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桃花妆 > 第140章 公主:驸马就是牛皮糖

第140章 公主:驸马就是牛皮糖

书名:桃花妆 作者:阿姽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4:04

明烛相貌很是不错,唇红齿白,眉清目秀,一穿上锦衣华服,头簪玉冠,俏生生地站在那,就像是从水墨图中走出来的一样。

兴许是早年风月之地的经历,叫他好生生的皮相上染了风尘之气,将一脸的清俊给冲散干净,凭白让人多加看不上眼。

雒妃单手撑额,她倚在软枕上,懒洋洋地瞧着下面局促的明烛。

这边首阳已经将明烛在容王府企图偷窃她嫁妆的事给提了句,雒妃嘴角微勾,眉目泛出冷意来,“本宫回京之时,还在心惶惶地想着,可是有东西落在了容州,不曾想,竟将你漏了。”

明烛抬了抬眼,他拢着手,心头忐忑不已。

雒妃旁的也不没多说,挥手吩咐道,“去,将本宫库里头那把焦尾凤琴抬出来,抬一曲儿听听。”

听闻这话,明烛心头悄然松了松,他诚惶诚恐的笑着道,“小的日夜挂念着公主,今日见到公主,才觉心头的快活过来。”

雒妃嗤笑一声,焦尾凤琴很快摆到明烛的面前,明烛当即敛袍坐下,松泛松泛指头,叮叮咚咚地弹了起来。

雒妃坐了会,晕晕欲睡,这几天在普陀寺,她压根就没休息好,故而目下听着琴声,就生了困意。

首阳将她扶到罗汉榻上,用拿了薄锦被与她搭在身上,冲明烛挥手,整个厅里的人就都退下了。

以致于,雒妃根本就不晓得皇帝息潮生回了宫后,第一件事,就以皇后冲撞佛祖,愧疚之下,自尽了断的由头发了圣旨出去,他也不管旁人是否相信,只管先行将后位挪空了出来。

而司马家也紧接着自行请旨降罪,乌压压的一大家子跪在宫门口,顶着七月的烈日,半点都不说起来。

皇帝第二道圣旨,就是感念司马家三朝帝师的劳苦功高,免了司马家的罪责。

司马太君这才松了口气,接连磕头叩谢隆恩。

旁人即便想探究这里面的蹊跷,可司马家都那样表态了,即便晓得皇后的暴毙古怪,也不好在论其他。

其中尤为上官家上下都绷紧了,司马家少了位皇后,就那样云淡风轻的算了,若要人说这里面没点门道,谁肯相信。

且上官家的当家人,上官寂——大殷大将军,更是心明如镜,晓得这多半是圣人对世家动手了,可他没想到,这圣人第一个动刀子的,竟是最难啃的司马家,而且还将司马家顺利收入麾下。

“父亲,如今臣强主弱,我上官家掌朱雀营,要想动,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想必圣人不会轻举妄动。”上官寂的大儿子上官宵粗声粗气的道。

上官寂瞥了他一眼,不带任何表情,可硬是让这人高马大的儿子缩了缩肩。

“父亲,司马与我上官家,一文一武,在朝廷之上多年相互掣肘,如今司马摒弃自来的中庸之道,日后在朝堂上,我上官家,怕是不如从前了。”

说这话是小儿子上官烨,也是上官寂四子中,他最为满意的一个。

如今,还有二儿子和三儿子皆在朱雀营中值当,书房里,也就父子三人。

上官宵却是不忿了,“圣人凭什么?我上官家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圣人也不能说翻脸就翻脸。”

上官烨抬头瞧他,他今年也就十七八岁,虽有功名,可并未出仕,一身书卷气,走在大街上,谁瞧了都觉得会是个文弱书生,哪里还能想象他竟是出自一门虎将的上官家。

上官寂懒得再打理蠢透了的大儿子,遂对小儿子道,“你来说说。”

上官烨嘴角含笑,十分斯文,“大哥,京城四大世家,除了顾家是天家外家,旁的剩下三家,皆早便是圣人的心头大患,外有突厥蛮夷垂涎,且九州藩王并列,在这京城之中,还有世家与三王的威胁,大殷其实早就是风雨飘摇,圣人想要坐稳了,至少这京中是在他手中才是,如此他如何不对世家翻脸?”

听闻这话,上官宵呐呐无言,这些弯弯道道他并不擅长,他只晓得,上阵杀敌。

上官寂满意地捻着胡子点点头,他转身看着书房里挂着的那副大殷舆图,沉默了会,才意味不明的道,“最近都收敛些,以静制动就是。”

两儿子接叠声应下称是。

皇帝息潮生不晓得上官家已经警觉,不过即便知道他多半也是不在意的。

盖因皇后死因不光彩,司马家连白幡都没挂,至于宫中,除了少了位皇后,并无旁的区别。

且在这期间,朝堂大臣就没人敢提中宫无主,需得新纳皇后的事来。

息潮生乐的清闲,他与在承恩避暑山庄的太后书信了封,将近日之事悉数告之,并问了归期,他好做祝贺起千秋的打算。

雒妃也正想起了太后,她都回了京城好些日子,也没见承德避暑山庄那边有信儿传回来,若不是皇帝哥哥这边需要她帮衬,她约莫一早就跑去山庄了。

她在府中休息了几日,总算是养起些气色,也不知到底是心绪开怀才致如此,还是鸣蜩亲自挑进府的那十年皮相俊美的少年起了作用。

她日子逍遥,十个姿容不俗的小侍,各有各的俊,或清雅,或疏朗,又或风度翩翩,再不济也是温柔体贴的。

那瞧着雒妃的眼神,个个脉脉深情,只巴不得使劲浑身解数,分得雒妃一二宠爱。

明烛一瞬间就心生急迫,这十小侍皆是鸣蜩在外找的身家清白又干净的,并不是从楼子里出来的,但还对公主十分讨好,并不与他一样。

好在雒妃并未忘记他,时不时还是会召他弹琴。

而对这些小侍,秦寿并未多说什么,自那天从普陀寺回来,他在雒妃的书房中找了好些佛经来看,当真一副专心研习的模样。

雒妃暗自冷笑,装模作样罢了。

这一日,雒妃似乎觉得无趣的紧,竟差人将四大世家的嫡出娘子皆宣到府中,与她解闷。

光是司马家嫡出的娘子,不仅有司马纤和司马溪,另还有俩雒妃并不熟悉的小娘子,十二三岁,稚气的很。

而上官家,不知是不是武将传家的缘故,这一代,倒只有与凤家公子定亲的那一位嫡出姑娘,这位姑娘当真有乃父之风,一言不合,就要动手,在京中风评并不甚好。

凤家来人也是好几位,但只有一个凤锦绣是雒妃认识的,旁的还有好几个,不过她也不没兴致就是了。

与天家关系最好的顾家,来了顾妙弋并底下还有三小娘子,皆是在有十一二的模样,不过,因着是太后的外家,雒妃倒多了几分的笑脸。

这四家的娘子,凑在一屋子里,也有十来号的人,雒妃遂将在府中阴凉的活水小塘边摆了条案。

每张案几上,还送上冰镇过的红瓤西瓜,以及解渴的凉茶,还有其他的小点心,端的是样样精致,瞧着就是可口的。

雒妃坐在上首的位置,从头至尾,她脸上带起疏离的浅笑,望着下面各家娘子暗潮涌动的献艺,她倒看的热闹。

这四家里,本是要数司马的娘子学识最为不凡,不管是琴棋书画,亦或其他,皆是好手,可今日,也不知是不是老太君打过招呼,司马家的娘子硬是刻意藏拙。

无意间,便让凤锦绣出了把风头,她一招反手弹琵琶,叫人拍案叫好。

一众娘子正在瞧的兴头上,冷不丁有太监扯着嗓子叠声喊道,“圣人驾到……”

雒妃一愣,连带其他娘子也好些没反应过来,站在场中,手里还抱着琵琶的凤锦绣更是惊讶地弹岔了个音。

紧接着,一袭暗紫胸口绣五爪金龙的息潮生走了进来,他手边还跟着驸马秦寿,再后便是浩浩荡荡地宫娥和太监。

雒妃施施然起身,她一摆宽袖,其他娘子跟着赶紧站好,垂首敛衽欲行礼。

雒妃几步迎上去,亲昵的对皇帝道,“哥哥,怎的今日过来了?”

息潮生好笑地扫了眼周遭脸生的各家娘子,调笑道,“怎的,朕来的不是时候?”

雒妃嘟了嘟嘴,在兄长面前,她一如从前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娘子,仿佛可以肆意任性和妄为。

“可不就是不是时候,蜜蜜正在看锦绣反手弹琵琶来着,都叫哥哥给搅合了?”全大殷,能这样同皇帝说话的,约莫也只有雒妃一个了。

息潮生摇头无可奈何地捏了捏她小巧的鼻尖,“你一个人憋闷,就使唤别人不成?还叫人专程跑来弹琵琶给你听?”

雒妃眼波流转,她娇笑道,“哥哥,你是不晓得,锦绣的琵琶弹的可好了。”

皇帝一挑眉,在众家娘子中挨个审视了遍,问道,“谁是锦绣?”

凤锦绣心头一跳,赶紧站出来道,“启禀圣人,民女便是凤家凤锦绣。”

闻言,皇帝了然,意味不明的道了句,“凤家的啊……”

凤锦绣不敢抬头,紧紧捏着手里的琵琶,“民女正是。”

息潮生好似来了兴致,他在雒妃的位置坐下,雒妃站他左手边,右边则是从头至尾都没说句话的驸马秦寿。

“抬起头来。”息潮生忽的这样道。

凤锦绣手心都浸出了汗,她缓缓抬头,眼皮却是耷着,不敢直视过去。

好一会,才听息潮生道,“是个好的。”

雒妃眸子亮了几分,她笑靥如糖的转头对凤锦绣道,“难得听哥哥赞赏个人,就冲这个,本宫就该赏你。”

说着,她退下细细手腕上一对翠汪汪的帝王绿镯子,边上的首阳接过,并送到凤锦绣手里。

突如其来的赏赐,让凤锦绣一愣,连谢恩都忘了。

还是多亏得首阳提醒她,她这才慌忙提起裙摆,对座上的两人拜谢。

雒妃拜拜手,以示不在意,她这不经意间却瞄到司马纤竟一直瞧着秦寿在,且那眼神怎么看怎么不对。

她冷笑出声,一挥袖子就对旁边的顾侍卫道,“哼,将司马家的给本宫尽数赶出去,日后再不准姓司马的登门!”

“喏!”顾侍卫大声应道,他可不管司马家几位娘子的惊慌失措,当即就让侍卫赶人。

雒妃目色冰冷的盯着司马纤,“你们要怪,就怪司马纤,觊觎不该觊觎的,本宫没挖了她的眼睛都是好的了。”

末了,她又道,“回去问问司马太君,她一个娘子教不好,就旁的也教不好了不成,若如此,本宫不介意帮她教上一教!”

这话一落,司马纤面色一白,都这当了,她居然还敢去瞟了眼秦寿,咬着唇,眸带水光,委屈又凄楚的模样。

“赶不出去,是也不是?”雒妃一下就火了,她朝顾侍卫吼道。

顾侍卫顾不得男女之别,硬是将司马纤拎着扔出公主府。

息潮生好笑地看着雒妃,“好了,无甚事也值得你恼成这样?”

雒妃一屁股坐在息潮生身边,意有所指地望了秦寿一眼,又让人将剩下的娘子挨个送回家去,这才与息潮生说起太后的事来。

息潮生摸了摸她细软发髻,嘴角含笑的道,“母后说,还有十来日,会在千秋之时回来。”

雒妃一下就欢喜了,连带刚才司马纤的膈应也冲淡了,她扯着息潮生的袖子,“母后真如此说?”

息潮生点头,“母后听闻你回来了,让你在府中好生呆着,莫要出去惹事生非。”

不得不说,知女莫若母,太后还是十分了解雒妃的。

雒妃也没反驳,她心头高兴了,就什么都不在意。

一边的秦寿,一直注意着雒妃,见她与皇帝之间旁若无人的亲近,他忽的就想起从前两人好的时候来。

即便是那个时候,她未曾打理好妆容或者衣衫之前,她也是不许他看的,哪里会像在皇帝面前这样的随性。

他很少回忆从前,多半都是计划的日后,可对于与雒妃那一段最是美好的过往,如今,他却是经常忆起,连带的与眼前的雒妃做个比较。

辟如现在,他就晓得,最是心悦他的时候,雒妃对他原本也是有着保留的,至少并不是完全的信任与放心。

不过,他实际也是如此,故而谁也怪不得。

雒妃没注意秦寿,她高兴地留了皇帝在府中用膳,特意做了一些容州那边特有的风味吃食,每一道她都兴致勃勃的与皇帝说道。

皇帝也是没去过容州,可即便如此,他也听的津津有味,若雒妃讲的不详实之处,他还会问问一桌的秦寿。

秦寿也乐的与两人关系融洽,他捡着有趣的说,即使还是板着个面无表情的脸,语气平澜无波,他也能讲的皇帝心生向往来。

一顿饭罢,他这样有意与皇帝交好,倒让雒妃看他顺眼了几分。

送走了皇帝,雒妃出奇的没赶人,她请了秦寿去花厅,思量片刻,还是将秦家的丹书金劵给了他。

秦寿掂着手里瓦片状的丹书金劵,他神色疑惑地望着雒妃。

雒妃端着茶盏,斟酌道,“驸马帮着对付司马家,本宫还你丹书金劵,这是早说好的事,即便哥哥后来将此事抹过,本宫也不是言而无信之人,既然答应了驸马,那就必不会食言。”

就像雒妃诸多时候不会轻易相信秦寿会有好心一样,秦寿也不会轻易的就信雒妃今个竟这个的好说话。

他捏着金劵,思量了会才道,“那就谢过公主了。”

雒妃点头,她低头抿了口茶水,感受到茶香在舌尖弥漫开,就不经意问道,“驸马何时回容州?”

这人在京城一日,她心头就没底,不晓得到底他想要干什么?勾结三王?暗中收买世家?亦或渗透禁军?

她什么情况都想过了,可据底下的人回禀,此次秦寿进宫,根本就没带多少人,连长随延安都没带,连带护卫的,约莫不过十来人。

这些人一到了京城,再是安分守己不过,就是秦寿,雒妃也没见他私底下与谁搭过话,仿佛他入京,就真是与太后祝千秋一样。

她不信,但抓不到他的狐狸尾巴,一时半会她也是没法的。

秦寿随意的将丹书金劵搁在案几上,他琢磨着雒妃问这话的意思,嘴里却回道,“自然公主何时回去,九州就何时回去?”

闻言,雒妃惊的手里的茶盏差点没摔出去,她以一种你有病的目光看着他,“驸马在京城待的够久了,等母后千秋一过,驸马还是早些回去的好,毕竟容州那地方,外有突厥虎视眈眈,且还有秦家军需要驸马操持。”

秦寿只问一句,“公主与九州一并回去么?”

雒妃自然摇头,她望着秦寿,忽的和离这件事就上了心头,她思量了会道,“本宫思来想去,从前任性轻狂,自打与驸马初见,就受驸马皮相说惑,且未曾征得驸马同意,就让皇帝哥哥下旨赐婚,是本宫孟浪了。”

秦寿皱眉,他并不太喜欢听到这样的话。

雒妃一字一句,好似在想着最恰当的说法,“且,尚了公主的驸马,此生不可有侍妾,这与驸马而言并不公平,毕竟驸马背后还有一整个的容王府需要振兴,所以,若驸马没别的,过上几年,本宫会与皇帝哥哥提议和离之事。”

雒妃也是算好了的,这过上几年,必要秦寿将突厥远远的赶出大殷去了才好。

至于后面的,藩王之乱,也只有她与母后还有皇帝哥哥来处理了,想必那会因着两人有过这样的关系,他也多半会手下留些情面才是。

雒妃考虑的周到,然而她却未曾料到秦寿的心思。

秦寿嘴角微微泛出冷霜来,斜长的眼梢,凛冽又锋锐,他垂眸捏着手里的茶盏,好一会才道,“赐婚,和离,公主当本王是什么?想要就要,不想要扔咋在一边就是。”

“不是。”雒妃冷硬的道。

秦寿却是不听她的,他抬眸,目光锐利如鹰隼地盯着她,“赐婚之事,是公主做主的,但和离之事,可容不得公主来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