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表哥万福 > 第805章:下马威

第805章:下马威

书名:表哥万福 作者:犹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6:11

公平是什么呢?

说一千道一万,追根究底了在于平衡二字。

而平衡又是什么呢?

也不过粉饰而太平。

而平衡之下,有人精明算计,有人委屈求全,有人以权谋私,但只要整体的利益不受损,谁会去在意呢?

树大有枯枝。

虞善德回到家中,打开了藏在箱笼里的一套褴褛衣衫,定定地看了良久。

从此之后,盛京就再无翰林院侍讲虞善德,只有家乡遭了灾,和万千流民一起逃荒入京阿德。

……

朝廷的消息,快马加鞭,也不过三日就送到,身处连城的武穆王手中,并且以惊人的速度,在北境、乃至整个大周朝传开。

在朝廷的刻意宣染下,韶懿郡主饶然成了万千流民心中的活菩萨,变成了一盏明灯,为那些绝望等死的流民,指引了生的方向。

大批的流民,开始涌往北境。

于此同时,韶懿郡主身处连城,并且联合了连城一些养蚕散户,在复镇和莲城两地,开拓养蚕场,安置流民一事,也在流民之中传开。

十几万流民激动痛哭。

所有人都在哭,哭他们一路颠沛流离,饱受了饥寒交迫的折磨,才逃荒至此,从此流离失所,无处安身。

现在有人告诉他们。

韶懿郡主要在辽东三省,推广番薯种植。

他们可以靠养蚕,以丝换粮,养家糊口,在这个没有旱灾的地方安身立命。

连城耕地少,山林多,他们就算没有田地,韶懿郡主和武穆王,依然为他们开拓出了一条出路。

他们不会被饿死了。

悲戚的气氛之中,也不知道是谁哑了嗓子,大喊了一句:“韶懿郡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宛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不断地有人跪地高呼——

“韶懿郡主,千岁,千岁,千千岁……”

“武穆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流民们没有忘记,在他们绝望等死的时候,是谁收容了他们,给他们提供饭食。

也不会忘记,他们每日赖以生存的番薯,是谁种出来的?

他们生病之后吃的药,还有那些防止病疫的药,又是谁赈济?

……

乔、张、赵、万四大家的家主,却是面如死灰,收容流民,安置流民,是为了攘内安外,强边御外,是国策。

韶懿郡主扩大养蚕规矩,安置流民的行径,就成了奉行国策。

朝廷明确下令,要求北境士绅全力支持。

违令者,以乱政处置。

朝廷亲手将一把,对付士绅的屠刀,交到了武穆王手中。

以后武穆王将不会因为藩王的身份,受制于士绅。

武穆王在北境只手遮天,那些曾经得罪过武穆王的士绅,也不会有好下场。

屋里一片死寂。

四大家一起控制了连城蚕业经营,明面上是合作关系,但私底下明争暗斗,有不少龃龉,四人但凡一碰面,总要吵个面红脖子粗。

还是头一次这么安静。

乔家主是个急脾气,受不了这安静又凝重的气氛:“说话啊,你们一个人不是挺能说会道的吗?怎么这会儿反倒当起了哑巴?”

张家主瞥了他一眼,阴阳怪气地刺他:“你行你来说,你可是连堂堂韶懿郡主,也不放在眼里呢。”

乔家主就想到之前说的那句:“一个外臣之女,倒真摆起了郡主的架式,给她脸了。”

顿时涨红了一张老脸,也不知道是气得,还是恼得,他下意识横了眉毛,就要怼回去,可话到了嘴边上,又生生咽了回去。

赵家主见他憋着火气,把脸也憋成了酱紫,冷笑了一声:“朝廷颁发了收容流民,安置流民,攘内安外,强边御外的国策,并且将高祖皇帝抬了出来,而主导这一切的人,是文华殿大学士虞阁老,这说明了什么?”

乔家主铁青着脸,闭紧了嘴。

他们之前为什么忌惮韶懿郡主,却又没将她放在眼里?

那是因为,韶懿郡主一介女流,便是身份尊贵,还能插手朝纲不成?只要明面上不得罪,谨守了尊卑礼法,该糊弄糊弄,一个郡主能拿他们怎么样?

但是!

韶懿郡主才来了北境,打算扩大养蚕规模,安置流民,朝廷就颁发了相应的国策,而主导一切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虞氏在朝中,位高权重的虞阁老。

若说这一切和韶懿郡主没有关系,打死他也不信。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韶懿郡主在虞氏族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更说明了,宫里对韶懿郡主的器重。

说明韶懿郡主如今的身份,已经足够影响朝纲。

万家主苦笑了一下,又轻叹一声:“韶懿郡主是真正给了北境士绅们一个下马威。”

张家主也道:“可不是嘛,她在朝中有虞氏族为她开路,在北境有武穆王为她撑腰,身后还有几百上千万灾民支持,谁敢说她一句不是?以后她在北境将无往不利,不管她要做什么,士绅们都要捏着鼻子为她让道,必要时,甚至还要鼎力支持,否则,”说到这里,他心里泛起了淡淡的凉意:“武穆王已经今日不同往日,而且北境数以千万的灾民,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人淹死。”

士族重名声。

豪绅重名利。

人言可畏,这四个字与士绅们的名利息息相关,一旦百姓们的矛头对准了士绅,就给了武穆王光明正大处置的机会。

真正掌握对付士绅利器的人,是韶懿郡主。

整个大周朝也没人敢得罪她。

甚至包括天家宗室。

乔家主一脸不耐:“还是说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吧?”

赵家主一脸无奈:“不如,明儿我们一起去知县衙门,请李大人带我们去驿站拜见韶懿郡主,向韶懿郡主表忠心,你们看怎么样?”

表忠心无非就是多出一些钱粮,助韶懿郡主安置流民。

城外的流民,已有十五万之多。

朝廷下发了收容流民的一应国策之后,北方还有大批流民涌向北境,西北地区,大范围受了灾,有能力安置流民的只有辽东三省,官府库存的粮食有限,武穆王也不能一直用军晌赈济灾民。

说白了,还是让士绅出钱出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