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灵异 > 诡异笔记 > 第十八章.人皮曲谱

第十八章.人皮曲谱

书名:诡异笔记 作者:胸口_碎大石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3-02-02 16:23:18

那天晚上,巴鲁对我还有冯天松在豪华的总统套房说了一番话之后,果然没有继续难为我们,半小时后就让我们大摇大摆的走了出来。

看来他的性格的确喜欢多管闲事。仅仅是为了提醒我和冯天松,离博龙这个人远一点!

当时,我和冯天松哭笑不得的回到了我们所在的下榻酒店。冯天松这个人还是相当大气的,虽然被巴鲁的手下打伤了,但也并没有回头去找巴鲁算账。巴鲁对此非常高兴,当场表示愿意和冯天松交个朋友,如果冯天松感觉气不过的话,巴鲁愿意让冯天松随时打回来。

但等我们接下来问巴鲁到底是什么身份时。这个家伙又开始卖关子了,说,不告诉我们,是为了我们好。对此,我们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而下来,事情发展进入了僵局。

接下来的时间,我和冯天松在上海无所事事呆了三、四天左右。本来我们打算立刻回凤天市,再也不管什么博龙不博龙,怪曲不怪曲的事情了。但小七彩和沈筱汐还有任务在身,为了等他们,我们只好又在上海耽误了几天,但没想到就在这短短的几天之内,事情又有了更加惊人的变化!

……

【各大媒体头条】--知名作曲家博龙。凌晨05:49分。突然被警方带走,原因警方并未公布,但怀疑和吸毒有关!

这条新闻让我和冯天松看了以后有种预感,博龙被抓走一定和他家里的那面古怪的墙壁有关,而非什么吸毒!

当然,一切都只是我和冯天松的猜测!

然而……这件事情新闻各大媒体爆料出来没多久。小七彩那天中午就把我和冯天松叫到了她的房间。接着,她伸手递给我们两张复印出来的A4纸,我和冯天松接过来一看。发现这复印纸上面,是一张我和冯天松看不懂的乐谱。

一看之下,我顿时心念一动,道,“哪里来的?博龙家搜到的?”

小七彩点了点头,“知道博龙到底为什么被警察带走吗?”

冯天松十分肯定的道,“不清楚,但肯定不是吸毒!”

我则一旁看着他们俩个,没说话。

小七彩道,“博龙被抓的具体罪名是什么,其实我也不太清楚,但应该和海外势力勾结有关,根本不是吸毒。但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们手上的两张乐谱,是从博龙家的秘密房间里面发现的!”

我呆了一呆,道,“也就是说博龙被抓后,警方凿开了他家的那面墙?”

小七彩道,“对!那间房子里面什么都没有,空荡荡的,甚至没有床,衣柜和一切家具,只孤零零的摆着这张乐谱!”

我道,“看来这张奇怪的乐谱果然有问题!”

冯天松道,“这两张应该是复印出来的吧?原来的那张乐谱被警察搜走了?”

小七彩突然纠正道,“原来的乐谱,并非一张!”

冯天松一愣,道,“什么意思?”

小七彩道,“一张这个词形容的不太准确,因为当时警察搜出来的乐谱,实际上没有写在纸上。”

我和冯天松越来越摸不着头脑,我道,“不写在纸上写在哪?”

小七彩沉默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道,“写在一张人皮上!”

人皮?

我隐隐约约不妙,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发现?”

小七彩道,“那张人皮经过权威鉴定,经过了四道工序才能保存下来。也就是深埋,无菌,密封,恒温这四道。权威人士初步鉴定,那张人皮保存下来的年代,应该是唐朝以前!具体的,因为年代太久远,无法有效推测。现在又拿去用仪器检测了,希望能有发现。”

我想了想,道,“也就是说,这乐谱的年代,从唐朝以前就有了?可为什么要记载在人皮上呢?”

小七彩道,“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唐朝以前的乐谱,而且你们现在手里拿着的,是经过专家翻译过来的五线谱。实际上那张人皮上真正记着的,是这个……”一边说着,小七彩一边拿出自己的手机,让我们看。

手机上,那的确是一张颜色发黄发暗,看起来让人感觉触目惊心的人皮,但更加吸引目光的,是那张人皮上记载的文字符号。

我和冯天松一看之下,几乎是第一时间叫道,“怎么是日文呢?”虽然我不懂这上面想要表达什么,但那的确是日本的文字符号无疑!

哪知小七彩却摇了摇头,道,“这并非日文,而是盛唐之前的乐谱记录文字!”

我和冯天松同时身子一震!

小七彩缓缓道,“日本文字(假名)并非日本人所发明,大部分人可能认为,在公元5世纪左右,日本人民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一种崭新的音节文字-假名。但实际上,我国唐代的乐谱,就已经出现了‘片假名’!”

也就是说日本很早以前就山寨了中国乐谱上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自己国家的

特殊文字?事实真的是这样么?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这张乐谱上来看,的确,和日文十分相似。

小七彩接下来给我们说了一段有关盛唐时期的历史。(虽然这段历史部分人可能觉得很枯燥,但我和冯天松却听得津津有味,因为在这段历史的背后,出现了一件十分诡异的事情,和以后发生的一切,相互联系。)

以下,就是有关那段历史的典故。

盛唐时代,日本派遣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唐朝的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数量也是历史上最多的。而在这些留学生中,有一个吉备真备的日本人,是最著名的。

他两度随遣唐使来中国学习,而且他喜欢音乐,精通音律。第一次回国时,除带回大量佛经和《大衍历》之外,还带有乐器铜律管和《乐书要录》,对唐时音乐传入日本起了关键作用。(这些乐器、乐书均藏于奈良正仓院。可以查到)

由于吉备真备精通音律,自然认识并能演奏燕乐半字谱。他又是第一个将《乐书要录》带回日本的遣唐学人。

所以他第二次回国后,执教于太学。尽管日本正史没有明确记载吉备真备是片假名的创造者,但民间传说却认为吉备真备执教于太学时,根据汉字偏旁创立了片假名,这件事情在日本,很多人都知道。休帅乒才。

事情很可能是吉备真备在教学中,第一个将燕乐半字谱中的谱符用来记录日语语音;或者是他受燕乐半字谱的启发,用汉字楷体偏旁记录日语语音,遂成为片假名之开端。在他的倡导和影响下,继续沿用这种方法,用汉字偏旁记录日语语音,最后完善并定型为今日日文的片假名。

而就在吉备真备根据大唐的乐谱,破天荒开创了日本的文字之后,一件十分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当时和吉备真备一起留学的其中一个叫做渡边的同学,看了吉备真备的文字时候,就在第二天,突然无比诡异的自杀了!在此之后的几年内,吉备真备身边,陆陆续续都有人自杀!甚至,到了今天,日本人也是全球自杀案发生数量最多的国家!

说到这里时,小七彩顿了顿,我和冯天松却有种相当怪异,大跌眼镜的感觉。

难道说日本人自杀案数量高于全球其他国家,也是有原因的?

刚刚想到这里,小七彩又接着道,“想想看,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现在也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国家之一,社会福利很好,老百姓安居乐业,据说幸福指数很高,可对他们来说,如此美好的国家,为什么日本人这么喜欢自杀呢?”

说到这里,我心里面那种诡异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小七彩道,“那是因为吉备真备从唐朝回来的时候,创造日本的文字开始的那一刻,就有一件我们从来不知道的事情,在一直发生着!甚至发生到今天,也一直没有搞清楚!”

我和冯天松不约而同的问,“到底是什么事?难道说一切都是因为吉备真备带回来的乐谱?”

小七彩点了点头,道,“我认为一切怪事、不可解释的源头,都和那首乐谱有关!那乐谱上记载的曲子,有让人发疯发狂、甚至自相残杀或者杀害自己的能力!而日本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文字,和这首曲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一直到今天,这样的事情还在源源不断,陆续发生!”

冯天松道,“我似乎也看过类似于这样的文章,我记得当时有个叫什么来着,好像叫加藤周一的学者说,日本人的自杀和日本的文化有关。他还指出,自杀的主题,在日本文化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在日本文化和历史核心中,本身就存在一种追寻自我毁灭的传统。日本人崇尚自杀,他们认为自杀是一种有着明确目的的高尚行为。在捐献生命之际,能体验到一种道德升华的慷慨凄凉的满足。”

而这时我也刹那间联想到,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广为人知的日语词汇有三个:“切腹”“神风”“柔道”,耐人寻味的是三个日语词汇中竟有两个与日本的自杀有关。

难道说真正的原因,就在于一开始,唐朝时期,日本文字的创始者--吉备真备从当大唐带回去的乐谱有关?

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真是太骇人听闻,太震撼了!

因为不止是我,恐怕从来没有人这个角度去想过,日本人自杀的问题!

那么有关博龙家里搜到的人皮曲谱,到底又是怎样的?它……到底是曲谱,还是什么东西?

这时,我突然联想到之前在五星级的酒店里面,那个有趣的非洲人巴鲁和我们说过的话。

“博龙家里藏着一个魔鬼,不要再接近了,否则将会……死无全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