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 第一百七十五章 海棠

第一百七十五章 海棠

书名: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作者:砚池洗笔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2:41

中宫。

皎皎月光下,容皇后独坐在中庭葳蕤盛放的西府海棠树下,手里握着一册札记。

晚风轻拂,粉白的花瓣悠悠落在札记扉页上。

容皇后垂眸看去,一如每册札记,这册的扉页上也写着那句诗:

忽惊宫瓦出新碧,更喜海棠舒小红。

准确地说,是两句诗。

两句,笔迹不一、内容无二的,诗。

端秀的簪花小楷是札记主人的笔迹。

另一行笔迹便逊色许多,落笔全无章法,似是初习者的潦草涂鸦。

这诗句里,嵌了一个名字。

舒棠。

姜舒棠。

太祖姜皇后。

容皇后翻看着札记,清冷的眸光逐渐柔和。

穿越前,她对古代女性的了解极其有限,历史学家们认为,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多是愚昧无知的生育机器,偶有惊鸿一现,究其根源,也皆是依附于她们身后的男子,网文写手们则脑洞大开,敲出一篇篇百转千回的宅斗、宫斗、女强甚至女尊文。

在历史书里,女子过于弱,而在网文里,女子又过于强。

她觉得,古代女子不应该是历史书里那一个个冠在夫姓下面目模糊的身影,也不是网文里那些动辄集文采、武艺、医术等种种技能于一身的奇人。

纵然男尊女卑,纵然教化未开,可古代女子也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人。

所以,那时的容滢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偶尔瞥到大热IP 改编的电视剧,从来提不起兴趣。

公司里的女孩子们倒是个个热衷于追剧……

公司里的女孩子们……

容皇后突然有些恍惚。

也不知道她那个有些迷糊的小助理现在怎么样了。

她想到这里,突然意识到,自己穿越至此已经二十年了。

若两处世界的时间速度一致,那么,那里也已经是二十年后了。

她记忆里迷糊的、刚毕业的小助理,已经四十多岁了……

父母、哥哥嫂子、老板,还有……

容皇后愣了一会儿,压住脑海深处喧嚣的记忆,强迫自己把目光投向札记。

慢慢地,她的心绪逐渐平静,眸光恢复柔和。

现代的历史学者、网文写手们,大概都想不到,古板的封建社会里竟有这么有趣的女子。

她是生于高门的贵女,大周的开国皇后,一言一行莫不堪为女德垂范。

她也是跟着家仆逃难的少女,登门退了高门婚书后,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在流离失所的乱世、烽烟四起的战火里,毅然下嫁那家仆。

姜皇后。

或者说,是大周子民皆知的姜皇后。

若不是因缘巧合翻开了这些札记,她对姜皇后的了解原本也仅限于斯。

但是,她翻开了这些札记,看见了一个有趣的妙人。

譬如,她此时翻开的那页上,与扉页一般的簪花小楷写着:

昭德八年,三月十五。

午后,余促阿柔习字,阿柔推拒不从,再三追问,方答:娘娘有训,女子无才便是德,奴不敢不遵。

余莞尔:女子无才之语,古而有之,历朝历代的皇后都要训示的。

然,你且看历朝历代,有几位皇后胸无点墨?又有几位皇后不给公主请西席?

你便该知,这句话当不当遵。

阿柔闻余言,思虑良久,终执笔如常。

余心甚慰。

……

容皇后阖上札记,轻轻抒了口气。

所以,今日她在宣政殿说的,“本宫以为,姜皇后之训应为,女子无才固然是德,女子有才更是德”,倒也算不得无端攀扯曲解。

设女学,她终于做到了。

从没落侯府的庶女一步步走到今日,逐渐得到名声、财富、后位,得到那些的时候,她虽然也有成就感,却都远不及今日之感。

因为,那些是这个时空里别的女子也可以做到的。

唯有设女学,只有她能做到。

她来自千年后的文明社会,这是她无可言说的孤寂,也是她最深的骄傲。

既然知道什么是更好的……

那么,身为穿越者,最有意义的活法自然是,在这里的社会法则内,在自身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出改进。

自然,朝议通过后,至设立女学仍有重重险阻。

她会继续走下去,直到达成目的。

想到这里,容皇后站起身,仰头看向月光下娇嫩的海棠花,想起那幅高悬太庙的画像上的女子,有一瞬晃神。

伊人比花娇。

海棠花年年盛开,花树再也等不回种下它的主人。

札记扉页上的诗句,是太祖皇帝陪着姜皇后一起写下的,还是姜皇后走了以后,太祖皇帝追忆伊人所写呢?

她是一位不幸福的皇后……

那么,姜皇后呢?

容皇后出了一会子神,慢慢走回中宫殿,如常卸妆梳洗。

今日毕竟出了这样一番大动静,伺候的女官们虽然都努力维持着面上的镇静,容皇后却轻易便察觉到她们难以自抑的激动。

她面上全当视而未见,清冷如常。

心里其实也颇为愉悦。

直到上榻就寝后,跌宕了一日的心绪逐渐平静,容皇后方才察觉到自己身体的不适。

她起身朝寝殿后净室旁的恭房走去。

皇后走出恭房后,伺候在外的小宫女行过礼后便打算如常入内清理。

奇怪的是,皇后立于门前,久久未动,亦未言语。

小宫女们便只能惴惴地俯首跪地。

良久,皇后拂袖离去。

待皇后走远了,小宫女们起身走进净室,却诧异地看见恭桶里的水清澈依旧。

……

镇北王府的马车悠悠驶了大半日,在夜色里停在一处田庄前。

主家已数年不曾前来,此番一来,便来了顶尊贵的主儿,庄子里的管事、婆子们齐刷刷地立在门口候着,难免都有些紧张。

此处是邵府公中田庄。

说得更详细些,是公中购置的邵家伤残旧部的农田。

这话乍听之下有些怪异。

因为,周人多以耕田为生,农田耕牛之于周人,好比马匹羊群之于辽人,是关系着全家生计的、比性命更要紧的东西。

辽人不到穷途末路不会杀马,周人不到走投无路也不会卖田。

所以,在农户遭遇不幸时,趁机购其田产的人家便会被非议“为富不仁,趁人之危”。

邵家做的,似乎正是这样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