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6:11

柳儿为虞幼窈梳了燕尾髻,头发堆盘在头顶,脑后编织燕尾,燕尾上坠流苏珠玉,头顶配以鎏银步摇花冠。

所谓:“花冠裙袄,大袖圆领。”

这样搭配才好看。

虞幼窈封了郡主之后,日常梳妆穿戴也讲究了起来。

如单螺、飞仙髻,这些垂发结环的发髻,也只在闺中,大多时候都是梳了实心发髻,戴小冠,以示庄重威仪。

但大周朝未出阁女子垂发,结环,已婚妇人才会梳实心髻,故而在脑后留了燕尾,彰显未出阁的身份。

因为有孝在身,身上的首饰仍然以银、玉、珍珠等,淡雅为主。

北境民风开放,她也鲜少穿太寡淡的衣裳,仍然以深色为主。

春晓扶着虞幼窈去了花厅。

孙伯还是老样子,老神在在地喝茶。

温管家不瘦不胖,却两髻斑白,面容苍老,但实际上,这位陪着主家,历经坎坷的老人,也才五十岁出头。

见虞幼窈过来,温管家连忙起身行礼。

虞幼窈连忙上前,虚扶了一把:“温管家不必多礼,我跟前的陪房,都是打小长在京里,来了襄平城,也是人生地不熟,虞园里的一应事宜,有劳你帮着操持。”

温管家眼角有很深的褶纹,却很是随和:“郡主客气了,殿下心里惦记着郡主,原也是特意吩咐,不能委屈了郡主,殿下从前在京里,也是多赖郡主照料,身体才能好起来,如今郡主来了北境,也该轮到殿下照顾您了。”

看着明亮潋滟,华净妍雅的虞幼窈,便与老王妃一般,都是少有的**女子,他不由老怀大慰。

只盼着殿下能早些将小王妃迎娶进门。

虞幼窈被这话闹了一个红脸。

温管家笑容一深,就让孙伯帮虞幼窈请脉。

孙伯搭了手指,瞌上眼睛,一边抚着长须,片刻后说:“气血略有不足,多是劳累,疲惫,忧思所致,不是什么大毛病,往后多用些温补气血的膳食,放宽心,多养一养就没事了。”

还是从前在京里,胡御医的脉案,不过养了这阵子,病症却是好了大半。

虞幼窈点点头:“谢谢孙伯。”

孙伯瞥了她一眼:“血气不和,百病则变化而生,”他搁下了茶杯:“北境虽然苦寒,但你这处宅居里的风水气势,是殷小子亲手布局,与谢府阴阳相合,谢府与人为善,是积善之家,乃有余庆,二者交媾,则生机长,意在养命,只要你不事儿精,长居于此处,与你有休养生息之妙处。”

道家风水玄学,重在精、气、神三者互势,对应的是人的心理、身体、精神,即修心、养性,益神。

心情放松,身体调合,精神宁静。

长期居于这种善宅,能达到休养生息的效果,自然就能安身立命。

因此三者缺一不可。

殷怀玺修整这处宅院,花了不少心思,甚至一花一木,一山一水都精心布局。

虞幼窈有些惊讶:“难怪初一进宅院,便觉得此处疏朗开阔,令人心神俱松,仿佛无拘无束一般,没想到他还精通此道。”

孙伯翻了一个白眼儿:“哼,他小子,学艺不精,里头的花木布局,就没少向我老人家讨教。”

“这已经很厉害了,”虞幼窈嘴快,习惯性地维护殷怀玺,见孙伯吹胡子瞪眼睛,她连忙做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孙伯,您居然连风水也懂?”

孙伯立马坐直了身体,一手抚须,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我们老孙家,可是药王之后,药王崇尚道学,所学就包含了道医,道医里也包含了风水,我这个不肖后代,难免也涉猎了一二。”

草木是生机所化,每一种草木都有其独特的功用,摆在合适的位置,才能长得繁茂,发挥出其他的特质,功用。

例如榆木!

风水学上认为,榆木向阳而生,是阳木,能镇宅,辟邪,安家。

在药理上说,榆木药、食、赏、玩四用,有运阳化湿,有安神定魂之效,居于榆木繁茂之所,能助益睡眠,安定心神,是长寿树。

站在文人雅士的角度上,榆木雅俗共赏,是坚毅之象。

不同的文化,却在榆木身上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和谐统一,对人有益无害,居于榆木处,自然对身体有益。

所以,它是吉树。

虞幼窈一脸崇拜:“您好厉害呀!”

真正的道医,包含了汤药、丹道、相术、天象、风水、命理等几十上百种。

而道医奉行的却是博学、审慎、明辨、笃行,与民间那些一知而半解,从而盲目迷信,是完全背道而驰。

孙伯苦心钻研药王留下的传承上,并没有把太多精力,用于治病救人。

有人认为,孙伯空学了一身医术,却不思救人,有违医者之道。

孙伯却语重心长道:“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总要有人钻研传承,如今已经是一代不如一代,若传承落没了,好的东西失传,后人再提这些,难免会将他们视为糟粕,世人都认为,好的东西才值得传承,道医断了传承,是否就代表老祖宗的东西,不是好的?可它分明是好的。”

孙伯清了一下嗓子,睨了虞幼窈一眼:“我在襄平城办了药学堂,每三日授课一个时辰,只要对医药感兴趣,任何都可以来听课,听课之人,只需每次亲自上山,采一株草药作为束修,你以后有事,就去药学堂寻我。”

虞幼窈一听就明白了:“您老可是要挑选传人了?”

这样广撒网,肯定有不少人会来听课,但时间长了,真正能坚持下来,并且能学到东西的人,就是真正对医药感兴趣,并且心志坚毅,又有天赋的好学生。

甭管能不能将孙伯所学一一学成,哪怕能传承一样,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学医早期是需要背汤歌、辩药、识药性,便是不识字,也可以学的。

而不识字的学生,也有机会接触到认字。

目前《药典》记载有药效的药材,有二三千多种,只需要记住每一种药材的名字,多用些心,在上课的时候临摹,多读,等《药典》学完了,差不多该认的字,也就认全了。

? ?古代女子梳发,留燕尾的,基本上都是未出阁的女子~抱歉,作者又感冒了,喝了药之后,反应有点大。脑子昏昏沉沉,抱歉今天更晚了~

?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