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百物屠 > 第十章 东宫伴

第十章 东宫伴

书名:百物屠 作者:陈风徐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3:48

罗明便再行礼,方抬起头来,二目炯炯有神,如彻夜明炬,他不急不慢道:“九章之学,在于启蒙明德,更在于告诉人们,政事与人生的密切,国章全文,不过百二十字,老师方才说的,是珙庆子回答茂和的话,茂和问珙庆子,政治如果讲求德行,那许多事情都无法推进,岂不是会失去秩序,珙庆子便回答他这句话,意思是,政治上有建树的大人物德行很高,他们的品德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就好像你们这些人,都是凭借贤名立身,不会因为要推进某项政令而改变自己的贤名,那么政治便一定会让原来本就高尚品德的人一直有高尚品德,也一定会让志在天下的人永远以天下为志,老师没说最重要的一句,珙庆子还说,政如鸩饮,唯续毒解之,德在其中,毒必不发,他说,政治就像是毒药,一旦沾上就没办法脱身,必须一直参与其中,而在这个时候,品德,或者说是操守就是一种缓和毒药的良药,有了德行在,政治带来的坏处就不会发作。”

这一大段话说下来,在座的所有人都蒙了。

魏敬一目瞪口呆,他自己都还没解读过后面的六章。蔡书臣更是艰难地咽了一口唾沫,他没想到,一个十岁的孩子,能说出这样鞭辟入里的话。罗沉一愣一愣的,高屹小声唤他,他都没听到。自己这弟弟,这也太厉害了。

满座皆惊,喘息毕至。

罗明接着道:“珙庆子是大裂时期有名的政治家,他的话,至今都为人敬佩,学生不才,若是说的不对,还请老师指正。”

蔡书臣没接话,罗沉在后面情不自禁地拍手鼓掌,紧接着,所有人都拍起手来,就连魏敬一也不除外。

时不敏心里嫉妒,撇着嘴说了一句,“咱们都还没学,你在这儿卖弄什么?太子还没学的,你倒先学了,这不是打太子的脸吗?”

此言一出,瞬间哗然。

魏敬一此时已对这位陌生少年十分敬佩,时不敏的话倒是扎耳,确实,他还没有这位十岁的少年懂得多,虽然有些酸,但心里却不得不佩服。

罗沉听着这话,气冲冲地就站了起来,朝着时不敏道:“小侯爷倒是聪明,要不你也给咱们解读一下国章?”

时不敏没说话,把头转了过去。

罗沉得理不饶人,接着道:“你们要是对我有意见,咱们好好理论,总是拿我弟弟开刀,什么意思,是觉得我们姓罗的,都跟我一样,不会读书?时不敏,你但凡是把你的这些心思用在读书上,何必今天这么酸我弟弟?”

“那是小侯爷!”江平忿忿起身,争辩了一句。

“小侯爷就没名字了吗?”罗沉头也不回,直直看着蔡书臣。

蔡书臣好歹也是一堂之师,自然不能任由事态如此发展下去,因此制止道:“罗沉,可以了。”

可是罗沉是越顺着说话越好说,越是压着便越是难办,他镇定道:“老师自然是想息事宁人,可是我却想寻个说法,小侯爷一直鄙夷我的弟弟,说他自偏僻乡野而来,这不就是等于说当今官家也是半个乡野后代,天子血脉,何其贵重,岂容旁人诋毁?”

“荒谬,你弟弟是你弟弟,官家是官家,你有几条命让他和官家混为一谈?”江平怒掷书简,撞在地上,断了无数根。

四散的书简掉落地面,高屹低头瞄了一眼,看到了“……诸事应如……”这四个字,是《少子言》里的几句话。

蚤自尽省,不忮,不怠,不耽,诸事应如。

罗沉正在平复喘息,并无法对答。

蔡书臣刚想要接着江平的话说下去,魏敬一便开口了,他声音沉着,如落水磐石,坠入湖底,“好了,不过都是嘴上多说了几句,再这么你扯一句我扯一句,可都要祸从口出了,本宫可不想这好好的伴读学堂,只剩下我一个人。”

太子的话就是管用,此言既出,众人方都不再言语。

罗沉心里还是不满,但只能坐下,时不敏掸了掸袖子,再次捧起了《少子言》,江平捡起了地上的书简,卷着放进了书箱。高屹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一切,最终只是轻轻地笑了。

罗明在天青影的第一堂课,随着阵阵东风,以及飞掠的檐鸟不急不慢地传到了明政殿内。王皇后正在龙书案旁研墨伺候御笔,大责太监便走了进来上前秉事。这个点儿,不过才下了早朝。

皇帝一边听着一边批着奏折,待大责太监禀报完毕,方停笔道:“孩子们,十几岁的年纪,拌嘴而已。”

大责太监遂道:“官家可要训斥那罗沉?”

这句话问完,皇帝抬了抬眼,看着他,摇了摇头,“罢了,罗保朝新掌敕事监,朕如若此时对他的儿子申饬太多,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大责太监低头说是,但是并未离去,皇帝于是道:“看来罗保朝这个庶出的小儿子倒算天资出众,他今日既然解了《国章》,传朕的旨意,让他做个名正言顺的太子伴读,再告诉沈可人,让他盯着点儿。”

“奴领旨。”大责太监这才领命下去。

王皇后在一旁细听端倪,手上的功夫也渐渐停了下来,她细眉轻扬,好似入风柳、随水纱,说不出的灵逸。“官家太抬举罗保朝了。”

“怎么,你以为朕是抬举他?”皇帝复接着批折子。

王皇后略活动了活动十指,微微笑道:“太子的伴读,官家一直未定,臣妾知道,官家是担心如果选了不称职的人,那就是耽误太子的前路,这个人,要是个忠才双全之人。”

“一个小地方来的庶出的孩子,谈什么忠才双全?”皇帝笔下未停,伸手又拿了一本。

“我大魏青年才俊层出不穷,一代比一代杰出,当然不缺有才华的人,但是罗家的小儿子自幼不在东都,不沾染东都的这些汤汤水水,而今不过十岁,可以培养,官家看重的他的干净。”王皇后说完,看了一眼皇帝。

皇帝点了点头,“嗯,是能培养。”

“您最近过于偏倚高罗二人。”王皇后轻轻地说出这句话,眼神一直看着皇帝的手。

此言一出,皇帝的手方顿了顿,他侧过脸,带着笑意问道:“皇后觉得朕过分了?”

王皇后眉目带情,摇着头道:“官家做什么都不过分,唯独不能把臣子的地位抬得太高。”

皇帝只是挺了挺身子,松了松脖颈,“你呀,还是在想,让薛家的小子来当伴读,是不是?”

“薛家世代簪书,文治世家,臣妾也是为了太子着想,自然想找个最好的。”王皇后言语中满是为母深情。

皇帝看着她,并没有说话,而是放下手里的笔,拉过了她的手来握住,语重心长道:“不是朕不想给太子最好的,敬一七岁就册为太子,是年开天青影,招揽大臣子孙陪读,朕的江山,百年之后,那都是他的,伴读,虽然看似平常,可其实非常重要,你看沈可人,那是朕当年的伴读,朕做了皇帝之后,赐他做了太傅,既要培养下一代皇帝,还要在朝堂上为朕奔波操劳,我朝不设宰相,太傅一位,便如同宰相了,薛家是好,可是已然位高权重,薛赫乃是文嗣院的大博士,统领我大魏一切科举之事,皇后不是不知道科举的重要吧,如若朕再启用他的后人为太子伴读,这以后,招贤纳士,广揽能臣的事情,可都要交到薛家手里了。”

皇帝所说,王皇后心里清楚得很,可是她是真的看好了薛家的门风。

终了,她只能称道:“官家以国家为重,臣妾妄言了。”

“哎,不是妄言,”皇帝连忙摆手,“你是皇后,监察朕的一言一行,是你的本分。”

王皇后颔首不言。

皇帝提起笔来,刚要下笔,遂指了指砚台,“研墨。”

圣旨直接送到了罗府,紧跟着罗保朝进门就到了,罗保朝得知此事后,面上渐渐不悦,他心里清楚,此时皇帝的这道旨意,是为了让他好好做事。回到房内,说与玉怀璧此事,玉怀璧倒没那么担忧。

“之前皇后一直属意薛家,不过官家一直没松口,此间倒好,竟然选了明明,好事。”玉怀璧正穿着一身紧背扎腰衣,这是刚在演武堂练完功。

罗保朝凝眉思量,缓缓摇头,道:“错了,你终究是没看明白。”

玉怀璧闻言并未不满,笑道:“官家心里,是要拿捏着你,可皇后就不一样了,别的事儿我不知道,我与那王玉真十年交情,她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心里烂明白,明明能不能做得了伴读,不是一道圣旨就能决定的。”

“还算聪明。”罗保朝看着她,长舒了一口气。

“这下可好,东都之内,都得盯着咱家看了。”玉怀璧动了动肩膀,遂转身要去换衣服。

罗保朝接着道:“今日沉儿又在天青影里惹事儿了。”

“他不惹事才是奇怪。”玉怀璧早就习惯了自己的儿子招惹是非。

“这次他和时不敏起了争执,是为了罗明,一向不多说话的太子,此番也不得不从中调和。”罗保朝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儿子惹事,而是太子开口。

玉怀璧刚松开发带,听到此处,手里顿了一下,问道:“太子?”

“是啊,太子向来寡言寡语,什么都不显露,此番竟然为了两个臣子的儿子开口,官家和皇后若是知道了,免不得又起疑心。”罗保朝知道,官员若是亲附东宫,那可是满门抄斩的下场。

玉怀璧低下眼眉,轻轻将发带放在梳妆台上,打开了一方桐木妆奁,从屉子里拿出来一把檀香篦,若有所思道:“无所谓,小孩子们说话,谁会当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