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表哥万福 > 第684章:最后的仁慈

第684章:最后的仁慈

书名:表哥万福 作者:犹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6:11

她纵容老大续娶了杨淑婉,固然是有诸多顾忌。

但是!

就杨淑婉那点哄骗男人的手段,都是她玩剩了,却不屑玩得,对付这么个东西,她有得是手段。

没出手,是因为老大迟早是要续娶。

杨淑婉眼皮子浅、家世弱。

没有支撑野心的心计,更没有厉害的娘家,就不可能拿捏窈窈。

杨淑婉与老大在闺中苟且,杨淑婉嫁进了虞府,甭管有多会哄骗男人,始终都有把柄落在她手上。

万一她胆敢对窈窈不利,这个把柄足够让她身败名裂。

她身子病着,没有那么多精力照看孙女儿,与其继娶一个不知深浅的继室,倒不如让老大娶了杨氏。

在这一点上,她和谢氏达成了共识。

这么多年了,杨氏也如她料想的一般,小心思虽然多,却始终叫她压了一头,翻腾不出浪花来。

也不待见窈窈,却也不敢真对窈窈下手。

一些个上不得台面的小手段,便由了去,也好叫窈窈知道好歹,这也算磨练。

等她临终之前,就留下书信,交托给信任的人,偌若杨淑婉胆敢在她死后欺辱窈窈,一样能叫杨淑婉身败名裂。

她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为孙女儿铺了一条康庄大道。

哪怕她死了,也能让孙女儿半生无忧。

然而这个把柄,是杨淑婉的,更是虞宗正自己的。

若虞宗正没有娶杨淑婉,这对老大来说,仅仅只是一桩风流韵事,时过境迁,就算被人揭露了,睡了一个庶女而已,谁会放在心里呢?

但是娶了,就又不一样了。

风流事变丑事,都察院的弹劾就能让他颜面扫地,前途尽毁。

天底下,没有哪个母亲会狠得下心,这样算计自己的亲生儿子。

是谢氏的死,让她瞧清了老大的薄情寡义,令她不觉就多算计了一分,以备不时之需。

这么多年来,她将自己的心思藏得隐晦,连柳嬷嬷也没猜到。

她希望自己的算计,永远都不要搬上台面。

这也是她对这个儿子,最后的仁慈。

虞幼窈不好接这茬,就转了话题:“父亲特意从浙江带了谢神医回府,可见对祖母还是有心的,谢神医开的方子,我也寻史御医看了,说是极好的方子,祖母若是担心我,就好好吃药,养着身子。”

那位谢神医信誓旦旦地说,只要用了药,好好养着,身体就能好些。

这话,她也就听听罢,到底是儿子的一片孝心,她也不好驳了面子,倒是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桩。

史御医说方子好,应是真的好。

如此一想,虞老夫人精神振了振:“既然是好方子,那就听你的话,好好吃一阵子。”

许是叫方才的梦给唬住了,总担心自己走了,老大会亏待了孙女儿,就想着能多撑几日是几日。

这段时间祖母字字句句,总像在交代后事一般,叫人心里担心得很,如今见祖母,眼中有了神采,虞幼窈也放心了一些。

虞老夫人又道:“今儿一早,你父亲就进宫复命去了,浙江赈灾一事,也算告一段落,这一次你父亲的差事办得不错,没出什么大的纰漏,到了下个月,估计还要领去北方赈灾的活,他如今可算是如愿了。”

每次天灾,总要闹出不少祸事,暴乱、温疫层不出穷。

虞宗正也是运气好,有谢府和窈窈鼎立相助,不缺粮也不缺药,还有叶寒渊能镇得住局面,所以止得住暴乱,也拦住了大范围的疫情,这才立了功。

……

大约是心态变了,又换了谢神医的新方,虞老夫人吃了三天药,精神就好了许多。

虞幼窈心中一松,若能一直这样好好养着,没准祖母的身体还真能养好。

虞宗正赈灾有功,受了皇上褒奖,宫里赏赐了不少东西。

太后娘娘也没忘记虞幼窈的一份功劳,顺带着又赏赐了虞幼窈。

赈灾一事总算各一段落。

剿倭灭匪更是迫在眉睫,好在叶寒渊接掌了东南沿海的兵务之后,迅速整顿水师,追击倭冠海盗,于龙山大破倭寇,一路追剿至雁门岭,之后又支援闽、广一带。

与此同时,整治东南沿海吏治,更是刻不容缓。

皇上下令,命河道监察御史任钦差,清查水师亏空军晌,贪墨修河款,兼并百姓土地等诸多罪名,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允先斩后奏。

吏部左侍郎兼都察都十三道监察御史虞宗正协理此事。

继水灾、倭患之后,浙江再起风云。

天灾**不断,朝野内外都在开支节流,眼看着中秋节就要到了,但京里头过节的气氛,也并不浓郁。

大户人家担心铺张了,会惹了朝廷的眼。

老百姓们连饭都吃不饱了,也没太多心思过节。

但不管怎么说,中秋节是团圆节,该过还是要过。

就算不能热闹了过,挂几个灯笼,应一应景,一家人聚一起吃顿团圆饭,这日子总能有个盼头。

虞幼窈听到朝中的消息时,不禁微微一叹:“浙江刚遭了水患,百姓受了灾,之前还发生了三次暴乱,朝廷理应施仁政,安抚百姓,进一步稳定浙江局面,不该大张旗鼓整饬吏治。”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万事皆应,以民为本。

虞老夫人深以为然:“皇上还是太心急了。”

“浙氏家族”世世代代扎根浙江,树大根深。

之前皇上借着水患,整治了一批贪官污吏,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浙江各大官员暂时也能老实一阵子。

等水患、倭患的影响过去,浙江的局面稳定了,再秋后算账也不迟。

从前有夏言生执掌内阁,浙氏一系有了保护伞,想要动一动,自然不容易。

现如今,叶寒渊是皇上一手提拔,宋修文这一桩还没过去,人还关在诏狱里,浙江还有一干清流,何愁整治不了浙江?

虞幼窈摇摇头:“国库空虚,六部的账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亏空,朝野上下都在想方设法地填补亏空,河道监察御史整治了一批贪官污吏,查抄了大笔的脏银款,皇帝是急红了眼睛,钱眼子钉死了浙江,一时也等不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