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表哥万福 > 第429章:中了邪

第429章:中了邪

书名:表哥万福 作者:犹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6:11

话说到这份上,虞幼窈也不好再拒绝了。

齐思宁送了一幅自己的画作,画的正是窕玉院莲湖盛开的美景,整张画长达6尺(2米),是难得的大幅画作。

齐思宁年岁不大,但画技却是真的好,不仅画风柔润,已经有了几分“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的意境。

这么大幅画作,从构图到修画,少说也要三两个月才能完成。

可见是费了不少心思。

齐思宁派来的丫鬟也道:“这幅画,我家小姐打四月就开始画了,也是头些日子才修画完成,区区拙作,虞大小姐看个开心便罢!”

唐云曦则回了她自己绣的屏风,正是青梧五月,梧叶碧翡,桐花明亮。

唐云曦绣艺精湛,整张屏风华净妍雅,赏心悦目,连许嬷嬷瞧了,也不禁赞叹:“唐五小姐,是个有内秀的人。”

一张屏风,绣起来可不容易,想来也是从四五月就开始绣的。

虞幼窈觉得奇怪:“我也只是送了一些小东西,怎的就跟约好了似的,回礼是一个比一个隆重?”

许嬷嬷笑了:“姐儿时常给她们送东西,而且都是自己亲手做得,她们得了你的好处,便也要多花些心思,全了你的情谊才是。”

世家相交多是面子上的,若想要诚心相交,便会自己精心准备礼物与人往来。

虞幼窈心中恍然,礼物也收得坦然了。

这时,府里派去镇国侯府打听消息的人回来了。

说是,宋世子昏迷了一天一夜,人还没醒,昨儿到了后半夜,突然发起了高烧,胡御医扎了针,也用了药。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烧是退了又烧,烧了又退,反反复复,也不见好。

镇国侯府也急,几乎将太医院,能得空的御医请了一个遍,御医们诊断的结果都是,宋世子急火攻心。

实在没了办法,镇国侯府又从外头请了不少有名声的郎中。

可宋世子还是没有醒来。

这会儿,宋明昭得了急症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京里头少不得要议论一番。

虞老夫人实在不放心,又让柳嬷嬷亲自去了镇国侯府一趟,看一看宋明昭的情况,顺带送了一些精贵的药材补品。

柳嬷嬷走了一个时辰,回来后,面色凝重:“宋世子的情况不太好,说是急火攻心,可老奴瞧着倒像是、是……”

这到了嘴边的话,陡然察觉不妥了,又闭紧了嘴巴,变得迟疑起来。

虞老夫人捏紧了帕子:“你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屋里没得旁人,有什么话就直说。”

得了准话,柳嬷嬷连忙凑近了老夫人,压低了声音:“老奴瞧宋世子像是中了邪,人还昏迷着,却捂着胸口,嘴不停地问【你是谁】这话,问着问着,嘴里就大口大口地吐血,吓死个人了……”

虞老夫人震惊不小:“还、还吐了血?你说得可是真的?”

柳嬷嬷连连点头:“都是老奴亲眼所见,镇国侯府大约也没想到,宋世子会突然梦魇吐血,也是吓了一大跳,宋老夫人更是惊吓过度,当场就晕了过去。”

虞老夫人连忙阖上了眼睛,手上捻着佛珠,嘴里念叨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念叨完了,又睁了眼睛,连忙问:“胡御医是怎么说?”

柳嬷嬷回道:“胡御医给宋世子用了十救丸,说宋世子暂时没有性命之危,但若是一直不醒,就不好说了,看样子,宋世子的情况,不容乐观。”

虞老夫人心里也不好受:“连保命的急药都用了!”

旁的话也不好多说了。

柳嬷嬷继续道:“老奴自作主张,告诉镇国侯夫人,宝宁寺有一位慧通大师,尊药师佛,医术十分了得。”

当时的情形实在太吓人了。

她一个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也是打心眼里瘆得慌,眼见镇国侯府惊乱了一团,想着走了这么一趟,总得帮一把才是。

老夫人常年礼佛,对宝宁寺知道的得比旁人多,慧通大师虽然名声不显,却也知道他精通医术。

虞老夫人连忙道:“药师佛济人救世,便是说了名号也不打紧,若宋世子真的是……确实该让宝宁寺的高僧瞧一瞧,就算不是中邪,慧通大师精通医术,也能帮忙治一治。”

柳嬷嬷松了一口气:“老奴也是这样想得。”

虞老夫人阖上了双眼,不停地捻着佛珠:“阿弥陀佛……”

到了下午,虞府就接到消息,镇国侯夫人亲自去了宝宁寺,将慧通大师请进了府里。

慧通大师为宋明昭用了药。

宋明昭不吐血了,但梦魇不断,烧、退不停。

慧能大师闭目盘坐在宋明昭屋里诵经。

镇国侯府的消息,不停地传进虞府里,连虞府也是一片凝重。

不过这一切,都和虞幼窈没有关系。

时至八月,莲湖里的莲花,开了一荏,落一荏,湖里头已经结了不少莲蓬,正午天气最热的时候,虞幼窈拿上书册,便泛舟湖上,到荷莲深处去歇荫,顺便采莲蓬,让丫鬟们剥莲子,将莲心挑出来。

莲心虽苦,但做成莲心茶,却是好东西。

秋季气躁干热,莲心茶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养心益脑,最适合像祖母年岁大的老人吃用。

表哥每日喝一些,也能宜养心神。

而此时,正被虞幼窈牵挂的殷怀玺,却悠闲地坐在营帐里,拿着一块比成年男子手掌还要大的红丝石,正在刻砚。

朱公公瞧得直唏嘘,这块红丝石通体血红,宛如鸡血,红丝映带,鲜艳逾常,质古如玉。

是出自山东青州黑山红丝石洞。

历年上贡给皇上的红丝石,都没有这样好的品相。

心里想着,嘴里也少不得要恭维几句:“青州红丝砚,即负盛名,誉为诸砚之首,胜过端砚,这块红丝石经世子妙制,真正是华缛密致,皆极其妍。”

唐代的柳公权在【砚论】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论端、歙!”

后世亦有不少文豪评:“红丝砚第一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