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表哥万福 > 第540章:夜皎皎兮既明

第540章:夜皎皎兮既明

书名:表哥万福 作者:犹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6:11

虞幼窈心念微动:“《齐民要术》和《农桑辑要》上,都有关于扦插种植的详细记载,番薯的生命力很强,或许可以试一扦插,通过扦插来提高种植。”

剪些植藤,对番薯的生长也没什么影响。

岳嬷嬷有些惊讶,却也颔首道:“倒也可行,薯藤扦插到土里,肯定是能活的,就算不结果,地里种上东西,也能养一养地,免得地闲得久了,土质会越变越差,而且薯藤的嫩叶,没长成的薯根,也可以食用,老叶可以喂家禽、猪牛,也不会浪费。”

去年六月庄子上就发现了,断了的薯藤埋在土里,也是能活,株藤长得倒是好,只是薯根又细又老,口感也不太好。

虽然有不少树木,花木,果木等,都能阡插成活,但长在地里的农物都是一年一收成,没见有哪个能阡插成活。

水稻也不算是阡插,只能算是带根移插。

就没人想到要去阡插,也没和小姐提这事,没想到小姐自己生出了这想法。

庄子上都养了不少家禽猪牛,每年也要舍去不少草料,小姐这一提议,倒是可行的。

虞幼窈笑了:“既然能种活,而且也不浪费,就把闲下来的地都种上。”

岳嬷嬷点头:“番薯最迟三月中旬,就要种到地里去,四月到五月,植藤发了,就可以试着剪下来,扦插到土里去试种。”

虞幼窈思路也开了:“这两年年景不好,庄子上一些土质偏差的地,也都空了不少,番薯种起来也容易,阡插也不费力,有不少农户,因为年景不好,也都闲在家里,可以雇人过来干活,有一份收入,对他们也是一份活路,能种活多少,是多少。”

地闲着也是闲着,农工也都是现成的,薯藤也不是全无用处,没道理不大面积种。

岳嬷嬷点头应下了:“好,等我回去了,就安排下去。”

虞幼窈笑了:“又要辛苦嬷嬷了。”

此时,虞窈并不知道,她这一举止,却在无形之中,找到了番薯的最佳种植方法,大大提高了番薯的产量,一手推动了番薯的推广种植,救下了无数因天灾**,而穷苦的百姓们。

岳嬷嬷一走,春晓就过来了:“小姐,老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虞幼窈整了衣裳之后,这才带了春晓一起去了安寿堂,才走进屋里,便听到内室传来了一阵啼哭声。

“哇啊”的哭声,断断继续,伴着一声声抽噎,哭得人心都要碎了。

虞幼窈连忙掀了帘子:“明弟怎么哭得这样厉害?”

虞老夫人见她进来了,也是一脸无奈:“方才还是好好的,忽地一下就哭了,没拉没尿,也才用了一些羊奶羹,也不像饿了,怎么也哄不好,不如你过来哄哄看,明哥儿打小就亲近你,每回到了你身上,就是他姨娘也抱不走。”

前年四月,何姨娘顺顺当当地产下了一子。

时隔九年,虞宗正再得一子,虽然只是一个庶子,却也十分重视,将一早就挑好的名字送去了族里,请族里德高望重的族老,帮忙挑个合适的名字。

族老也知道,虞府大房子嗣单薄,便是一个庶子,也确实该重视,最后圈了一个“明”字,还写了一段话:“夜皎皎兮既明!”

点出了,“明”之一字的由来。

虞老夫人看了之后,悠悠一叹:“是天光既明,亦是明哲而保身。”

虞府顶着“忠烈公”的忠烈之名,瞧着体面,老大和老二在朝堂里,便也因“忠烈”二字,连政敌也要退让三分。

世族后辈子孙,都是要承祖宗之德,效祖宗之遗风。

有一个“弑君”的老祖宗,旁人也担心,这流了同样血脉的后代子孙,要是疯球起来,也不知道会干出什么事?

这么多年来,老二和老大在朝中也算顺风顺水。

自古忠义节烈两难全,这“弑君”之名,除了保全了虞世族的忠义之名,给虞世族留了一个好名声,还剩什么呢?

莲心苦不苦,只有自己吃了苦才知道。

高祖皇帝欣赏忠烈公,忠义节烈,可大部分原因,还是因“忠烈公”在前朝为相时,惠泽天下万民,极得民心。

恩封忠烈公是为了笼络人心,也是为了安抚天下文人学子。

高祖后来对虞氏族多有恩封重用,也留下了遗诏,望子孙后代善待虞氏一族。

但是“弑君”能是个什么好?

碰到大度的皇帝,虞氏族尚能在朝中有一席之位。

碰着了心怀芥帝的皇帝,不打压已经不错了。

这么多年来,虞氏族还是代代衰落,从前北虞南叶的文豪世家,已经落魄了。

便是本朝皇帝,原先肯重用老二,也是虞氏根基浅薄,需要依附皇上,又写了《海图策》这等传世典籍,丰盈空虚的国库。

尔今,皇上有心重用虞氏,不光老二升了户部尚书,老大也调任了吏部侍郞,虞善德馆选进了翰林院。

另外三个也没有外放,都派到了不错的位置。

去年秋天,年仅十六岁的虞善言下场参加了秋闱,考了头三。

这个成绩,将虞府上下也给惊着了,家里都知道,虞善言是块读书的料,也能猜到,此次肯定能中榜,成绩也会很靠前,只是虞善言聪慧有余,机敏略有不足,倒是能和虞善德论个高低,再出挑也就难了。

却没想到他能考到头三。

起初家里,还以为皇上要重用虞府,主考的官员们多多少少有些阿腴圣意。

后面看了虞善言的文章经纶之后,连老二都吃了一惊。

虞善言直言道:“此次能考中头三,也是周表哥提点之功。”

虞宗慎就想到了,连一向烂泥扶不上墙的二儿子,都在周令怀的指点下,知道勤学上进,还考上了童生,虽然名次稍末,但也算考上了,便是后面在科举上没有什么前途,也不算辱没了虞府书香之名,以后走武将的路子,也是不错的。

这般一想,便也不觉得奇怪了。

这一次,考中解元的举人,已经年近三十。

头二名,也已经年过二十。

虞善言虽没得解元之名,却也是一鸣惊人,成了继宋明昭之后,京兆又一倍受瞩目的天才学子。

而这一切,都昭示着虞氏天光既明,光复祖业在望。

这也是虞氏一族多年来最盼望的。

可这几年,朝野上下都不太平,虞府得了重用,又在风头浪尖之上,这个时候又需要明哲而保身。

族老用了这个名字提点京兆虞府。

虞老夫人过后道:“大名就叫虞善明,表字就取了既明二字,暂且就不声张了,等以后长大了,走了举业再提。”

可见,虽然只是个庶子,可家里也是寄予厚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