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表哥万福 > 第825:一呼百应

第825:一呼百应

书名:表哥万福 作者:犹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6:11

一箭四花,花儿比普通兰花开得大,色如脂艳,宛如渥丹,同飘逸的兰叶相映成趣,呈现柔媚与窈窕姿态。

真正是美不胜收。

一靠近便觉得花香幽冽、雅正,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

许嬷嬷赞叹道:“朱砂兰是春剑兰花,分为“泡杆”与“铁杆”,如这一株,便是“铁杆”兰,属于上品,在一众兰花中独占鳌头,纯正的大红朱砂十分稀少,早些年,彭城进贡过一株铁杆大红朱砂兰,太后娘娘如获至宝,从此彭城的大红朱砂,被列为圣品兰,与云南色紫红的寒品朱砂兰,并例为贡品兰。”

兰花品种较多,个中差别,不懂兰花的人,很难区分。

大周朝尚红,朱砂兰也更名贵一些。

虞幼窈笑弯了唇儿:“我对兰花了解不多,还以为朱砂兰,已经是难得的名品,没想到还有这样多的名堂。”

她对殷怀玺送什么东西给她,没太多要求,难得的是他那份心意。

大约是知道,她打小就见惯了好东西,寻常东西也入不了眼,殷怀玺也如谢府、祖母一般,不管送她什么东西,都挑最好的送。

越好的东西,总归花的心思也是越多,也代表送礼之人心意越重,总归令人更加心生欢喜。

许嬷嬷也道:“兰花重品种,也重品相,同一个品种的兰花,植杆、花色都有许多差别,不能一概而论。”

朱砂兰的花香,雅正幽冽,实在好闻,虞幼窈心中欢喜,就寻了一本游记杂书,命人在窗边置了一张榻,靠在榻上看书。

春晓端了点心过来。

野生的蔷薇花,香味更浓郁,虞幼窈做了些花酱,又刨制了干花,花酱做成花饼,外皮用一层层酥皮做成了咸甜适口,香脆黄金的酥皮,“咔嗞”一口,咬开外面的酥皮,流心的花酱鲜艳浓郁,香甜的滋味溢了满嘴。

干花磨成片粉,加入糯米粉,做成蔷薇花糕,粉色的花糕,做成了一朵朵蔷薇花样,吃起来香糯清香,入口即化,也不粘牙。

虞幼窈觉得很好吃,就吩咐春晓,将做好的花饼和花糕,送一些到谢老太太和王氏屋里去,给长辈们尝一尝。

采摘的蔷薇花,只做了少许的花酱和干花,留着做点心,其余的都让做成了香药。

花膏是用青果油(橄榄油),搭蔷薇花瓣,青果油清爽滋润,也不油腻,做出来的花膏润面爽肤,效果极好。

而且青果油味道清爽,可以任意搭配任何一款脂膏香粉。

不过,蔷薇花露需要大量的花瓣,蒸取精露。

虞幼窈采摘的大半蔷薇花都蒸了花露,最后也只得了巴掌大一瓶花露,用花露调了口脂,香粉,就用去了小半。

不过确实好用。

因为量太少,她也舍不得用,每日沐浴完了,就在养肤用的青果油里,加两滴蔷薇花露,均匀涂抹全身。

用完后,浑身清爽不说,还隐隐有一股淡淡的蔷薇花香,便是第二日一整天,也是盈香持久。

……

到了第二日,蚕庄上的两个管事就拿了名册,给她过目。

厚厚的七本名册,每一本上面都记载了一个县区,愿意合作的散户名单,还有基本情况,如名下蚕庄大小、位置、产丝量,主养的柞蚕种类等。

适用养蚕的柞树有九种,柞蚕的种类也有十多种,每一种柞树,产的丝也各有不同。

其中最名贵的,就是天蚕。

天蚕茧不需染色,就带有天然的莹绿,并具有独特的光泽,织成丝绸色泽艳丽,是“贡品绸”,民间少有见到。

只是少量的天蚕,也都掌握在士绅手中,散户自然养不了。

灰衣的张管事道:“消息一传开,连城养蚕的散户们就闻风而动,自己寻上门来,朝廷颁下了国策之后,连周边一些养蚕地区的散户,也都找上门来。”

这些名册,除了连城外,还包括了丹东、岫岩、鞍山、襄平、凤城等地,这几个地区,几乎是辽东三省最主要地柞蚕产地了。

由此可见,散户们是受够了士绅们的欺压。

韶懿郡主在北境,也是一呼百应。

蓝衣的钱管事也道:“可别小看了这些散户,士绅们把持蚕业,低买高卖,散户们为了生计,只能多花些心思,琢磨养蚕技术,提高蚕丝产量和质量,高质量的蚕丝,能为士绅们带来高利润,价格也偏高一些,所以这些散户几乎个个都养蚕的好手,身怀了不为人知的养蚕手段,说来也可笑,辽东一带高质量的蚕丝,不是出自养蚕的大户,而是这些散户。”

虞幼窈颔首:“能在士绅的压迫下,生存下来的散户,自然是有过人之处,”她翻了几本名册,大致看了一些,就差不多了解了,辽东三省散户们的现状:“你们拿了我的印鉴,明日去官府定契,让名册上愿意合作的散户们按手印即可,有了契约,也能让人安心,这事儿基本也就正式定下了。”

契约也只一个形式,表明了大家互帮互助,共进退的态度。

由虞幼窈牵头,保证散户们出产的蚕丝,只要质量过关,不论多少,都以大周朝蚕丝的市价收取。

散户们也将保证,不会损害虞幼窈,以及其他散户利益的事。

并没有实质性的效力。

但是,一纸契约,却在形式上将散户们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张管事和钱管事连忙应下,小姐封了郡主之后,就有代表郡主身份的印鉴,作用于一些重要的契约,寻常还是用她自己印章。

足见小姐对这事的看重,他们自然不敢马虎。

虞幼窈又道:“再以我的名义,去得月楼包场一天,由你们出面,请名册上的管事们,三日后在得月楼聚一聚,互相认识,联络一下交情,将各个散户的人脉和渠道整合一起,交流养蚕经验。”

这种交流会,以她的名义也算表明了,她和散户联合的态度,倒也不必她亲自出面,由她名下的管事,亲自持办,主持,也是给足了,那些散户们体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