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 > 第219章:往事

第219章:往事

书名:穿越后,我被竹马拖累成了皇后 作者:旺财是只喵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0:57

在场的人都能理解,当年的冯先生为什么没有选择报官,也为什么没选择找店家麻烦。那是家镇上的客栈,经营了多年,又不是荒郊野岭的黑店。

若是冯先生真被毒杀在客栈,那客店主人就是个现成的替罪羊,无论食物有毒这件事他知不知情,他都是迫不得已入局,因此冯先生不想计较。

冯先生一路躲藏着走走停停,到了边关之后,身上的盘缠也差不多花干净了,他一开始找到了边关一个有驻军的小镇落脚,摆了个摊子,替那些在边关从军的军士们写家书,价格十分实惠。

这里原本已经有个读过几天书的老头子在这里代写书信,冯先生来了之后,价格实惠,写信又快又好,士兵们一转头都去找了冯先生,老头子的生意被抢了不少。

被抢了生意的老头子虽然是地头蛇,但并不敢随便纠集一群人闹事,因此只能每日堵着冯先生骂几句出出气。

可惜倒霉的老头子很快发现,骂人他也赢不了。跟学问高的人吵架太心塞,冯先生连骂人都是引经据典。

当时两人天天在军营门口斗嘴,营中士兵都当乐子瞧,也没人去管他们,恰巧一日,一名京中来的参将巡营,世家子出身的参将,自然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他听了几耳朵冯先生与人吵嘴,赫然发现,这军营门口写信的落魄书生,肚子里挺有货啊!

因此这位参将就朝冯先生搭讪,试探了一下冯先生的水平,接着问冯先生愿不愿意去他府上应塾,教他的小儿子读书。

冯先生就此打开了新生意门路。

边关有许多世家子出身的武将,去边关混资历,等着回京升官,他们大多不会带家眷上任,有不少人都会在边关另外置个宅子,娶几个妾氏暖床兼照顾自己。

因此边关城镇中,父亲出身高贵的庶子非常多,但他们却不是人人都有机会跟着父亲回京归本族的,有些人长大后走了父亲的门路从军,做个小军官,也有人给自己的庶子聘了先生读书。

因为世家大族为了宗族势力的扩张,从来不会拒绝有本事的族人,这些孩子虽是庶子,但若读书上聪明有出息,将来应举顺利,通常都能得到本家的扶助,属于双赢。

只可惜边关心高气傲想要出头的庶子很多,水平高的先生却不多。就算有些亲爹愿意花大价钱从京中请先生,愿意来边关吃沙子的好先生也不多。

那些有名望的先生们,在京中就很抢手,谁会大老远跑到边关来啊?

因此参将发现了业务水平很高的冯先生,就像挖到了宝,立刻请回家去教小儿子读书。冯先生教得好,很快就在一众将官中出了名,成了边关最抢手的私塾先生。

然而冯先生从应馆教学开始,就立下了一个规矩,他只教开蒙,不管进学。

有名望的先生一般不屑于教小孩子识字这样的基础工作,但冯先生无所谓。但准备考科举的学生家里无论花多少钱请他去教,他都不肯。

“我教孩子不挑,好坏我都教,但只教到进学之前。教小孩子才有趣,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冯先生这样告诉上官静他们:“这孩子的性子如何,通常年岁不大就能看出来了。有些人天生就好不了,就算读了一辈子书也没用。天生重要,家教也重要。都说看看爹娘脚后跟,就知儿女七八分,爹娘的性子,通常也要影响孩子。不过歹竹出好笋也是有的。”

冯先生用树枝一样的老迈手指点了点上官静的额头:“这一株,就是不知怎么从歪长正了的好笋,稀奇得很呢!”

“您老人家一定坐地起价来着。”极为了解冯先生的上官静说道:“边关那么多庶子,光教开蒙,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那是。”冯老头得意点头:“我收的束脩可高了!在边关时,应馆价格是普通先生的几十倍。老夫学问高,哪怕只教开蒙,这孩子也肯定基础扎实,对将来进学大大有益,自然值得这个价格。”

“那冯先生又是如何成了闺塾先生呢?”何凌珺好奇地问道:“您只教开蒙就能过得很好了。”

“我说了,我教孩子不挑。”冯先生答道:“不论人品,不论男女,只要价钱给的够高,我就会去教。其实武定侯到边关的时候,我早已经离开了,他不是在边关听到我名头的。赚够了钱,我在边关托人给我换了名姓身份,留起胡子回了京。边关多年风吹日晒,我又老又黑,早已没了当年的模样,就算苏平与我面对面,怕是也认不出来了。我当年逃得仓促,家人都在京里,我还是挺惦记他们的。只可惜我回来太晚了!”

“难不成被苏家迫害了?”上官静问道。

“那倒不是。”冯先生摇摇头:“我父亲原本是个落魄书生,早早就亡故了,母亲辛苦供我读书,又给我娶了妻子。我走时家中妻子正怀孕,母亲还在,身体硬朗。但我一走将近二十年,一切物是人非。”

冯先生回京之后,发现家里的房子早已卖给了其他人,他辗转打听才得知,当年他仓促离家,母亲和妻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听说他在翰林院犯了事,逃了。

妻子之后独自生下孩子,照顾冯先生的母亲,辛苦独自支撑这个家,只可惜孩子在三岁那年一病亡故,只剩下婆媳俩相依为命。

冯先生走后六七年,老太太也病重,妻子走投无路,先是卖了房子给老太太治病,婆媳俩在街角租了间破屋过活。后来钱渐渐花光,老太太也不见起色,婆媳俩逐渐陷入绝境,老太太此时自己提出,要去官衙给冯先生报亡故销了户,让儿媳改嫁,她不想再拖累儿媳。

听当年的邻居说,婆媳俩为这事争执许久,后来冯先生的妻子有一日在家哭了一夜之后,独自去官衙给冯先生销了户,接着托媒人找个合适的人家改嫁,条件只有一个,对方须得同意她带着婆婆改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