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表哥万福 > 第537章:两年后(求月票)

第537章:两年后(求月票)

书名:表哥万福 作者:犹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6:11

这一晃,就是两年。

东南沿海带一带,时不时就有倭寇扰边的消息传进京里,从前朝到内宅,人人谈倭色变,倭寇侥然成了会吃人,令小儿止哭的怪物。

好在有水师参战,好险没再让倭寇杀上岸。

只是海上的船只,时不是就会遭到劫掠。

朝廷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受到了浙江水师的“威胁”,早该处置的宋修文,在押解进京之后,就关进了大理寺,没了下文。

也因此,浙江的清流们,就顺理成章地,紧咬着宋修文一案不放,三不五时,就要拿了宋修文作伐,指责浙江水师纵倭成凶,养匪为患,抗倭不力,请皇上下旨惩办。

一个宋修文,也是彻底引爆了,水师党与清流们的矛盾。

两方斗得热火朝天,相互都折损了不少人。

叶寒渊主掌的三郡还能安稳些。

这两年来,招安了几支海上义匪,重新招募一些四十岁以下,因伤病退伍的士兵,请了大夫,替他们治疗伤病。

自己整顿了一支像模像样的水师,也不受制于浙江都司。

起初都察院还有人弹劾叶寒渊,称:“叶寒渊任用匪盗,有勾结之嫌,请朝廷下旨查办。”

现吏部左侍郎虞宗正,因之前与叶寒渊有过接触,又是都察院出身,当场就怼了都察院那位给事中——

“近年来倭匪成患,水师抗倭不力,履履让倭寇劫掠海上商船,令我大周国蒙受重大损失,叶大人也是因水师不济,无力抗倭,这才迫不得已,自己组建了水师,抗倭已经有了成效,可见那些经过招安的海盗们,是真正归降了朝廷,既有忠君之心,何必要强论出身?”

“你们上下嘴皮子一磕,就给叶大人扣一顶勾结海盗的罪名,你们没去过浙江,知道水师有多么难练吗?叶大人此举,大大减轻了朝廷培养水师的压力,是大义之举。”

“叶大人一到了浙江,就组织抗倭,可比某些只伸手向朝廷要钱,却不尽力剿倭灭匪的人强多了,朝廷不该问罪,理应嘉奖。”

浙江都司剿倭“不力”的险恶用心,满朝上下谁不清楚?

可朝廷要整顿浙江,不光要师出有名,还需要能主掌水师的得力将领。

宋修文这个名目是有了,可朝廷擅长水战的将领,却是屈指可数,这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挪也挪不动。

至于叶寒渊,便是有些能力,那也不够资格。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培养水师已经很难了,一个出色的水师将领,更是难上加难。

浙江都司把持了东南沿海一带大小十几个州郡。

宋修文之前在山东主持沿海战役,因能力不错,这才调任了浙江,那时候皇上未必就没有整顿浙江的心思。

可宋修文到了浙江之后,又是怎样的情形?

难得一个精通水师的将领,也被折了进去了,现在就是皇上有心想要派水师将领去浙江,那也要有人去啊!

就算勉强去了,又能顶什么用呢?

皇上忍着浙江水师,不将朝廷放在眼里,就真的会善罢干休?

呵,光看皇上始终没有处置宋修文,任水师党和清流斗得你死我活就知道了,皇上对浙江大小官员们的险恶用心。

叶寒渊刚去浙江那会时,浙江都司兴许还不畏惧。

可随着前年秋末,狄人滋扰边境,武穆王指挥幽军,诛杀了上千狄人,将狄人的头全部砍下来,吊到了狭裕关的城门上。

狄人自觉威严大损,派了好几波人想要将人头抢下。

可这人是来一波,杀一波。

杀一波,就挂一波人头。

整整一个月,狭裕关城门口的血,就没有干过,起初还有人觉得残忍,还有朝臣参奏武穆王,直指武穆王性情残暴。

但是,北境常年受狄人侵扰,狄人不光杀人、抢物,还经常屠戮百姓,放火烧城,比之倭寇还要更令人深痛恶绝。

每天都有北境的百姓们,不惜路途遥远,也要跑去狭裕关围观这血腥的场面,也没人觉得害怕,人人都恨狄人,连小孩都敢捡起地上的石头,朝狄人的项上人头砸去。

至此,就没人再觉得残忍了。

甚至有不少北境的文人墨客们,还觉得大快人心,为武穆王写了不少讼诗。

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一年之久,狄人的人头还挂在狭裕关耀武扬威,都已经变成了一个个风干人头。

这也成了狄裕关一景,还有不少外地人,专程跑去北境看风干人头,借此瞻仰了武穆王的英姿。

也是因那挂满城楼的风干人头,去年北境秋冬季节,迎来的久违的平静。

这一战,再一次杀出了武穆王的威名。

同时,也震慑了浙江都司。

叶寒渊也因此,彻底在浙江站稳了脚跟。

皇上在金殿上大叹:“若,武穆王身体大好,派去浙江抗倭,想来朕也不会为了整治江南而头疼了。”

倭寇再厉害,也只是一群流寇,就算上岸,杀进了城里,也就是多死几个人,损失一些财物罢了。

可北狄却是大部族,人强马壮不说,民风还彪悍好战,一旦他们挥兵北上,威胁的是大周朝的江山。

殷怀玺能将狄人杀破胆,区区几个倭寇又算得了什么?

便是不精通水战又如何?

以他的头脑,便给他一点时间还怕学不会指挥水战?

只可惜他残了。

叶寒渊也是不错的,只是用起来倒不如殷怀玺放心。

不光浙江这边不消停,山东那边也是。

两年前,皇上下旨让东宁王协助山东各府大小官员,治整山东,清除氏族积弊,他接旨之后,大肆在山东宣扬大周国法,严令氏族的宗族之法大过国法。

起初这一举措,也没人放在心上。

毕竟,朝廷经常会派巡察史来山东,宣扬国法,这种事经历得多了,也就寻常了。

可春节过后没多久,东宁王与氏族发生了激烈冲突。

起因是,氏族豢养的几个私兵,在大街上强抢民女,被东宁王的人瞧见了,当场格杀,氏族不服气,就报了官,要求州府衙门给他们一个交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